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品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58816
- 條形碼:9787537858816 ; 978-7-5378-588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品評 本書特色
晉劇著名表演藝術家丁果仙,原名丁步云,藝名“果子紅” 。她創造的晉劇須生“丁派”唱腔,對晉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在近五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以她那精深的藝術造詣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創造了珍貴的藝術財富,把晉劇須生的表演藝術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品評卷是一本評論集。收入作品80余篇。
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品評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章, 評不完的果子紅、品不夠的果子藝、贊不盡的果子情、聽不膩的果子戲。具體內容包括: 記丁果仙 ; 日浴秋實紅 ; 丁果仙藝術生涯評傳 ; 承前啟后的一代宗師 ; 愿果子愈結愈紅 ; 丁仙果散記 ; 勤育桃李桃千樹 日照果枝果更紅等。
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品評 目錄
序言
序一 《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之《春秋》《影行》《品評》三卷本的三種魅力/1
序二 賀《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三卷本問世/3
序三 中華才俊輩輩出 風騷各領代代傳/5
**章 評不完的果子紅
記丁果仙/ 3
日浴秋實紅/ 15
丁果仙藝術生涯評傳/ 21
承前啟后的一代宗師/ 48
愿果子愈結愈紅/ 54
丁果仙散記/ 56
勤育桃李桃千樹 日照果枝果更紅/ 62
博采廣收 成就大家/ 64
梅蘭風韻 松竹品格/ 71
晉劇大師丁果仙/ 75
一張老照片勾起的思念/ 84
丁派藝術源遠流長/ 88
魂牽夢繞“果子紅”/ 90
永恒的懷念/ 107
并垣訪果子紅記/ 112
“果子紅”出名在文水/ 115
百年緣/ 118
霜打果子別樣紅/ 122
行于大道 藝從心出/ 134
時間:藝術的回音壁/ 148
第二章 品不夠的果子藝
凄苦奮斗創新業(輯選)/ 157
憶當年老丁二三事/ 168
文如其人 戲近其性/ 173
鉆得深 摸得準 演得真/ 175
說不完的“果子紅”/ 180
《打金枝》與丁果仙/ 184
丁果仙在長影/ 192
丁派藝術 代有傳人/ 194
“果子紅”大度化解《鬧宮》/ 196
忠實的繼承者與大膽的革新家/ 200
丁果仙唱腔藝術淺析/ 207
從丁果仙看生行唱腔的繼承與革新/ 215
丁派唱腔探究/ 218
紅花綠葉兩相扶 晉腔晉律奪先聲/ 224
杰出的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 226
探索晉劇須生丁派唱腔藝術的美學價值/ 230
哦,戲/ 239
她是一位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246
丁果仙大師的藝術天才/ 251
緬懷我們的校長、老師——丁果仙/ 255
第三章 贊不盡的果子情
舞臺姐妹 患難知己/ 261
深切懷念丁果仙/ 264
品格高尚 身體力行/ 267
大師未了情/ 269
我與丁大師娘娘的不解之緣/ 273
技藝超群 品格高尚/ 276
名伶與母親/ 288
德芳馨千古 藝彩昭后人/ 292
難以忘卻的記憶/ 299
恩師丁果仙/ 302
悠悠情愫 亦師亦母/ 306
虛懷若谷 革故鼎新/ 311
丁老師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315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318
印象·老師/ 321
師奶是伯樂/ 325
德藝雙馨 和藹可親/ 327
愿為繼承和發揚丁派藝術奮斗終生/ 330
轉益多師是吾師/ 333
果子隕落時/ 336
第四章 聽不膩的果子戲
你休說三國那周郎年少/ 355
在大街我遇見兩個劉流/ 355
猛想起在深山修真養性/ 356
正在堞樓觀山景/ 357
孤坐江山非容易/ 358
年輕人一時火性起/ 359
田云山我怒沖冠/ 360
江夏縣站在公堂上/ 360
此圖名為日月圖/ 361
事到頭來悔不及/ 362
恨胡賊父子雙雙多強暴/ 363
訪賢/ 364
走雪山/ 367
好一個聰明的千金體/ 370
自幼兒在學校曾讀黃卷/ 372
老鴇兒在酒樓把我請/ 372
唐王爺有了道忠良才顯/ 373
橘樹本是好榜樣/ 374
叫三娘莫惱你機房坐/ 374
郿鄔縣在馬上心神不定/ 375
上寫田倫頓首拜/ 377
夫人她鋼劍下自作了斷/ 377
后記
后記/ 380
贅語/ 382
展開全部
晉劇坤伶須生開宗泰斗丁果仙·品評 作者簡介
本書由并州七老草根編創組創作完成。具體成員有楊秋實、張桂根、趙威龍、華敏、閆玉庭、劉惠蘭、段興旺。
楊秋實,原太原市實驗劇團團長、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學會顧問。張桂根,工人作家,太原市老作家協會駐會顧問。趙威龍,劇作家,原太原市戲劇研究所副所長。華敏,北岳文藝出版社編審,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劇協理事。閆玉庭,山西省戲劇研究所副所長,山西省戲劇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惠蘭,國家二級演員,國家戲劇家協會會員,省劇協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