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8566
- 條形碼:9787521208566 ; 978-7-5212-0856-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本書特色
脫貧攻堅是當代中國*偉大的“中國故事”,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精彩的故事。“村暖花開”是作家走進生活、走近人民的實踐之旅,是向生活和人民的學習之旅,是在偉大的扶貧事業中被感動、受教育、得到凈化之旅。一年來,作家深入了解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精神、文化,積累了大量真實的**手資料,為貧困地區打開了一條與外部世界連接的特殊通道。作家們以敏銳的眼光和睿智的思想將貧困地區的風景、人物、故事、民俗文化融入文學創作中,將他們站在那片土地上的所見所思所想轉化為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文學作品、文學形象。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吳義勤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村暖了,花開了,美麗的“三村消息”將遍布田間地頭、村居民所。我們希望在未來,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同心者,與我們一起見證、聆聽村暖的消息、花開的訊息,一起在建設美麗鄉村的路上,攜手共進。——中國平安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 盛瑞生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內容簡介
2019年3月,由中華文學基金會與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村暖花開’作家助力精準扶貧公益項目”在北京啟動。項目實施期間,關仁山、馬步升、張學東、汪惠仁、南飛雁、李元勝、胡弦、藍野、楊黎光、肖克凡、胡性能、王十月、弋舟、王久辛、艾平、邰筐、黃傳會、穆濤、丁一鶴、葛水平、方英文等全國知名作家深入貴州黔東南雷山縣、廣西靖西市、廣東河源市、江西贛州尋烏縣、甘肅定西市臨洮縣、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陜西漢中市佛坪縣、陜西銅川市耀州區等八個縣市區開展采風活動。作家深入了解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精神、文化,積累了大量真實的手資料,為貧困地區打開了一條與外部世界連接的特殊通道。作家們以敏銳的眼光和睿智的思想將貧困地區的風景、人物、故事、民俗文化融入文學創作中,將他們站在那片土地上的所見所思所想轉化為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文學作品、文學形象。《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用文學的形式參與脫貧攻堅的偉大歷程,講述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和精彩故事。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目錄
序
村暖花開處處香 吳義勤 / 001
見證“三村消息” 盛瑞生 / 006
村暖花開??貴州篇
摘帽記 關仁山 / 003
登上“中國天眼”的老人 馬步升 / 006
愛上灰樹花 張學東 / 010
青山里的意志 汪惠仁 / 015
新山鄉巨變 南飛雁 / 018
村暖花開??廣西篇
西南叫靖西的地方(組詩) 劉立云 / 027
廣西的陽光(組詩) 大解 / 036
廣西三首 李元勝 / 042
靖西五首 胡弦 / 045
三村工程速寫(組詩) 藍野 / 050
村暖花開??廣東篇
蓮塘村體檢 肖克凡 / 057
九連真人,“三村工程”以及《莫欺少年窮》 王十月 / 061
弱小與強大 楊黎光 / 070
河源,生命之源 李曉東 / 096
河源“溯源” 胡性能 / 103
村暖花開??江西篇
調查的意義 吳克敬 / 111
山那邊是海 許晨 / 116
尋烏底色 紀紅建 / 125
脫貧路上 江子 / 140
夢開始的地方 張銳強 / 150
尋烏的屋 傅逸塵 / 155
村暖花開??甘肅篇
目極千年事 弋舟 / 163
為了百姓脫貧 李戰吉 / 170
土房的骨骼 敏洮舟 / 267
洮河女人 云舒 / 275
此心安處是吾鄉 陳亞軍 / 295
村暖花開??內蒙古篇
陰山下,天似穹廬愛籠四野 王久辛 / 311
烏蘭察布散記 艾平 / 321
詩四首 邰筐 / 333
村暖花開??陜西篇
佛坪行 黃傳會 / 339
佛坪安心 明江 / 346
曠原鄉音 方英文 / 355
中國PATH之P 王方晨 / 364
銅川??耀州 王劍冰 / 373
高原新貌 劉建東 / 386
送平安 葛水平 / 394
山鄉,這樣巨變著 穆濤 / 405
平安小蜜蜂 丁一鶴 / 412
金色的獨角仙 左昡 / 428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節選
摘帽記 關仁山 所謂“摘帽兒”就是摘窮帽兒。摘窮帽兒就是舉世聞名的“精準扶貧”。這次跟隨中國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我們走進了貴州黔東南。這里扶貧的故事新鮮而生動,我們每天都被感動著。 黔東南是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印象*深的是臺江縣。地處苗嶺山脈主峰雷公山北麓,大多為苗族,被譽為“天下苗族**縣”。我們在臺江感受到的有起風的凌晨,有溫暖的午后,有絢爛的黃昏,也有流星的夜晚。這里是美麗的,卻也是貧窮的。這里的扶貧模式新穎之處,還在于中國平安加入的扶貧戰斗,取得了顯著成果。這篇《摘帽記》重點講述了一下平安工作人員的扶貧故事,特別是灰樹花的扶貧故事讓我久久難忘。在講述扶貧故事之前,對這方土地人文風情進行回顧。臺江縣的苗寨有九個支系,每個支系的語言、服飾、風俗略有不同,各有特色。我喜歡她們的盛裝,精美絕倫的刺繡,巧奪天工的銀飾盛裝,瑰麗奪目的工藝品,驚心動魄的牛斗狗爭,驚險火爆的舞龍噓花,熱情奔放的笙鼓舞蹈,浩如煙海的苗族歌曲,崇尚文明的禮儀風范,別具風趣的婚戀習俗。臺江縣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錯落有致,屬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5.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096.7毫米,宜農、宜林、宜畜、宜漁。這樣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氣候條件,具備產業振興的基礎。我由此聯想到黔東南,特別是臺江縣“摘窮帽”的故事。 明媚的清晨,帶給我意外的驚喜。喜于采擷,喜于對美的對話,喜于在黔東南的風景中看出新的風景。中國平安與臺江合作的扶貧項目“灰樹花”,就是這道風景里的珍珠。灰樹花不是花,而是營養豐富的栗菇,食藥兼用的真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口感極好。其中富含葡聚糖,能增強機體對腫瘤細胞和HIV病毒免疫力。中國平安的孫黎明經理帶我們走進了呂江苗寨的“灰樹花”生產園。他介紹了灰樹花,驚呆了一雙雙幼稚好奇的眼睛。為了讓苗寨鄉親盡快摘窮帽兒,他們與當地領導引來了浙江的企業家,到這里投資“灰樹花”。 夏日未臨,這里已經烈日炎炎。“灰樹花”點燃了我的熱情,我腦海里努力填補關于真菌食品的空白,空白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是空白。愛灰樹花的人和熱愛貴州美麗的山川和勤勞的人民一樣,愿意懷了熾烈的愛去欣賞、品嘗“灰樹花”。我就再說說“灰樹花”吧。孫黎明經理說完,當地政府扶貧干部又做了介紹:這是一種高級保健品,風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場,中國人接受它還需要一個過程。貴州臺江特別適宜灰樹花生長,土壤、氣候都恰到好處。專家評價,灰樹花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促進性腺功能的作用,可以防治糖尿病、抑制肥胖,雙向調節血壓、治療動脈硬化和腦血栓等病癥,口服還能美容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灰樹花規模化種植,不僅利潤大,而且有利于中國食用菌產品結構調整。 目前灰樹花銷售還是一個問題。我聽后十分焦慮,馬上想到一個在北京的朋友,他也叫黎明。一切困難都在黎明之前,光明的前景誘惑著我們。遠方的朋友啊,愿你在千山萬水之外能聽到貴州扶貧干部清越的心音。我馬上給北京的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協會黎明副會長發了微信,他看到“灰樹花”的介紹十分激動。這是食用菌類食品的新成員,他答應在他的平臺上讓貴州“灰樹花”在全國綻放。回到北京,孫黎明經理就與黎明會長對接了“灰樹花”項目。我為之欣慰,更為那些為黔東南人民摘貧帽的同志們點贊。他們的辛苦,他們的熱望,帶有一顆詩意的琴心。黔東南大山殘有的故事,只能訴說過去歲月的窮困與蒼涼。今天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時代奮進的詞典里也補充進了珍貴的詞匯“精準扶貧”。無數從貧困中走出來的農民,綻開了灰樹花一樣的笑顏。那是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感激。那無限陶醉的神情,見證了黔東南百姓脫貧的歷程。我們自然也就明白,人民幸福的源頭是什么了。 一只飛鳥在雨中傾聽天空的雷聲。這滾滾春雷,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雷雨過后,天空中會出現美麗的彩虹,和風吹著白云,一股久違了的氣息潮水般向我涌來。夜來無眠,摘帽子、灰樹花……這些艱辛而美麗的字眼紛紛出現,榮耀散盡,我們要重新學習,一切重新開始…… 登上“中國天眼”的老人 馬步升 一路有雨,雨不大,一路有風,風亦不大,這是春雨春風,正好不熱不冷。從貴陽出發,顛簸幾個小時后,到達中國天眼廣場。先是參觀南仁東紀念館,一位杰出科學家的身影,穿行在風雨中,跋涉在崇山峻嶺中,震蕩在人們的心目中。 要去觀摩中國天眼了,公告牌介紹得很清楚,從這里到達中國天眼位置,共需攀登六百六十八級臺階。抬望眼,一道木質臺階如天梯,一階階盤旋而上,直達云霧濃密處。平地觀山,視角所限,階梯如一塊塊木板,搭在陡坡上,看不出階梯之間的梯級層次。依舊是風,依舊是雨,在春雨春風中,在綠樹掩映中,滿山的映山紅圍繞階梯,掛滿山坡。前天在三沙市的永興島上,我的腿部肌肉嚴重拉傷,平地行走已是勉力而行。這么高、這么陡、一定也會很濕滑的階梯能夠攀登上去嗎?這,確實是一個不得不再三考量的問題。 吵吵嚷嚷中,一個旅行團隊出現了,全由老年人組成,有男有女,看樣子,年紀*小的也是古稀之年了。他們在階梯前集合完畢后,女領隊介紹了階梯的情況,無非是有多高,有多陡,有多濕滑,她建議由大家自由選擇量力而行,畫外音很明白,在下面看看,不要上去了。有幾個老人不假思索大聲說:上,這么遠的路,專門為看中國天眼而來,干嗎不上?上!一些老人互相商量一會兒,表示也要上去。還剩幾個老人,抬頭望幾眼階梯,低頭思量一會兒,畏葸再三,搖搖頭,擺擺手,顯然是放棄了。這時,率先表示要登山的一位老人往前幾步,站在這幾位老人面前,伸出一根手指,點著他們,一臉不屑地吼道:你,你今年才七十六!你,你今年剛滿八十!你,在我面前,你還是個小毛頭,才七十一,我都八十六了!千里路上是來干嗎的,好意思你!這個團隊我年齡*大,我落下過一場活動嗎? 所有的老人都幾乎同時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好似集體犯了錯誤。一個老人舉起一只拳頭,喊了一聲:上,都上,不到天眼非好漢!一位滿頭白發的婦女回頭嗔道:什么時候都改不了你那大男子主義,別忘了,在家,出門,都是我在照顧你!剛才說話的老人嘿嘿一笑,改口高喊:不到天眼非好女!大家哄笑一片,原來他們是夫妻。說話間,老人們開始登山了,那個自稱年紀*大的老人,健步走在*前面。 我這人,從不發什么豪言壯語,也從不爭強好勝,凡事隨心隨意隨量隨緣而已。不能說我是受到老人們的鼓舞,我是要看看老人們到底能否爬上山頭,到底誰能上去,誰上不去。俗話說,老者不以筋骨為能,八十黃忠不服老讓無數垂暮之人心生豪情,但不服老,只是態度,老,卻是事實。爬高爭勝,畢竟是一樁體力活兒。起初,我跟在老人后面,上到大約二百個臺階的平臺時,大多數老人選擇休息。剛才他們在決定上山與否時,我在場,一路他們也在時不時瞥我一眼。我估計他們要到此為止了,我怕他們難堪,便甩開他們登山了。 臺階確實陡峻而濕滑,一腳踩上去,必須踏穩當了再舉步,每上一階,都要舉全身之力。滿山的青松翠柏,細雨打在樹梢上,如曠野遙遠的軟儂私語;輕的風,細的雨,呵護著野花野草;*是那映山紅,花枝輕柔,花朵潮紅,它們似乎也懂得它們正是人們心儀的美麗。被夾持在樹木花草間的木質臺階,好似恢復了生命,在風雨中,在腳下,發出咿咿呀呀的輕叫聲。時而傳來人的說話聲,在風雨草木的過濾下,聲聲斷斷,如風拍草木,如花瓣落地。到了五百級平臺處,前后望去,此時此地唯我一人。切莫急,趁著這個空當,緩一緩,恢復體力,看天看地看花草,俯仰之間,體味一番天高地闊,清洗一下心中塵埃。 不一會兒,腳下人聲漸近,低頭看,幾位老人已到眼前,而走在*前面的竟是那位自稱*年長者。他氣喘吁吁,還在邊走邊回頭招呼同伴,而腳步卻顯得相當輕捷。他朝我微微一笑,我也回以微笑,我知道他們要在此處休息,便離座而去。我終于爬上了制高點,舉頭,天上云霧繚繞,有籃球場那么大的一塊藍天剛從云霧中露出來,又迅速隱入云霧中。低頭,一只巨大的鍋鑲嵌在一個更其巨大的山坳中。這就是中國天眼啊,中國科學家的驚世杰作!所有的人都在低頭觀摩,各種照相機,各種手機,所有的人都在想辦法使自己能與中國天眼同框。我一邊欣賞中國天眼,一邊還在想著:那些老人能否到達制高點,究竟有幾個人能夠到達目的地?幾乎是前后腳,一些老人已經上來了,率先到達的竟然又是那個自稱年紀*長者! 說實話,我心下有些愧怍,我憑什么懷疑那些老人的體力?人老了,體力固然是要下降的,但體力的內核卻是熱情和毅力,也從來都是熱情和毅力。今天的游人眾多,而許多年輕人卻止步于山下,或半途而返,*終爬上山頂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些老者看起來精力更旺盛,比他們年輕一些的人,爬上來了,看一看天眼,心事已了,便要返回了。這些老年人,大約因為爬山之不易,也許,因為年事已高,出來一趟不易,興致便格外高,便格外珍惜這次出游機會。他們在中國天眼前歡呼雀躍,他們轉著圈兒從不同的角度觀摩,興致勃勃,樂此不疲。他們觀看著,游玩著,也不忘了極口盛贊這盛世輝煌。他們都是經歷過無數世事風云的人,他們有著漫長的縱向比較經驗,他們更能體察到中國天眼后面所蘊藏的微言大義。 科學家通過中國天眼可以仰觀宇宙天象,普通人憑借中國天眼,又何嘗不可以查勘大地人情呢。
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關仁山、馬步升、張學東、汪惠仁、南飛雁、李元勝、胡弦、藍野、楊黎光、肖克凡、胡性能、王十月、弋舟、王久辛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