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機械設計手冊 疲勞強度設計 機械可靠性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47409
- 條形碼:9787111647409 ; 978-7-111-6474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設計手冊 疲勞強度設計 機械可靠性設計 本書特色
《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 單行本共26分冊,內容涵蓋機械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與機電控制、現代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系統全面、信息量大、內容現代、突顯創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便于攜帶和翻閱等特色。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和數據》《機械制圖與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連接與緊固》《帶傳動和鏈傳動摩擦輪傳動與螺旋傳動》《齒輪傳動》《減速器和變速器》《機構設計》《軸彈簧》《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機架、箱體與導軌》《潤滑密封》《氣壓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及設計》 《機電系統控制》《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數控技術》《微機電系統及設計》《機械系統概念設計》《機械系統的振動設計及噪聲控制》《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數字化設計》《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智能設計仿生機械設計》。
本單行本為《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疲勞強度設計”主要介紹疲勞強度設計概念、疲勞載荷、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和SN曲線、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常規疲勞強度設計、現代疲勞強度設計、環境疲勞強度、沖擊與接觸疲勞強度、提高零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疲勞試驗與數據處理等內容;“機械可靠性設計”主要介紹可靠性設計的基礎知識、可靠性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方法、機械零件的可靠性設計、機械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機構運動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靈敏度設計等內容。《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 單行本共26分冊,內容涵蓋機械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與機電控制、現代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系統全面、信息量大、內容現代、突顯創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便于攜帶和翻閱等特色。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和數據》《機械制圖與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連接與緊固》《帶傳動和鏈傳動摩擦輪傳動與螺旋傳動》《齒輪傳動》《減速器和變速器》《機構設計》《軸彈簧》《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機架、箱體與導軌》《潤滑密封》《氣壓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及設計》 《機電系統控制》《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數控技術》《微機電系統及設計》《機械系統概念設計》《機械系統的振動設計及噪聲控制》《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數字化設計》《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智能設計仿生機械設計》。
本單行本為《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疲勞強度設計”主要介紹疲勞強度設計概念、疲勞載荷、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和SN曲線、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常規疲勞強度設計、現代疲勞強度設計、環境疲勞強度、沖擊與接觸疲勞強度、提高零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疲勞試驗與數據處理等內容;“機械可靠性設計”主要介紹可靠性設計的基礎知識、可靠性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方法、機械零件的可靠性設計、機械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機構運動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靈敏度設計等內容。
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維修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有關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機械設計手冊 疲勞強度設計 機械可靠性設計 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 單行本共26分冊,內容涵蓋機械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與機電控制、現代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系統全面、信息量大、內容現代、突顯創新、實用可靠、簡明便查、便于攜帶和翻閱等特色。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和數據》《機械制圖與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連接與緊固》《帶傳動和鏈傳動摩擦輪傳動與螺旋傳動》《齒輪傳動》《減速器和變速器》《機構設計》《軸彈簧》《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機架、箱體與導軌》《潤滑密封》《氣壓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及設計》 《機電系統控制》《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數控技術》《微機電系統及設計》《機械系統概念設計》《機械系統的振動設計及噪聲控制》《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數字化設計》《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智能設計仿生機械設計》。 本單行本為《疲勞強度設計機械可靠性設計》,“疲勞強度設計”主要介紹疲勞強度設計概念、疲勞載荷、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和SN曲線、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常規疲勞強度設計、現代疲勞強度設計、環境疲勞強度、沖擊與接觸疲勞強度、提高零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疲勞試驗與數據處理等內容;“機械可靠性設計”主要介紹可靠性設計的基礎知識、可靠性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方法、機械零件的可靠性設計、機械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機構運動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靈敏度設計等內容。 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維修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有關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機械設計手冊 疲勞強度設計 機械可靠性設計 目錄
前言
第35篇疲勞強度設計
第1章概論
1疲勞的分類35-3
2疲勞強度設計方法35-4
21名義應力法35-4
22局部應力應變法35-4
23損傷容限設計法35-4
24概率疲勞設計法35-4
第2章疲 勞 載 荷
1概述35-5
2循環應力和循環應變35-5
21循環應力35-5
22循環應變35-5
3隨機載荷的循環計數法35-6
4隨機疲勞載荷譜的編制35-7
41累積頻數曲線35-7
42載荷譜編制35-7
第3章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和SN曲線
1金屬材料疲勞極限35-9
11基本概念35-9
12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35-9
13疲勞極限的經驗公式35-13
2常用金屬材料的SN曲線35-13
第4章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1應力集中的影響35-23
11理論應力集中系數35-23
12有效應力集中系數35-37
2尺寸的影響35-44
3表面狀況的影響35-46
31表面加工狀況35-46
32表面腐蝕狀況35-46
33表面強化狀況35-46
4載荷狀況的影響35-48
41載荷類型的影響35-48
42載荷頻率的影響35-48
43載荷峰值的影響35-49
44平均應力的影響35-49
第5章常規疲勞強度設計
1概述35-52
2疲勞安全系數35-52
3疲勞累積損傷理論35-56
31基本概念35-56
32線性疲勞累積損傷理論35-56
33相對邁因納(Miner)法則35-57
4無限疲勞壽命設計35-57
41單向應力時的無限疲勞壽命設計35-57
411計算公式35-57
412算例35-57
42多向應力時的無限疲勞壽命設計35-59
5有限疲勞壽命設計35-59
51安全系數計算公式35-59
52壽命估算35-59
53隨機疲勞壽命估算35-59
531程序譜的疲勞壽命計算35-59
532概率密度函數給出的連續譜壽命
計算35-60
54算例35-60
第6章現代疲勞強度設計
1概述35-62
2低周疲勞35-62
21低周疲勞曲線(εN曲線)35-62
22循環應力應變(σε)曲線35-65
221滯回線35-65
222循環硬化與循環軟化35-65
223循環σε曲線35-65
23應變壽命曲線的獲得35-68
231曼森科芬方程35-68
232四點法求應變壽命曲線35-69
24低周疲勞壽命估算35-70
3局部應力應變法35-71
31預備知識35-71
311真實應力與真實應變35-71
312瑪辛特性35-72
313材料的記憶特性35-72
314載荷順序效應35-72
目錄
目錄
32局部應力應變分析35-72
321滯回線方程35-72
322諾伯法35-73
33裂紋形成壽命的估算35-73
331損傷計算35-73
332估算裂紋形成壽命步驟35-74
34算例35-74
4裂紋擴展壽命估算35-76
41應力強度因子和斷裂韌度35-76
411應力強度因子35-76
412斷裂韌度35-77
42疲勞裂紋擴展速率35-79
421dadNΔK關系曲線35-79
422影響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因素35-82
43疲勞裂紋擴展壽命估算35-83
431初始裂紋尺寸a0的確定35-83
432臨界裂紋尺寸ac的確定35-83
433裂紋擴展壽命的估算公式35-83
44算例35-83
第7章環境疲勞強度
1腐蝕疲勞強度35-85
11腐蝕疲勞的SN曲線35-85
12腐蝕疲勞極限35-85
13影響腐蝕疲勞的因素35-85
14腐蝕疲勞壽命的估算35-96
2熱疲勞強度35-96
21熱應力與熱疲勞35-96
22熱疲勞強度與壽命估算35-96
221*大溫度壽命曲線35-96
222應變幅度壽命曲線35-97
23熱疲勞強度設計要考慮的主要
問題35-98
3低溫疲勞強度35-98
31低溫下金屬的特性35-98
32低溫下材料的疲勞數據和圖線35-99
321低溫下材料的疲勞極限35-99
322低溫下的材料SN曲線35-99
33低溫對應力集中的影響35-100
34低溫疲勞強度計算35-101
4高溫疲勞強度35-101
41高溫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35-101
42高溫時材料SN曲線35-101
43影響金屬高溫疲勞性能的主要
因素35-105
431材料因素35-105
432溫度因素35-106
433頻率因素35-106
434應力集中因素35-107
435表面狀態因素35-107
436平均應力因素35-108
44高溫下疲勞強度計算35-108
441靜態計算法35-109
442蠕變疲勞復合作用計算法35-110
第8章沖擊與接觸疲勞強度
1沖擊疲勞強度35-112
11多次沖擊能量壽命(AN)曲線35-112
12影響多次沖擊強度的因素35-112
121材料的強度和韌性35-112
122表面強化工藝35-113
13沖擊疲勞強度計算35-115
2接觸疲勞強度35-115
21接觸疲勞失效機理35-115
22接觸應力35-116
23影響接觸疲勞強度的因素35-117
24接觸疲勞強度計算35-119
第9章提高零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
1合理選材35-121
11強度、塑性和韌性間*佳配合35-121
12材料純度35-121
13晶粒度和晶粒取向的影響35-121
2改進結構和工藝35-121
21改進結構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