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5431
- 條形碼:9787520705431 ; 978-7-5207-0543-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數字貨幣感興趣的讀者,投資者,相關專業的學生、教師、研究員等。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沒有人可以真正預期在第三個十年會有怎樣的事件影響和改變世界的經濟、政治、社會和生態體系。但是,人們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經濟活動還要繼續,貨幣在未來十年沒有可能消失,只是貨幣在未來十年會有重大改變,所有的端倪已經全面顯現。本書的價值與意義正在于此。現在到了將貨幣置于一個歷史大視野下考察,尋找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全方位差別,展現人類貨幣演變的趨勢的歷史時刻。但是,現存貨幣理論不足以完成這樣的歷史使命。所以,需要引進新的思想資源,用以啟發、詮釋和認知貨幣的演變、現狀與趨勢。也唯有引進新的思想資源,本書的主線——數字貨幣——方可得以深入探討。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內容簡介
作者在本書中力圖深入、透徹、全面地對數字經濟進行分析,借助數字經濟的歷史機遇,建設數字金融生態和數字金融基礎設施,賦能中國數字經濟超越式發展。本書探討了很多頗具爭議性的話題,例如:商業銀行通過貸款創造大部分貨幣,而非央行發行;標準通證經濟類似資金盤或龐氏騙局;加密資產交易所本質是“銀行”;貨幣起源于國家需要而不是物物交換; Libra并不挑戰美元霸權,而是擁護美元霸權;等等。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五部分。**部分是關于貨幣起源與貨幣金融體系的現狀。第二部分探討了數字貨幣的基礎理論和貨幣體系的未來。第三部分是關于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中國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從貨幣金融原理角度討論了CBDC的緣起、設計原則和典型設計方案,以及對公共政策的影響。第四部分是關于Libra和全球穩定幣的風險與挑戰。第五部分是作者對全球主要國家央行官員和國際標準制定機構官員在加密資產、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等領域的發言的點評。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目錄
數字經濟和科技叢書總序:記錄和認知數字經濟時代
朱嘉明序:認知未來貨幣需要新的思想資源
衣錫群序:傳承貨幣金融理論,創新數字貨幣實踐
王巍序:關注數字貨幣的潘多拉魔盒
自序:數字金融理論的正本清源
導論:還原貨幣歷史真相,以科學的態度發展數字經濟
**篇??貨幣起源與貨幣金融體系現狀
第二篇??數字貨幣的基礎理論與貨幣體系的未來
第三篇??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中國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
第四篇??Libra和全球穩定幣的風險與挑戰
第五篇??針對國外央行官員發言的評論
附??錄
相關人名索引
機構縮略語
其他縮略語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節選
導論:還原貨幣歷史真相, 以科學的態度發展數字經濟 **節??緣起和概述 人生總是這么有趣,作為長久以來對碼文字和畫演示文檔深惡痛絕的計算機博士,我竟然現在要寫人生**本公開出版的專著,而且是在一個與我10年計算機博士教育背景和15年金融科技職業和創業生涯看起來相隔遙遠的領域。我將在這本書里面討論貨幣的起源、通證經濟理論、貨幣競爭要素和全球體系、以Libra為代表的全球穩定幣和以中國的DC/EP為代表的央行數字貨幣的理論、治理、監管和公共政策影響等,就是不討論技術。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發布Libra白皮書,激發了全球范圍對數字貨幣/穩定幣的關注,我應邀撰寫了《從貨幣金融體系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評價Libra》一文,發表于巴比特。迄今為止,此文仍然是中國互聯網上閱讀量*高的有關Libra的主題評論,也有幸此文發表后被收錄進由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老師領銜的數字資產研究院編輯出版的全球**本Libra專著《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以下簡稱《Libra》)。 2019年8月,《Libra》新書發布之前,朱老師希望我在年底之前完成一部個人專著,并表達了對《Libra》出版的遺憾:時間倉促,在6月底之前截稿,因此大家對Libra相關的問題研究有待深入;新書也沒有給予更廣泛的話題,例如央行數字貨幣等足夠的討論空間。我向朱老師表達了忐忑,認為自己尚不具備駕馭這些話題的廣度和深度并形成一本專著的能力。朱老師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你之前的文章體現出你做研究足夠深入、洞察足夠深刻、文字表達足夠充分,你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潛力。” 在朱老師的鼓勵之下,我開始投入這本書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快速變化、充滿活力的領域,從2019年8月到現在,經歷了多個話題的討論和演進,包括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及其中國版本的DC/EP、Libra監管困局、全球穩定幣的監管共識等。這本書集結了過去半年研究、思考和寫作的成果,一部分內容已經通過各個媒體,如財經、財新、巴比特、火星財經等得到廣泛傳播,一部分內容是基于已經發表內容的修改,一部分內容屬于首次發布。 媒體的好處是短時間內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但缺點是時效性太強,短暫的傳播熱潮之后讀者不容易獲得作者系統和完整的思想。我對自己所撰寫的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基本的要求,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互聯網、新媒體、自媒體降低了內容創造和傳播的門檻,也顯著提升了讀者選擇優質內容的成本。自媒體從內容和形式上對讀者的“快餐、速食”閱讀習慣做了“優化”,也限制了我的文章的傳播,例如選題、篇幅、深度和寫作方式等。我傾向于選擇根本性的問題而非追逐短期熱點;喜歡在一篇文章里用足夠的篇幅把一個問題分析得深入、透徹和全面,而不是把一個問題分解成很多碎片,通過看起來“易讀”的短文字去迎合讀者的閱讀和傳播習慣;傾向于深入分析而非流于表面或口號式的,也喜歡把自己尚未想清楚的問題拋給讀者供開放地討論,這也可能讓讀者視閱讀我的文章為畏途;傾向于使用嚴肅和嚴謹的寫作風格,因此文字可能缺少一些溫度和親和力。不過,我一向堅持,只有經歷過自己深入思考的內容才能真正變成一個人的知識。因此,我認為通過一本書比通過互聯網、自媒體能夠讓讀者更系統全面、更有效地理解我的想法,這樣我的文章能夠給大家的工作有實際的影響力和價值。
新書--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 作者簡介
龍白滔: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師從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區塊鏈技術和數字經濟獨立研究員,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第一本Libra專著作者之一,連續創業者。曾創立知象科技,專注于金融云計算、量化投資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從啟賦資本獲得2750萬人民幣投資;曾擔任中金甲子投資基金首席技術官;曾任萬向控股旗下通聯數據聯合創始人和首席戰略官;之前曾在埃森哲咨詢和IBM全球咨詢服務部門擔任金融服務領域的高管,曾代表埃森哲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統項目總設計師。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