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朱元璋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604134
- 條形碼:9787571604134 ; 978-7-5716-0413-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朱元璋傳 本書特色
1.三十年心血鑄就,四易其稿成就傳世經典! “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 一代明史泰斗吳晗耗盡半生心血,現代明史研究無數成果在此凝結!2.精選經典版本,重新精校+全新編排! 以認可秀的1949年版本為底本全面精校,修正上百處錯誤 針對現代讀者閱讀習慣進行重新編排,為讀者帶來很好的閱讀體驗!3.每個決策者與都應該讀的意志之書! 一個從草根成長為開國之君的傳奇!他的背后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令每個決策者與都在讀過本書后豁然開朗!
朱元璋傳 內容簡介
在這里,你會看到一個草根的勵志神話: 16歲時,他因瘟疫而家破人亡,靠著行乞才能讓他勉強活下去; 28歲時,他從一介草頭兵逐步成長為紅巾軍大帥,成為一方抗元領袖; 41歲時,他正式宣告大明王朝誕生,“克復中華”的偉業歷經數百年終于實現! 朱元璋的每一段傳奇,都是堅韌不拔的意志力的勝利! 在這里,你還會看到一個完全超乎想象的多面帝王: 孤身投軍、南征北戰,支撐他建立不朽功勛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 猜忌多疑,專制殘暴,為何一個人民的英雄會蛻變為喜怒無常的暴君? 看一代明史大師為你還原一個你從未讀到過的朱元璋!
朱元璋傳 目錄
**章小流氓/001
一、小沙彌/003
二、游方僧/012
三、逼上梁山/022
第二章紅軍大帥/043
一、小親兵/045
二、小軍官/049
三、大元帥、大丞相/063
第三章從吳國公到吳王/081
一、鄱陽湖決戰/083
二、取東吳/096
三、南征北伐/106
第四章大皇帝的統治術/131
一、大明帝國和明教/133
二、農民被出賣了!/140
三、新官僚養成所/150
四、皇權的輪子——軍隊/162
五、皇權的輪子——新官僚機構/169
六、建都和國防/177
七、大一統和分化政策/183
第五章恐怖政治/197
一、大屠殺/199
二、文字獄/215
三、特務網/227
四、皇權的極峰/235
第六章家庭生活/257
一、馬皇后/259
二、皇子皇孫/264
三、教養和性格/271
四、晚年的悲哀/282
附錄朱元璋年表/293
朱元璋傳 節選
一、鄱陽湖決戰 彌勒教徒彭瑩玉從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袁州起義失敗以后,在淮西一帶秘密傳布教義,組織民眾。這人信仰堅定,有魄力,膽子大,又會說老百姓自己的話,給苦難的人以希望和信心,得到農民的深深敬愛。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四年,成千成萬人的指望到底開花結果了。至正十一年(1351)和鐵工麻城鄒普勝、漁人黃陂倪文俊發動號召,組織西系紅軍,舉起革命的旗幟。 彭瑩玉可以說是典型的職業革命家,革命是一生志業,勤勤懇懇播種、施肥、澆水、拔草。失敗了,研究失敗的教訓,從頭做起,絕不居功,絕不肯占有所播種的果實。**次起義稱王的是周子旺,第二次做皇帝的是徐壽輝,雖然誰都知道西系紅軍是彭和尚搞的,彭祖師的名字會嚇破元朝官吏的膽,但是,起義成功以后,彭瑩玉就像煙一樣消失了,回到了人民中間,任何場所以至記載上,再找不到這個人的名字了。[1]十五年后,羅田還有人假借他的名義,鑄印章、設官吏,結眾起事,可見影響人心之深。 徐壽輝是羅田的布販子,又名真逸、真一。生得魁梧奇偉,一臉福相。彭瑩玉推其為首領。這年九月間起兵,占領蘄水和黃州路。建蘄水做都城,取意于西方凈土蓮臺,號為蓮臺省。[2]立壽輝為皇帝,國號天完,年號治平。不久,疆域就擴充到湖南、江西,東邊一直到杭州。天完軍隊紀律極好,不殺百姓,不奸淫擄掠,口念彌勒佛號。歸附的人民登記姓名,單運走政府官庫里的金帛,極得人民擁護。相反的,元軍軍紀壞到極點,打勝仗搶一陣,打敗仗更搶,克復城池,大殺大搶大燒。尤其厲害的是從湖廣調來的苗軍,無惡不作,搶得干凈,殺得盡興,見女人不管老少貴賤有夫無夫都不放手,駐防過的地方比經過戰爭還慘。[3]民間有民謠形容道:“死不怨泰州張(士誠),生不謝寶慶楊(完者,苗軍統帥)。”[4]軍隊如此腐敗,政治呢?蒙古政府恨漢人、南人,尤其是南人不肯服從,時常反抗,故有意壓迫。民間地主為了保身家產業,組織義軍。保衛地方。反抗革命勢力的,即使立了功,即使守住了地方,甚至全家戰死,因為是南人,不提賞功做官的事,連安慰激勵的話也沒有一句。也有地主帶了盤纏到大都去鉆一官半職的,不但落個沒趣回來,還被挖苦奚落,給起外號叫“臘雞”—臘雞是南邊土產,帶到北邊做人事的。一心一意幫元朝的,冷落得寒透了心。[5]真真造反叛亂的像方國珍、張士誠,政府軍打不過,招降安撫,許做大官,照樣帶兵,反一次,官爵便高一次,不用幾年便到極品了。一面是種族的歧視,一面又欺軟怕硬。窮苦人早已參加反抗,而這樣的措施,又使一些只知有身家財產,甘心做屠殺人民劊子手的地主們,也學方平章、張丞相的榜樣。東一叢,西一股,像火燒荒山一樣,到處都是。 徐壽輝忠厚老實,無見識,也沒有整個的計劃。所占的地方雖大,卻守不住,打過來,打過去,拉鋸戰只苦了老百姓。蘄水位置不夠好,遷都到漢陽,丞相倪蠻子(文俊)兵權在手,被壽輝給制住了,動彈不得。治平七年(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文俊謀殺壽輝不成功,出奔黃州。部將沔陽人陳友諒,家世打魚營生,在縣里當貼書,不甘心埋沒,投奔紅軍,立了戰功,做了領兵元帥,懷著一肚子野心,沒處施展。文俊逃到黃州,正是他的防區,陳友諒就用計殺了文俊,奪過軍隊,自稱平章,向東侵占安慶、池州、南昌諸地,和朱元璋接境。兩軍常起戰事,互有勝負。龍鳳六年(元至正二十年)五月攻下太平,大軍進駐采石,陳友諒以為克日可以占領應天,使部將殺了壽輝。急性子人,也等不及擇日子、揀地方,就以采石五通廟做行殿,暴風雨里,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盡有江西湖廣之地。[6] 群雄中陳友諒的軍隊*精銳,疆土*廣,野心*大。朱元璋在應天,在友諒看來是碗里的肉,伸手就能拿到。陳友諒使人和張士誠相約,東西夾攻,親自帶領水陸大軍從江州(今江西九江)順流東下。水軍大艦名為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等,共一百多艘,戰舸幾百條,真是“投戈斷流,舶櫓千里”。消息一傳到應天,大家都嚇慌了,有人主張投降為上策;有人說不如放棄應天,躲過風頭再看;主戰的提出主動出擊太平,牽制友諒兵力。七嘴八舌,亂成一團。膽子小的竟背地收拾細軟,盤算城破后的去處了。
朱元璋傳 作者簡介
吳晗,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先后任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等。 代表作有《朱元璋傳》《明史簡述》《讀史札記》《歷史的鏡子》等。 《朱元璋傳》被譽為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