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歷史說帝王:漢武帝劉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368658
- 條形碼:9787546368658 ; 978-7-5463-686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說帝王:漢武帝劉徹 內容簡介
漢武帝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英武帝王,不僅展示著中國古代政治家的宏偉氣魄,更通過構建赫然的政績、戰功,而彰顯著冷兵器時代的中華男兒本色。作為一代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熱血帝王,他在思想領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了“立儒治天下”的政治法則,實行意識形態上的強力控制。對外則廢除和親,以武力來說話,以馬躊匈奴的強力手段,驗證著“外交是帶著血前進”的真理,呵護著大漢民族的尊嚴。漢武帝一生致力于開疆拓土,構建大漢版圖。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從沒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歷史說帝王:漢武帝劉徹 目錄
**節 文景遺產
第二節 真命天子
第三節 大器早成
第二章 威強睿德
**節 天人三詔
第二節 裁抑相權
第三節 內朝制度
第四節 打擊豪強
第五節 改革軍制
第六節 削藩
第三章 文治
**節 尊儒
第二節 唯才是舉
第三節 整頓吏治
第四節 興修水利
第五節 經濟天才
第四章 武功
**節 馬踏匈奴
第二節 廣開三邊
第三節 經營西域
第四節 張騫出使
第五章 功越百王
**節 皇權天授
第二節 王道仁政
第三節 和諧社會
第六章 晚年改過
**節 爭論
第二節 窮奢極欲
第三節 輪臺詔
第七章 顧托得人
**節 巫蠱之禍
第二節 立子殺母
第三節 霍光輔政
歷史說帝王:漢武帝劉徹 節選
《中國名人歷代皇帝大傳:漢武帝劉徹》:為加強對豪強的控制,漢武帝一方面繼續推行漢初以來遷徙豪強的政策,把他們遷到關中,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內實京師,外銷奸猾”,做到“不誅而害除”。西漢初期,婁敬向高祖劉邦建議遷徙六國強族、豪杰于關中地區,可使“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可是由于漢初禁網疏漏,減輕刑罰,地方豪強仍然大有發展之勢,各地出現了一批橫行霸道的地主惡勢力,橫行鄉里的強宗豪右和地方官僚。他們有的勾結諸侯王,利用封建宗法關系,拉幫結伙,招納賓客,“權行州城,力折公侯”,獨霸一方。這種現象的出現必然不利于中央集權統治,危害國家政策的施行和社會安定。因此,漢武帝即位后,立即采取了主父偃的建議,“天下豪杰兼并之,亂眾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據《漢書·地理志》所載,西漢從高祖徙六國強族于關中開始,“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亦以強干弱枝,非獨為奉山園也”。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朝結束,遷徙關東六國強族豪杰、高資富人于關中共有八次之多。其中高祖一次,武帝三次,昭帝一次,宣帝三次。諸帝把這些移民遷去關中后,政府還要關照其生活,“賜錢、田、宅”。其中還有不少人成了漢政權的支持者、擁護者,他們搖身一變成了這個社會的堅實的基礎。據有關文獻記載,漢武帝在位期間及其以后的一些重要官員都是從這些移民后裔中選拔出來的。如:董仲舒,廣川(今河北棗強)人,后家徙茂陵,先后為江都相、中大夫、膠西相。爰盎,其父楚人,因為父為群盜,遷至安陵,文帝時爰盎先后為隴西都尉、齊相、楚相。馮唐,祖父趙人,漢初徙安陵(惠帝陵墓),景帝時馮唐為楚相。杜周,原籍南陽杜衍,武帝時徙茂陵,先后為廷尉、御史大夫。田延年,齊諸田后裔,后被遷至陽陵(景帝陵墓),為霍光器重,昭帝時先后為河東太守、大司農。這五個人都是武帝從關東遷徙至關中地區中的地主豪強勢力中挖掘出來的,他們都因武帝等人的賞識,而身居高官。漢武帝之后,這種現象更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僅從關東徙至昭帝杜陵后做了高官的就有杜延年、尹歸翁、朱博、韋玄成、韓延壽、張敞、張安世、蕭望之、王商、史丹、馮奉世、趙充國等人。西漢政權把關東地區的豪強、高資富人等徙至關中以后,這些人大部分都轉化為維護漢政權統治的社會基礎。這一點可從行政官僚和軍事上的都督尉等官員的出身可以看出。這些人遷到關中后,使得關中地區的勞動力、經濟實力均得到了顯著的增長。事實證明,漢武帝“遷豪強”這一政策在加強中央集權、強干弱枝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漢武帝打擊地方豪強的另一種手段就是任用酷吏對其進行誅殺。這其中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事例,讓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寧成在景帝在位時就是個有名的酷吏,家居南陽穰(今河南鄧縣),景帝曾任他為濟南都尉。寧成與濟南郡守郅都交好。后來,因長安宗室犯法頗多,難治,景帝便任寧成為中尉負責首都長安的治安。寧成執法嚴酷,競使得長安城內“宗世豪杰人皆惴恐(恐懼的發抖)”。漢武帝即位后,寧成擢升為內史。后因寧成受外戚指斥,被判受刑。寧成以為既然這樣,自己便無什么仕途可言,于是,便解脫刑具,出關歸家了,聲稱“仕不至二千石(郡守),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后來,他通過貨物買賣,“陂田千余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幾年后,他被赦免,又“致產數千萬”,“出從數十騎,其使民,威重于郡守”。*后,南陽太守酷吏義縱上任后,看其囂張,“破碎其家”。所在同郡的孔、暴兩家豪強均受到牽連,也都逃亡到了外地。義縱也是武帝時期的酷吏。他是因為精通醫術的姐姐被漢武帝母王太后寵信后,才得以步人仕途的。步人仕途的義縱在當長陵和長安縣令時因執法不避貴戚,依法收捕了王太后外孫(即漢武帝的姐姐修成君的兒子)而出名的。漢武帝看他忠誠能干,擢升他為河內都尉。義縱到任后,則“族滅其豪穰氏之屬(穰氏一類人),河內道不拾遺”。漢武帝曾經多次抗擊匈奴,每次出兵都是從定襄郡出發的,由于當地社會秩序混亂,漢武帝任義縱為定襄太守,維持當地治安。義縱到任后,看到定襄獄中犯重罪當死的有兩百余人,而來此探望他們的賓客、昆弟又有兩百余人。義縱按照漢代“為人解脫,與同罪”的法律政策,把這些探望的人以“為死罪解脫”為罪名統統逮捕。時辰一過,義縱便把這四百多人一齊處死。由此“郡中無不寒栗”,那些與豪強交結、并犯有罪惡的人也都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做人了,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