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49751
- 條形碼:9787548449751 ; 978-7-5484-4975-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本書特色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羅曼·羅蘭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史鐵生 害怕平凡的人,都是平凡的。——泰戈爾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內容簡介
年少的時候,我們眼里有星辰和大海,覺得自己是ZUI特別、ZUI與眾不同的,要過就過ZUI不一樣的人生。但我們不知道,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別人眼中普通的那個人:會拿著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會被老板罵,會熬夜加班,會一個人默默哭泣……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努力的初心也不是為了成就多么宏偉的目標,更多的是想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人生的終極命題是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我們終要與平凡的自己和解。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精選近40篇名家經典散文,借用作家的文字帶你回憶ZUI初的人生思索:對平凡人生的感悟,對孤獨與親密的理解,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讓我們了解平凡生活的真諦,卸下包袱,努力前行。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目錄
目錄
**章
生而平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活得深刻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
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
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
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
而躲在屋里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
卻是一年之中*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002 新年醉話 / 老舍
005 廣告員的夢想 / 蕭紅
012 習慣 / 老舍
016 每一棵草都會開花 / 丁立梅
019 在民國卅年元旦寫出我的自己的希望 / 老舍
021 江南的冬景 / 郁達夫
第二章
人生的路走得跌跌撞撞,但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他卻得了絕癥,肝癌。因為窮 , 醫院是去不得的。
精氣神兒好的時候 , 他會撐著出來走走。
小區的人,遠遠望見他,都避開走 , 生怕他傳染了什么。
他苦笑著說:“我這病 , 不傳染的。”我們點頭說:“是的 , 不傳染的。”
他得到安慰似的,長舒一口氣,眼睛里,蒙上一層水霧,感激地沖我們笑。
028 書架 / 馮驥才
033 燈蛾埋葬之夜 / 郁達夫
040 種愛 / 丁立梅
043 書塾與學堂 / 郁達夫
049 兩個家 / 夏丏尊
054 兒女 / 朱自清
063 小型的復活 / 老舍
第三章
我觸摸過一個人孤獨的恐懼,可人總要學會獨自面對
入校后一個月的光景,同學贈了我一個“怪物”的綽號。
在他們看來,這個不善交際,衣裝樸素,話也不大會說的鄉下蠢才,
做起文章來,竟能壓倒儕輩,當然是一件天大的奇事。
既然成了一個不入伙的孤獨的游離分子,我的情感、時間與精力,
只有鉆向書本子去的一條出路。零用錢里節省下來的金錢,
就做了我的唯一娛樂積買舊書的源頭活水。
070 我*初的人生思索 / 馮驥才
077 孤獨者 / 郁達夫
083 再剖 / 徐志摩
089 北國的微音 / 郁達夫
095 沉默 / 周作人
098 馬蜂的毒刺 / 郁達夫
102 論無話可說 / 朱自清
105 感傷的行旅 / 郁達夫
第四章
我們都在等世上唯一摯愛靈魂
寶貝,現在是九點半,
我想你大概已經睡了,我也想要睡了。
心里怪無聊的,天冷下雨,懶得做事,
只想倚在你肩上聽你講話。
如果不是因為這世界有些古怪,
我巴不得永遠和你廝守在一起。
130 宋清如頂不好 / 朱生豪
140 泊興隆街 / 沈從文
142 戀愛是生命的中心和精華 / 徐志摩
161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 朱生豪
167 愛眉 / 徐志摩
172 在桃源 / 沈從文
第五章
你是我生命中無法被輕易替代的存在
我有張小小的書桌。三十年來,一直放在我的窗前,
我過去生活的一切,無論是快樂和憂愁的,都留在桌上了……
我把“人”字總誤寫成“入”字,就在這桌上吧 !
我一排排地晾干彈弓子用的小泥球兒,就在這桌上吧 !
我在小木板上釘釘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板打碎了,還挨了爸爸一通好
打 !……
176 書桌 / 馮驥才
186 我與地壇 / 史鐵生 ( 節選)
196 敬悼許地山先生 / 老舍
205 貓 / 夏丏尊
214 如果可以這樣愛你 / 丁立梅
218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 林徽因
第六章
與其期待四方,不如珍惜眼前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
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
實多么晴朗。
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
再加一個“更”字。
228 病隙碎筆 / 史鐵生
232 *好的禮物 / 丁立梅
235 中年人的寂寞 / 夏丏尊
238 秋天的懷念 / 史鐵生
240 早老者的懺悔 / 夏丏尊
244 夕陽透入書房 / 馮驥才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節選
書桌/馮驥才 我有張小小的書桌。它又窄又矮,破舊極了。在外人眼里簡直不成樣子。上邊的漆成片地剝落下來,殘余的漆色變得晦暗發黑,連我自己都認不準它*新是什么顏色。桌面又滿是劃痕、硬傷,還有熱水杯燙成的一個個套起來的深深淺淺的白圈兒。它一邊只有三個小抽屜,抽屜的把手早不是原套了。一個是從破箱子上移來的銅把手,另兩個是后釘上去的硬木條。別看它這副模樣,三十年來,卻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間透進光來的地方。我搬過幾次家,換過幾件家具,但從來沒有想到處理掉它…… “這么難看還要它干嗎?!要是我早劈掉生火了!” “它又不實用。你這么大人將就這樣一個小桌子,早晚得駝背!” “你怎么就是不肯扔掉這破玩意兒。難道它是件寶?你說呀……” 我笑而不答。那淡淡的笑意里包含著任何知己都難以理解,難以體會到的一種,一種……一種什么呢? 沒有共同的經歷就不會有同感。有時,同感能發揮出非常奇妙的作用,它能成為兩顆心相融的*短、*直接的通道。如果沒有同感,說它做什么?還不如獨自一人到樹林里,踩著落葉,自己對自己默默地說它一陣子,排遣出來,倒是一種慰安。 我無法想起,究竟是什么時候,我開始使用這小桌的。我只模模糊糊記得,*初,我是站在它前面寫寫畫畫,而不是坐著。待我要坐下時,屁股下邊必須墊上書包、枕頭或一大疊畫報,才能夠得上桌面…… 記憶里,幼時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兒的珠子。這珠子卻在記憶的深井的底兒滴溜溜、閃閃發光地打轉,很難抓住它們—— 我把“人”字總誤寫成“入”字,就在這桌上吧! 我一排排地晾干彈弓子用的小泥球兒,就在這桌上吧! 我在小木板上釘釘子,就在這桌上吧! 對,就在這兒。桌面上原來有一塊能夠照見自己臉兒的光光的玻璃板,給我釘釘子時打碎了——這件事我可記得清清楚楚,為此我還挨爸爸一通好打呢!也許打得太疼,我才記得十分牢。但過后我卻一點也不后悔。因為,從此我做過的、經歷過的、經受過的許許多多的事,都在這沒有玻璃板保護的桌面上留下了痕跡。 桌面上凈是些小癟坑。有的坑兒挺深,像個洞眼,螞蟻爬到那兒,得停一下,遲疑片刻,*后繞過去……細細瞧吧,還滿是劃痕呢,橫豎歪斜,有的深,如一道溝;有的輕淺,還有的比蛛絲還細。這細細的印痕,是不是當初刮鉛筆尖留下的?那一條條長長的道道兒,是不是隨意用指甲劃上去的?那兒黑乎乎的一塊,是不是過年做燈籠,烤彎竹條時碰倒了蠟燭燒的?分辨不清了,原因不明了,全攪在一起了。這中間還混著許多字跡,鋼筆的、鉛筆的、墨筆的,還有用什么硬東西刻上去的。也有畫上去的形象,有的完整,有的破碎—一只靴子啦,槍啦,一張側面臉啦,這是不是我的自畫像?年深日久,早都給磨得模糊一片。痕跡斑駁的桌面,有如一塊風化得相當厲害、漫漶不清的碑石。 但我從中細心查辨,也能認出某些痕跡的來由,想起這里邊包含著的、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并聯想到與此有關或無關的、早已融進往昔歲月中的童年生活。 為此,我很少用濕布去拭抹它。 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學四年級時。我前排坐著一個女同學,十分瘦弱。她年齡與我一般大,個子卻比我矮一頭。兩條短短的黃辮兒,簡直是兩根麻繩頭。一天,上語文課,我沒聽講,卻悄悄把眼前的兩條黃辮子拴在這女同學的椅子背兒上。正巧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她一起身,拴住的辮子扯得她痛得大叫。 我的語文老師姓李,瘦削的臉滿是黑胡茬,連臉頰上都是。一副黑邊的近視鏡遮住他的眼神,使我頭次見到他時以為他挺兇,其實他溫和極了。他對我們調皮的忍耐限度比別的老師都大。但不知為什么,那天他好厲害,把我一把拉到課堂前,叫我伸出雙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氣呢!氣呼呼地直喘,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指著門,瞪圓眼對我吼道:“走!快走!”我離開了課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沒什么,但當眾挨打受罰,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淚汪汪地在桌上寫了“李老師是狗!”幾個字。我寫得那么痛快和解氣,好像這幾個字給我報了什么“仇”似的。這幾個字就相當威風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長時間。 在表的滴答聲中,在上下課的鈴聲中,在雨和雪輪番交替地敲打窗子聲中,我長大起來,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幾個字卻不那么神氣了。反而怕被人瞧見,似乎成了一種不光彩,甚至是恥辱的污跡,我帶著一種說不清是對李老師,還是對長大后再也遇不到那個瘦弱的女同學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兒蘸些水使勁把這幾個字抹下去。 真奇怪!字兒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凈了一些。 我上了中學,畢業了,參加了工作。我的許多事,寫信、寫文章、畫畫、吃東西,做些什么零七八碎的事都在這桌上,它一直伴隨著我。 但它在我長大起來的身軀前,漸漸顯得矮小,不合用了;而且用久了,愈來愈破舊,在后來買進來的新家具中間,顯得寒磣和過時。它似乎老了,早完成了使命,在人世間物換星移的常規里等待著接受取代。 有一天我畫畫。畫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畫紙垂到桌下,先畫鋪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畫得差不多時,再拉上紙來畫另一半。這樣就很難照顧到畫面的整體感,我畫得那么別扭,真急了,止不住憤憤地罵道: “真該死,這破桌子!” 它聽著,不吭一聲。等我畫好了畫兒,張掛起來;畫面卻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這樣與我為伴,好像我不拋掉它,它就一心而從無二意地跟隨著我。是不是由于它僅僅是無生命的物品,我從未把它作為一只小貓、小鳥、小兔那樣的伴侶?但是,小兔死了,小貓跑了,小鳥飛了,它卻不聲不響地有心地記下我生活經歷過的許多酸甜苦辣。并順從地任我做任何有損于它的事。當一次,我聽說自己遭遇不幸,是因為被一位多年來與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出賣時,我忍受不住,發瘋似的猛地一拍桌面: “啪!” 桌面上出現一條長長的裂縫;我那顆初入社會純真的心上,也暗暗出現一條裂痕。它竟同我一樣。 從此,我便不覺地愛護起它來了。 我有過一個女朋友。她是一只快樂的小鳥——那早晨站在沾著露水的枝頭抖動翅膀,在陽光里飛來飛去,在煙囪上探頭探腦的小鳥。她總笑。她整天似乎除去快樂什么也不知道。她在任何一群人中出現,都能極快地把快樂通過笑,通過活潑的目光,通過喜氣洋洋的俊俏的小臉兒,通過率真的動作,傳染給每一個人。我說她的快樂是照眼的、悅耳的、香噴噴的,是魔術。我稱她為“快樂女神”。 她一雙腿長長的。愛穿一條淡藍色的短裙。她一進屋來,常常是一蹦就坐到小書桌上—這或許是她還帶著些孩子氣兒;或許她腿長,桌子矮,坐上去正合適。 我呢?過去吻她高矮也正好。我吻她,她不讓。一忽兒把臉甩向左邊,一忽兒又甩到右邊,還調皮地笑著。她那光滑的短發像穗子一樣在我笨拙的嘴唇上蹭來蹭去。 以后,由于挺復雜的原因,她終于說:“我們的愛沒有物質土壤,幻想的種子連幻想也結不出來了。”這句話,她說了許多遍,一次比一次肯定,*后她無可奈何又斷然地離去了。 稀奇的是,那快樂女神始終與我這啞巴桌子連在一起。每當我的目光碰到桌沿,就會幻覺出她當初坐在桌上的樣子。淺藍色的短裙扇狀地鋪開,一雙直直又順溜兒的長腿垂下來,兩只小巧的腳交叉地別著。這時她那動聽的笑聲好似又在桌上的空間里發出來。 我需要記著的,這桌兒都給我記著了。而那女神與我臨別時掉在桌上的淚滴,卻一點痕跡也沒留下。大概那不是淚,而是水滴。 桌上唯有一處大硬傷。那是——那天,一群穿綠服裝、臂套紅色袖章的男女孩子們闖進我家來。每人拿一把斧頭,說要“砸爛舊世界”,我被迫站在門口表示歡迎,并木然地瞅著他們在頃刻間,把我房間里的一切胡亂砸一通。其中有個姑娘,模樣挺端正,但她的眼神叫我害怕。她不吵不鬧,砸起東西來異乎尋常地細致。她在屋里轉來轉去,把尚且完整的東西翻出來,一件件、有條不紊地敲得粉碎。然后,她翻出我一本相冊,把里面的照片一張張抽出來,全都撕成兩半。她做這些事時,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她忽然把一張照片面對我,問: “這是誰?” 這是我那“快樂女神”的。我說: “一個朋友。” 她微微現出一種冷笑,一雙秀氣的眼睛直盯著我,兩只白白的手把這照片撕成細小的碎片。我至今不明白,在那時為什么一些女孩子干這種事時,反比男孩子們干得更徹底、更狠心、更無情。相冊中所有女人的照片——我姐姐、妻子、母親的,她撕得尤其兇,”刷、刷、刷”地響。仿佛此刻她心里有什么受不了的情感折磨著她,迫使她這樣做。 *后,她臨去時,一眼瞥見我的書桌。大約這書桌過于破舊,開始時并沒引起他們的興趣。此刻在一堆碎物中間,反而惹眼了。她撇向一邊的薄薄的唇縫里含著一種譏諷: “你還有這么個破玩意兒!” 隨手一斧子,正砍在桌角上。掉下一塊挺大的木茬。 就這樣,我過去生活的一切,無論是快樂和幸福的,還是憂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會無聲地提醒我。 它就擺在我窗前。從窗子透進的光籠罩著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樹的樹冠。這樹冠搖曳婆娑的影子總是和陽光一起投照在我這小小的桌面上。 每當這樹冠的枝影間滿是小小的黑點時,那是春天;黑點點兒則是大槐樹初發的芽豆豆。這期間,偶爾還有一種俗名叫作”綠葉兒”的候鳥,在枝間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現在桌面上。夏天來了,樹影日濃,漸漸變成一塊蔭涼,密密實實地遮蓋住我的小桌。等到那塊厚厚的蔭涼破碎了,透現出一些晃動著的陽光的斑點時,秋風還會把一兩片變黃的葉子吹進窗;像幾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這如同無風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隨后該關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氣。那片葉無存、光禿禿、只剩下枝丫的樹影,便像一張朦朧模糊的大網,把我的小桌罩住…… 我常常被這些情景弄得發呆。誰說它丑、它無用、它應當被丟棄?它有著任何華貴的物品都無法代替的風韻和詩意。在它的更深處,甚至還潛藏著思想。 尤其是在陰雨的日子里,烏云像拉上的厚簾子把窗戶遮暗了,小桌變成黑影,很像一塊濃霧里的礁石,黑黝黝的,沉默無語。忽然一道閃電把它整個照亮,它那桌面上反射著可怕的藍色的電光。但在這一瞬間的強光里,它上邊的一切痕跡都清晰地顯現出來,留在這中間的往事一下子全都復活了…… 我閉上眼,情愿被再現在幻覺中的往事深深地感動著。 我終于失去了它。 在地震中,塌落下來的屋頂把它壓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給他保護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為我獻出了一切呢!等我從廢墟中把它找出來,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條和木塊了。我請來一個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復原。木匠師傅瞅著它,抽著煙,*后搖了搖頭。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顯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圖——又不是復原一件破損的稀世古物。 它就這樣在我的生活中沒了。 我需要書桌,只得另買一張。新買的桌子寬大、實用、漆得锃亮,高矮也挺合適。我每每坐在這嶄新卻陌生的大書桌前,就覺得過去的一切像那不能再生的書桌一樣,煙消云散,虛無縹緲,再也無從抓住似的…… 我因此感到隱隱的憂傷。不由得想起幾句話,卻想不起是誰說的了: “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過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漸漸能化為深沉的詩。” 2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作者簡介
馮驥才 作家、畫家,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教授、中國小說學會名譽會長等職。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代表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俗世奇人》《一百個人的十年》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史鐵生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被譽為中國當代ji富人格力量和靈魂深度的作家。他的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 沈從文 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一生創作的結集約有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說《龍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月下小景》《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云南看云集》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