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騰格里傳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7583
- 條形碼:9787521207583 ; 978-7-5212-075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騰格里傳奇 本書特色
《騰格里傳奇》描述了男女青年主人公上官英杰、蓉兒在抗戰時期所經歷的一系列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傳奇故事,著力刻畫多面復雜、善惡相生的人性,立體化地呈現了大西北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 《騰格里傳奇》是一對芳華男女主人公圣潔愛情、光彩生命的回憶,也是一群忠義之士烈血丹心、英武壯美的記錄。
騰格里傳奇 內容簡介
青春歲月是人生*珍貴美妙的韶華時光。這是一對芳華男女主人公圣潔愛情、光彩生命的回憶,也是一群忠義之士烈血丹心、英武壯美的記錄。 ——作者題記
騰格里傳奇 目錄
騰格里傳奇 節選
公元1945年的暮春。 大洋彼岸。美利堅合眾國西海岸舊金山之夜。 子夜深深,浮光靄靄。海之深邃,峰之肅穆,林之森嚴,風之輕柔,花之芬芳,草之清香,夜之幽寂。大自然安然靜默,大愛無言,夢幻般的詩情畫意,仿佛一幅濃墨重彩的極致山水畫。 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自然景觀雄宏神奇,風光獨特雋永旖旎。古木參天、鳥鳴成歌, 峽谷深幽、嘯風成曲,青峰疊翠、流水成韻,飛瀑灑玉、落花成詩。吸引著來自異地他鄉的游人,廣攬“藝術之都”風光風情的神秘之美,盡享美國西部多元文化的特色之醇。 舊金山,據說是被中國淘金工叫作“金山”而得名。她宛若鑲嵌在太平洋畔青山之上的一顆璀璨奇麗的明珠。在她身邊,簇擁著金門大橋、海灣大橋、纜車、唐人街等名勝名景;聚集著大批科技先鋒公司和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舊金山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舊金山藝術大學等名企名校。它們歷史悠久,光彩奪目,沉淀、承傳、弘揚著自己民族的文化文明。 這個一灣碧水、兩岸青山的綠色生態之地,給坐落于市郊一隅的美西科技大學生物土壤沙漠研究院實驗中心暨公寓的科學家們,創造了舒心工作、舒適生活的優越環境。 深夜的靜謐、清幽、潔凈,給人以溫馨、舒爽、安寧。實驗中心的青年科學家上官英杰厚愛這里的謐夜,也同樣喜歡這里如同夜謐般的白晝。因為無論白天還是夜間,都不喧囂,不嘩鬧,不浮躁。他深有體會,這種環境特別有利于科學家修煉踏實、務實、堅實的品格,沉淀嚴肅、嚴謹、嚴格的特質。 太平洋潮起潮落,上官英杰這個天涯游子來到美國西部,冬去春來八個輪回彈指一揮間。不久前,覆蓋全美的《時代周刊》的記者采訪美西科大研究院和實驗中心發表的文章,推崇了幾個科學家標桿,其中對他做了這樣的描述: 一棵來自中國大西北強悍神威的胡楊,傳奇般在美國西部的沙漠里開墾出盎然新生機。 他,歷經八載風霜雨雪,煢煢孑立不怕孤單,踽踽獨行甘于寂寞,頭腦和心境始終處于清醒冷靜的狀態,思路清晰開闊,精力充沛飽滿。五年寒窗攻讀,累土聚沙,積水成淵,學績優異,高校“園林”一枝紅杏出墻,別樣艷麗奪目,獨占春色;三載科研攻關,不倦攀登,斬關奪隘,嶄露頭角,科研“枝頭”一朵玫瑰綻放,格外芳菲溢香,風骨傲然。從沙漠學子脫穎而出成為沙漠學家,他在沙漠科學研究前沿領域,勇創新路,先聲奪人,獲得引人注目的碩果而榮膺殊榮,二十八歲即步入美國沙漠科研成就赫然的科學家行列。他的中文名叫上官英杰…… 然而,身顯名揚的上官英杰矢志不忘中國大西北,執意回歸桑梓,報效祖國。“美國再發達也是人家的。”子不嫌母丑。在他的心里,始終裝著祖國和親人。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我從中國大西北出征,大沙漠是我的根脈,必須回去!那里有殷殷期待著我的沙漠,有苦苦盼望著我的愛人。”這是上官英杰矢志不移的情懷和意志。他對大西北沙漠鐵心鐵意治理一世的擔當,對未婚妻肉蓯蓉真心真意眷戀一生的情分,同樣凝重,一樣堅定。 經過三個多月的申請和交涉,他再三婉言謝絕美西科大當局及其生物土壤沙漠研究院用豐厚待遇的挽留之意,終于昨天獲準辭職離美回國,決定明天動身起程。今天,他要*后一次去舊金山海灣聽濤,再覽一回美輪美奐的海濱風光,在那里畫一幅畫,回國后作為禮物送給媽媽。當晚,還要與中心的朋友同事們聚會告別。 太平洋海水洶涌澎湃地流到舊金山進入大陸,在這里形成了一片蔚藍色的天然海灣,舊金山占據了一個大灣口。舊金山的地標,長一千九百多米、*大高度二百二十七米的金門大橋,橘色新穎醒目,騰空飛架海峽南北,南接舊金山半島,北連北加利福尼亞,偉岸壯觀氣勢恢宏,被譽為“近代橋梁工程的奇跡”“美的典范”,是全球*著名的大橋之一。 上官英杰來到美國,尤其在美西科大及其研究院實驗中心期間,緊張攻讀攻關之余的嗜好,不是習武練功,就是海里游泳,除此之外,吸引他的就是舊金山灣口的海濱奇觀。舊金山近海的法拉隆群島,是海豹、鯨、鯊魚和海鳥的棲息地,距金門海峽四十多公里。這里氣候變化多端,兇猛的大白鯊在此段海域出沒無常,而全世界長距離極限游泳冒險家卻都夢想穿越,躍躍欲試。上官英杰也有過沖刺而越的想法,但須縝密謀劃,強化體能鍛煉,還要有船只和人員協助供水供食,保障及時救援等,他想想會麻煩別人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清晨,上官英杰趕早,帶著裝有墨彩顏料、畫筆和折疊畫夾等工具的牛筋箱,從實驗中心近處搭車,來到金門大橋橋南廣闊的濱海沙灘。本來晨時霧鎖金門,今天老天卻格外開恩,沒有霧氣,天氣清清朗朗。他見在沙灘醒目處豎立著一塊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近期靠海岸水域有大白鯊出沒,非常危險!大橋管理局特別警告:禁止游人進水!”同時,亦有管理人員手執擴音喇叭,不時發布著同樣內容的信息。 這時,海濱沙灘的游人,不像往常那樣摩肩接踵,較為稀少,難得地清靜。他沐浴著柔和的陽光,微風徐徐拂面,在沙灘悠然散步,甚感愜意。觀賞著玉樹臨風般屹立于海峽高空的單孔懸索大橋的壯美盛景,不禁稱贊道,美哉壯哉!深感猶太設計師約瑟夫·施特勞斯智慧過人。 上官英杰走近臨海處,感覺海的廣袤就是橋景的延伸。 他眉舒目展,一覽無余,耀眼的陽光灑射在風平浪靜的海面,金光閃爍,微蕩漣漪,光波相柔,悠閑的海鳥低空飛翔盤旋嬉鬧,整個大海仿佛披上了一層絢麗而又神秘的面紗;他放眼西眺,天空蔚藍,白云飄逸,碧波浩渺的水面,波光粼粼,帆影點點,目光盡頭的水平線上,天與海、云與浪連接相擁,渾然一體,天水一色,真是一幅絢爛迷人的水彩畫哦!他情不自禁,畫意靈動,又想在海邊走走看看,待視野*好時,再揮毫把*好的景色畫下來。 大海,總是千變萬化的。倏忽之間風起浪來,海面升起了氤氳的霧氣。 上官英杰正走著,忽聽有人用英語驚呼:“有人下海了!”“是個年輕女子!”沙灘游人聞之,都向前面海邊擁來。他早就聽說,金門大橋竣工后成為自殺者的圣地,多為從橋上跳海。 他疾步過去,前方臨海七八米處,攔著用一塊塊鐵絲網連接起來的圍欄,上面掛著“有大白鯊,危險!”的英文牌子。他目擊海面,只見在起起伏伏的湍流浪濤中,有個被海水忽而蓋肩忽而漫頭、上上下下浮動的女子,正在向深水區而去,顯然是個投海尋死的人。 生命可貴,救人要緊!上官英杰心里閃過這個念頭,便毫不猶豫一個箭步奔到了鐵絲圍欄邊,縱身一躍,落入網內,沖過水汪汪的淺海灘,撲進海里快速游動,繼而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向目標沖擊過去,很快沖到了女子身旁,這才看清是個西方女子。他伸手拉住她勸道:“生命珍貴,有什么想不開的,也不能死。”拽她欲往回游,而女子身子死拗著硬往下沉:“別管我,我要死的!”上官英杰急中生智,大喝一聲:“大白鯊來了!”這一招真管用,嚇得女子緊緊抱住了他,原來跳海想死的人也怕大白鯊。他乘勢一只手摟拉著她回頭,一只手臂奮力劃水,沖著浪頭猛游,半晌便回到了已被海水淹沒多半的鐵絲圍欄處…… 其實,剛才,遠處真有一只忽隱忽現的大白鯊往這個方向快速游來,它的視覺和嗅覺非常靈敏,一定是發現了目標。岸邊不少游人看見了大白鯊,即刻發出驚呼:“快呀!快呀!”“快,快,快點!大白鯊來了!”是上官英杰救人的果敢機敏、游泳功底和動作神速,消除了人們的擔憂。 就在這時,四五個管理人員抬著一個橡皮救生船趕到了海岸邊,打開了鐵絲圍欄,迅速將救人和脫險的一男一女弄到了岸上。隨即,兇猛的“海洋霸主”就游過來了,在之前上官英杰拽女子回頭的深水區,昂起頭往沙灘這邊瞅了瞅,無可奈何地潛水走了。 被救的女子回頭看著,嚇得渾身直哆嗦。顯然,如果無人去救或再晚一點救她,這個女子必定會成為大白鯊的口中美食。 許多游人舉著相機,在雜亂晃動的人群中,通過鏡頭捕捉這個勇敢救人的年輕人,然而,救人者很快在鏡頭中失去了蹤影…… 當日和次日的舊金山與加州的報紙、廣播媒體,都報道了“一位年輕人在金門大橋旁海里勇救一位美國女子”的社會新聞。有報道說,據多位目擊者稱,救人者是東方人,他救人出海后就匆匆離開了,去向不明。記者沒有采訪到這位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救人的勇者,深為抱憾。 夜入凌晨,上官英杰送走了昨天傍晚前來公寓聚會敘情的同事們。依依惜別時,同事好友莫不熱淚涌流,一次又一次擁抱他,難以割舍不忍離去,祝愿他平安回國。他們都是與他同心合力攻關,結下了深厚情誼,不忍心失去與他們心心相通的學科帶頭人,所以百般挽留或者期待他以后仍能回歸美國的鐵哥兒們。 剩下的三個青年博士還不肯走,淚水盈目難分難舍的美國人布萊恩、英國人沃爾特利和德國人安娜,與他關系*要好,在科研和實驗中配合*默契。他們的漢語也講得好。上官英杰連拉帶推把他們送到了門口,布萊恩很不情愿走,用漢語說:“您把我們當乒乓球啊,推來推去的。”上官英杰欣然笑呵呵道:“我是從禮儀之邦的中國來的,對朋友親切地推推讓讓表示友誼,這很正常呀!”三個人聽了都破涕為笑,高興地告辭而去。 時光一眨眼飛逝而去,時辰便從凌晨進入清晨了。 上官英杰準備好離美回國的行囊,抬頭望向掛在墻壁上的中式正楷書法橫幅,內容是他的未婚妻肉蓯蓉在八年前,他們在中國大西北騰格里沙漠離別時,贈給他的純情珍貴的詩言: 我們猶如兩片沙漠, 瀚漠茫茫天地之間。 彼此是心中一棵樹, 天各一方遙望碧綠。
騰格里傳奇 作者簡介
胡延清,漢族,大學本科,資深媒體人,高級編輯,曾有軍旅生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早期會員。1993 年入編《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集》。 數百篇散文、紀實文學、特寫、短篇小說、雜文等散見于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工人日報》《科技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和新媒體。 出版散文集《人事文情》《瀚海探秘》《胡延清通訊散文集》和作為第一作者的科普作品《高新科技知識干部讀本》等多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