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胡適讀書與做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509818
- 條形碼:9787512509818 ; 978-7-5125-098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適讀書與做人 內容簡介
大半個世紀里,胡適一直備受爭議,但這并不妨礙他作為一個偉大的學者,文化學家,思想家的歷史地位。閱讀《胡適讀書與做人》,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觸摸胡適的思想精華。
胡適讀書與做人 目錄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1918年)
論短篇小說(1918年)
什么是文學?——答錢玄同(1920年)
《吳虞文錄》序(1921年)
研究國故的方法(1921年)
跋《紅樓夢考證》(1922年)
一個*低限度的國學書目(1923年)
讀書(1925年)
《官場現形記》序(1927年)
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1929年)
為什么讀書?(1930年)
九年的家鄉教育(節選)(1930年)
我的信仰(節選)(1931年)
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1931年)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1932年)
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1935年)
治學方法: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1952年)
大學的生活(節選)(1958年)
找書的快樂(節選)(1959年)
第二部分
歸國雜感(1918年)
貞操問題(1918年)
不朽——我的宗教(1919年)
少年中國之精神(1919年)
新生活——為《新生活》雜志**期作的(1919年)
差不多先生傳(1919年)
“我的兒子”(1919年)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1920年)
我們對于學生的希望(1920年)
寄吳又陵先生書(1920年)
學生與社會(1922年)
我對于運動會的感想(1922年)
哲學與人生(1923年)
愛國運動與求學(1925年)
一個問題(1926年)
人生有何意義?(1928、1929年)
名教(1928年)
做人與讀書——致胡祖望(1929年)
漫游的感想——麻將(1930年)
科學的人生觀(1930年)
贈言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紀念(1931年)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1932年)
信心與反省(1934年)
再論信心與反省(1934年)
三論信心與反省(1934年)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后(1934年)
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節選)(1952年)
工程師的人生觀(1952年)
大宇宙中談博愛(1956年)
容忍與自由(1959年)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1960年)
胡適讀書與做人 節選
《胡適讀書與做人/大師讀書與做人》: 為什么讀書?(1930年) 青年會叫我在未離南方赴北方之前在這里談談,我很高興,題目是“為什么讀書”。現在讀書運動大會開始,青年會揀定了三個演講題目。我看第二題目“怎樣讀書’’很有興味,第三題目“讀什么書”更有興味,**題目無法講,為什么讀書,連小孩子都知道,講起來很難為情,而且也講不好。所以我今天講這個題目,不免要侵犯其余兩個題目的范圍,不過我仍舊要為其余兩位演講的人留一些余地。現在我就把這個題目來試一下看。我從前也有過一次關于讀書的演講,后來我把那篇演講錄略事修改,編入三集《文存》里面,那篇文章題目叫做《讀書》,其內容性質較近于第二題目,諸位可以拿來參考。今天我就來試試“為什么讀書”這個題目。 從前有一位大哲學家做了一篇《讀書樂》,說到讀書的好處,他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意思就是說,讀了書可以做大官,獲厚祿,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輕的漂亮太太(臺下哄笑)。諸位聽了笑起來,足見諸位對于這位哲學家所說的話不十分滿意。現在我就講所以要讀書的別的原因。 為什么要讀書?有三點可以講:**,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智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并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我一踏進青年會的大門,就看見許多關于讀書的標語。為什么讀書?大概諸位看了這些標語就都已知道了,現在我就把以上三點更詳細的說一說。 **,因為書是代表人類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智識的遺產,我們接受了這遺產,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發揚光大,更在這基礎之上,建立更高深更偉大的智識。人類之所以與別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文字,可以把智識傳給別人,又傳至后人,再加以印刷術的發明,許多書報便印了出來。人的腦很大,與猴不同,人能造出語言,后來更進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大的貢獻就是過去的智識和經驗,使后人可以節省許多腦力。非洲野蠻人在山野中遇見鹿,他們就畫了一個人和一只鹿以代信,給后面的人叫他們勿追。但是把智識和經驗遺給兒孫有什么用處呢?這是有用處的,因為這是前人很好的教訓。現在學校里各種教科,如物理、化學、歷史,等等,都是根據幾千年來進步的智識編纂成書的,一年、兩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學、中學,而至大學畢業,這十六年中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得來的智識學問和經驗。所謂進化,就是叫人節省勞力,蜜蜂雖能筑巢,能發明,但傳下來就只有這一點智識,沒有繼續去改革改良,以應付環境,沒有做格外進一步的工作。人呢,達不到目的,就再去求進步,而以前人的智識學問和經驗作參考。如果每樣東西,要個個從頭學起,而不去利用過去的智識,那不是太麻煩嗎?所以人有了這智識的遺產,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業,就可以縮短工作,使有余力做別的事。 第二點稍復雜,就是為讀書而讀書。讀書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讀書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好比戴了眼鏡,小的可以放大,糊涂的可以看得清楚,遠的可以變為近。讀書也要戴眼鏡。眼鏡越好,讀書的了解力也越大。王安石對曾子固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所以他對于本草、內經、小說,無所不讀,這樣對于經才可以明白一些。王安石說:“致其知而后讀。” 請你們注意,他不說讀書以致知,卻說,先致知而后讀書。讀書固然可以擴充知識;但知識越擴充了,讀書的能力也越大。這便是“為讀書而讀書”的意義。 ……
胡適讀書與做人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徽州績溪人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文存四集》《胡適自傳》《胡適日記》《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齊白石年譜》《先秦名學史》等。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