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初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17363
- 條形碼:9787101117363 ; 978-7-101-11736-3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初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 本書特色
☆量身打造,聚焦本學段“應知”和“常識”☆學科融合,多維展示傳統文化的豐富面貌☆緊扣教材,對課堂學習做有益補充☆你問我答,生動講解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
初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 內容簡介
目前,我們已經出版了供學生備考用的《一本書備考中華傳統文化》和系統介紹傳統文化的“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么”叢書,前者定制備考使用,后者所涉內容較寬泛,部分知識偏難,并且未區分學段。《初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著眼于初中學段“應知”的基本“常識”,“不應知”的不入,不是“常識”的不入。初中學段究竟講哪些常識、講到什么程度接近符合教育部《完善中華很好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初中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要求。本書既可供學生平時積累傳統文化常識之用,也可為中高考備考打下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與市場上同類書相比,我們的優勢:1.品牌優勢2.更細分的學段3.“問題”的擬定以《完善中華很好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收入初中語文、思品、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文科教材中涉及的傳統文化的所有類別,并適當拓展。避開教材中已講知識點,回答教材中沒有提供答案的思考題,并對教材知識點進行適當拓展和深化,切實體現本學段“應知”和“常識”。4.“回答”準確,講解生動。
初中生應知的傳統文化常識 目錄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真的有一百家嗎?
儒家眼中什么樣的人算“君子”?什么樣的人算“小人”?
“四書”“五經”是指哪“四書”?哪“五經”?
為什么《論語》總是提到“仁”這個字?
孔子的政治主張為什么總是得不到采用?
為什么我們現在常用“杏壇”來指代講學的地方?
孔子的兩個弟子向他問同一個問題,為什么孔子卻有不同的回答?
孟子為什么被稱為“亞圣”?
在強調君權的社會中,孟子為什么主張“民貴君輕”?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的什么書?坑的什么儒?
漢武帝為什么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楚王想攻打宋國,為什么墨子趕了十天十夜的路來勸阻他?
莊子認為“無用方為大用”,意思是讓大家什么也別干嗎?
鬼谷子為什么被稱為“千古奇人”?
被譽為“兵學圣典”的是中國古代哪部軍事著作?
禮儀文化
中華民族為什么又被稱為華夏民族?
為什么祭祀對于國家來說那么重要?
為什么“社稷”成為了國家的代名詞?
為什么古人要修建祠堂來祭祀祖先?
古人去別人家做客時,可以隨便入座嗎?
古代的成年禮都有哪些儀式?
古代學校的入學典禮是什么樣的?
“足下”“先生”“令尊”“閣下”這些尊稱都是怎么來的?
古人為什么尊稱別人、謙稱自己呢?
古人為什么用“匹夫”“須眉”“良人”這些詞語來稱呼男子?
古人為什么用“巾幗”“粉黛”“娥眉”這些詞語來稱呼女子?
為什么用紅筆寫信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古人寫信時怎么稱呼對方?
人們常用“不分伯仲”來指難分優劣,“伯仲”到底指什么?
漢字魅力
為什么會有繁體字和簡體字?
為什么詩、詞、曲都講究押韻呢?
我們寫字時習慣從左到右橫著寫,古人為什么從右到左豎著寫?
我們遇到不懂的字可以查字典,那古人有字典嗎?
為什么用“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這些大寫數字記賬呢?
漢字中筆畫*多的字是哪個?*少的字又是哪個?
為什么古人不能直接稱呼或者書寫君王、父母的名字?
為什么漢字中有很多“森”“淼”“眾”這種“金三角”結構的字?
為什么表示美好的字,如“美”“祥”“善”中都有一個“羊”?
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名”和“字”有什么聯系?
口頭禪是什么意思?它和佛教有關嗎?
……
文學精粹
繽紛藝術
節日節氣
民俗風情
衣食住行
園林建筑
歷史名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