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8768
- 條形碼:9787559818768 ; 978-7-5598-187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 本書特色
從公元八世紀到十五世紀,在長達七百年的統治中,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奇跡。坐落于格拉納達城的赭城,是這一奇跡的象征。
赭(zhě)城,意即“紅色的城堡”,音譯為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也即華盛頓·歐文筆下的“大食故宮”。赭城既是一處真實的古跡,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從雨果、拜倫、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與藝術家為它贊頌、為它嘆息,他們創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一次以赭城為終點的旅程,串起了西班牙安達露西亞平原上的三顆明珠——柯爾多巴、塞維拉、格拉納達。這三座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西班牙城市,好像三扇美麗的灰墁雕花的窗子,展露了一個燦爛、神秘而深邃的古老王國。
這是一次文明之旅,也是一次文學之旅。
從公元八世紀到十五世紀,在長達七百年的統治中,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奇跡。坐落于格拉納達城的赭城,是這一奇跡的象征。
赭(zhě)城,意即“紅色的城堡”,音譯為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也即華盛頓·歐文筆下的“大食故宮”。赭城既是一處真實的古跡,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從雨果、拜倫、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與藝術家為它贊頌、為它嘆息,他們創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一次以赭城為終點的旅程,串起了西班牙安達露西亞平原上的三顆明珠——柯爾多巴、塞維拉、格拉納達。這三座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西班牙城市,好像三扇美麗的灰墁雕花的窗子,展露了一個燦爛、神秘而深邃的古老王國。
這是一次文明之旅,也是一次文學之旅。
田曉菲:西班牙不僅僅是巴塞羅那和馬德里,不僅僅是高聳的哥特式教堂,銀色的十字架,暴烈的公牛,斗牛士的繡花外套,少婦頭上的玳瑁梳與黑色蕾絲面紗;它也是安達露西亞的平原與山脈,是映出塔樓倒影的方池,是懸垂著上千片“穆卡那”的流星四射的穹窿,是白堊墻壁,是雕花拱門與壁龕,是注滿清水的瓦罐,是光明晶瑩的摩爾噴泉。
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田曉菲教授前往西班牙安達露西亞地區時所寫的旅行筆記。書中所寫的三大城市 —— 柯爾多巴、塞維拉、格拉納達, 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 又各具魅力。從公元八世紀到十五世紀, 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奇跡。
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 目錄
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 作者簡介
田曉菲,筆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著有《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獲2006年度Choice優秀學術著作獎)、《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以及《秋水堂論金瓶梅》、《留白:秋水堂文化隨筆》、《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等。譯著包括《微蟲世界:一部太平天國回憶錄》(獲2016年度亞洲研究協會首屆“韓南翻譯獎”)等。參與撰寫《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牛津中國現代文學手冊》、《現代中國新文學史》,合編《牛津中國古典文學手冊(公元前1000年—公元900年)》并執筆其中部分章節(獲2018年度Choice優秀學術著作獎)。主編《九家讀杜》將于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兩度擔任哈佛大學東亞地域研究院主任,獲哈佛大學2012年度卡波特獎、2016年度哈佛文理研究學院門德爾松優秀導師獎、2019—2020年度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CLS) 孟旦百年中國藝術人文研究課題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