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45104
- 條形碼:9787511645104 ; 978-7-5116-451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 本書特色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是在課題研究與示范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當前面源污染防控的現狀與趨勢,由課題組科技人員共同編寫的科技專著。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在結構布局上,包括四個部分,首部分為導論;第二部分為基礎與理論方法研究,包括是否章、第二章;第三部分為關鍵技術與控制方案研究,包括第三到第七章;第五部分為技術模式流域示范,包括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為綜合展望。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課題研究與示范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當前面源污染防控的現狀與趨勢,由課題組科技人員共同編寫的科技專著。全書在結構布局上,包括四個部分,**部分為導論;第二部分為基礎與理論方法研究,包括**章、第二章;第三部分為關鍵技術與控制方案研究,包括第三到第七章;第五部分為技術模式流域示范,包括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為綜合展望。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 目錄
節 松干流域與方正灌區地理范圍與自然概況
第二節 農田面源污染防控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農田面源污染的基本特點與防控需求
第四節 項目背景與研究思路
章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特征
節 農田污染的基本過程與關鍵節點
第二節 農田污染的動力學分析(自然與人類)
第三節 農田污染基本特征
第四節 方正灌區農田污染負荷及時空變化
第二章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防控與流域控制思路與方法
節 全過程防控技術體系構建思路及鏈接圖
第二節 基于目標管理的流域農田面源污染負荷總量控制方案
第三節 示范區面源污染負荷分配方案
第四節 全過程控制技術方案
第五節 農業清潔流域構建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章 稻田源頭控制與清潔生產
節 東北稻田面源污染現狀分析
第二節 方正稻田氮磷流失過程與時空特征
第三節 方正灌區稻田面源污染控制關鍵技術
第四節 方正灌區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模式與規范
第五節 稻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控制示范驗證
第六節 結論與展望
第四章 坡崗地水土流失控制與導流技術
節 坡崗地氮磷流失過程與時空特征
第二節 坡崗地水土與氮磷流失控制關鍵技術
第三節 坡崗地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模式與規范
第四節 結論與展望
第五章 生態溝渠阻控與新型排灌體系構建
節 東北農田排灌體系現狀分析
第二節 稻田排水溝渠氮磷消納過程與時空特征
第三節 灌區氮磷流失生態溝渠控制關鍵技術
第四節 灌區新型排灌體系構建與排水回灌利用關鍵技術
第五節 生態溝渠與新型排灌體系建設技術模式與規范
第六節 生態溝渠與新型排灌體系示范驗證
第六章 農田排水濕地生態修復與河岸帶安全入河控制
節 東北灌區河岸帶土地利用現狀與濕地類型
第二節 河岸帶濕地氮磷凈化過程與時空特征
第三節 河岸帶濕地功能修復生態設計
第四節 河岸帶濕地植被擬自然修復關鍵技術與模式構建
第五節 排水安全人河技術
第六節 農田排水濕地生態修復示范驗證
第七節 結論與展望
第七章 流域農田面源污染負荷估算與總量控制方案
節 螞蟻河流域典型面源污染問題
第二節 方正灌區斷面特征與單元劃分
第三節 氮磷的斷面分布特征與年際變化
第四節 螞蟻河方正斷面氮磷污染負荷削減與總量控制方案
第五節 方正灌區農田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方案
第八章 全過程控制技術體系與模式構建
節 過程控制技術鏈接特征與體系組建
第二節 化肥減量與結構調控源頭控制集成技術與模式
第三節 坡崗地徑流與氮磷綜合阻控集成技術與模式
第四節 稻田氮磷精準控制與清潔生產集成技術與模式
第五節 生態溝渠阻控與新型排灌體系構建集成技術與模式
第六節 農田排水濕地生態修復與河岸帶安全入河控制集成技術與模式
第九章 流域控制策略與綜合示范
節 示范工程體系
第二節 小流域示范體系
第三節 多方參與機制與方式
第四節 農田面源水質目標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平臺構建
第十章 項目實施綜合效益與應用展望
節 項目實施的綜合效益
第二節 項目解決的重大問題和應用前景
第三節 項目理論與方法的創新性
第四節 課題技術應用前景與展望
參考文獻
農田面源污染全過程流域防控理論與示范研究—以松干流域方正灌區為例 作者簡介
楊正禮: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等。1999年獲得農學博士學位。多年從事農業生態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要從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作物清潔生產、生態農業、農業環境評價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任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農田污染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十二五”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領域的課題、國家自然科學額基金、國家公益類重點項目、行業專項、科技部中德與中日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課題15項以上;參與國家“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全國農業污染防治規劃”、等20余項國家規劃或有關文件的編制工作。兼任中國農學會理事(2007-今)、中國生態學會農業生態委員會副主任(2009-今)、中國農學會秸稈綜合利用理事會副會長(2006-今)、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理事會理事(2002-今)、中國環境學會生態農業專業委員會委員(2010-今);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主編6部,副主編3部,發表科技論文約200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次,國家發明專利5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