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特性基礎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455611
- 條形碼:9787511455611 ; 978-7-5114-5561-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特性基礎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利用FTIR、XPS對烘焙的玉米秸稈表面含氧官能團的賦存狀態及燃燒過程中的含氧官能團的演化特性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對反應前后表面含氧官能團的變化做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研究烘焙的玉米秸稈組成結構用以探究其燃燒過程中反應機制和含氧官能團變化規律,再從微觀層面上考察烘焙玉米秸稈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物質組成及化學結構方面的變化,從而揭示了對其燃燒反應機理等方面的影響。希望通過本書的一點研究能對生物質資源的利用提供有益的嘗試。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特性基礎研究 內容簡介
在化石燃料日益匱乏的今天,如何開發利用有效的可替代能源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能源與環境戰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開發可持續發展的后續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大課題。因此,我國計劃發展后續能源,改變傳統的能源結構,實現能源供應的多元化,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善生存環境,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生物質能是未來能源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中國的生物質能極為豐富,2010年達7.26億噸,相當于5億噸標煤。如果考慮日益增加的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禽畜糞便等其它生物質資源,我國每年的生物質資源達6億噸標煤以上,扣除了一部分做飼料和其他原料,可開發為能源的生物質資源達3億多噸標煤,而隨著農業和林業的發展,特別是隨著速生薪炭林的開發推廣,我國的生物質資源將越來越多,具有非常大的開發和利用潛力。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特性基礎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生物質利用技術
1.1.3 本書的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生物質烘焙研究
1.2.2 含氧官能團的研究
1.3 本書的研究內容及方案
第2章 生物質燃燒特性及動力學分析
2.1 實驗樣品及基礎物化特性
2.1.1 實驗樣品
2.1.2 實驗設備
2.1.3 烘焙樣品制備
2.1.4 實驗方法
2.2 結果分析
2.2.1 烘焙秸稈的TG-DTG分析
2.2.2 烘焙秸稈的DSC分析
2.2.3 燃燒動力學模型
2.2.4 烘焙秸稈的燃燒特性分析
2.3 烘焙玉米秸稈管式爐燃燒實驗
2.3.1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實驗
2.3.2 傅里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分析(ATR-FFIR)
2.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XPS)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焦樣表面含氧官能團特性分析
3.1 焦樣傅里葉紅外光譜分析
3.1.1 焦樣紅外光譜譜圖分析
3.1.2 焦樣紅外光譜分峰擬合方法
3.1.3 焦樣表面含氧官能團ATR-FTIR分析
3.2 焦樣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3.2.1 焦樣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譜圖分析
3.2.2 焦樣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譜圖分峰擬合方法
3.2.3 焦樣表面含氧官能團XPs分析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燃燒過程中官能團演化特性分析
4.1 烘焙秸稈表面官能團在燃燒過程中演化
4.1.1 相鄰溫度的差譜反應官能團的演化
4.1.2 脂肪族官能團
4.1.3 芳香族官能團
4.1.4 含氧官能團
4.2 官能團演化特性綜合分析
4.3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烘焙玉米秸稈燃燒特性基礎研究 作者簡介
趙麗霞,女,1980年生,河北邢臺人,2011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熱能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熱能工程專業;河南省平頂山市新城區河南城建學院能源與建筑環境工程學院教師,主要從事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低熱值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技術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曾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3項,主持河南省科技廳項目1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