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17551
- 條形碼:9787568917551 ; 978-7-5689-175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 本書特色
全地形車又稱為“四輪摩托車”,是近幾年興起的集休閑、競技、娛樂為一體的實用型車輛,且其軍用潛力非常巨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全地形車的性能也直接關系到軍用用途。 我國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比較落后,尚無適合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的評價方法,更無相關整車振動測試的試驗標準。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的專業著作。針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振動及其控制展開系統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深入分析了IS0 2631等相關振動標準,結合摩托車及全地形車自身振動特性,提出了基于時域法和頻域法的摩托車和全地形車整車振動評價方法。以手把、坐墊及腳踏處加權振級來評價駕駛員所受的振動,以貨架處的振級評價貨架或平臺處的振動。在此基礎上,搭建了硬件測試系統,基于IMC FAMOS平臺開發了軟件分析系統。并以兩款全地形車為例,進行實車振動舒適性測試及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時域法和頻域法的結果相差很小,都可準確評價摩托車及全地形車的振動。但由于時域法思路清晰,計算速度快,推薦使用時域法進行評價。 ②分別針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采用解析法和實驗法分析了其車架結構動態特性,兩者結果表明所建立的車架有限元模型正確。在對車架掛發動機動態特性分析時,以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為基礎,找出了影響解析法分析結果的參數。結合簡化模擬仿真分析,提出將發動機簡化為相同質心、質量及轉動慣量的長方體,進而建立車架掛發動機有限元模型。試驗法和解析法的結果對比表明,所提出的發動機簡化方法可行,可在產品設計和改型階段就能了解車架掛發動機結構的動態特性。以摩托車和全地形車為例,從車架及車架掛發動機的結構動態特性的改進角度出發,分別對其車架的結構進行改進,改進后的分析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改進措施均可行且易實施。 ③從發動機對全地形車振動影響及匹配的角度出發,分析了車架掛發動機后發動機對車架的動態特性影響。結果表明,車架掛發動機后,后三階自由頻率和振型發生了變化,但關心的前三階頻率均有所提高。發動機位置左、右、前、后平動對車架掛發動機動態特性影響分析結果表明,進口的全地形標桿車發動機平動位置較為合理,后續優化工作需要考慮轉動位置。 ④采用形狀優化方法,以發動機安裝位置和俯仰角度為變量對車架掛發動機的動態特性進行優化。優化結果表明,在保障其他幾階頻率變化較小的情況下,優化后車架掛發動機的一階模態頻率有大幅提高,有利于整車振動的控制。 ⑤以全地形車為例,建立了懸置系統剛體動力學建模,分析了其懸置系統固有頻率及各個方向能量解耦情況。以各階模態能量百分比占優的方向上的能量解耦率□大為目標函數,4個懸置件的三向剛度為優化變量,采用模擬退火算法對懸置系統進行了能量解耦優化。結果表明,優化效果不是非常明顯,說明進口的全地形標桿車懸置系統設計較為合理。 ⑥運用多體動力學軟件ADAMS建立了包含柔性車架、前后懸架、轉向系統、輪胎和人體的摩托車及全地形車剛柔耦合多體動力學模型。采用諧波疊加法生成了ADAMS/View格式的B級隨機路面譜文件,并在ADAMS中施加了發動機激振力和激振力矩,從動力學仿真的角度分析了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為后續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基礎。 ⑦懸架是控制整車振動的關鍵部件之一。以某款全地形車為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含天棚阻尼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懸架控制聯合仿真系統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3種懸架控制策略效果。結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效果□佳,而且穩定性好,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振動及其控制展開系統研究, 具體包括提出基于時域法和頻域法的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評價方法及道路試驗方法 ; 分析多款摩托車及全地形車車體結構動態特性, 并提出改進措施 ; 分析發動機對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振動的影響及其與車架的合理匹配 ; 將形狀優化方法應用到摩托車及全地形車結構動態特性分析中 ; 以全地形車為例, 建立其懸置系統剛體動力學模型, 進行能量解耦優化 ; 建立摩托車及全地形車剛柔耦合多體動力學模型, 分析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 ; 基于摩托車及全地形車多體動力學模型, 分析各種控制策略在懸架控制上的效果。
摩托車及全地形車整車振動控制研究 目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