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36209
- 條形碼:9787517836209 ; 978-7-5178-362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近三年來撰寫的帶有回憶性質的散文集, 包括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回望, 對中學、大學、研究生生活的美好回憶, 對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親人、老師、朋友的感恩之心, 以及對作者父親母親等已故親人的無盡思念。同時, 書中也有作者對大學精神和教育的深入思考, 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杭州和赴多地旅游的感受和體會等。作者飽含深情、娓娓道來, 描寫了一路走來的生活軌跡和心理歷程, 打撈記憶深處的溫暖和感動, 以此來感恩時光、感恩時代, 感謝生活、感謝走進作者心靈的每一位親人、老師和朋友。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目錄
神橋
石弓山
丹城集
包河
我的九個家
致敬校園
亳縣一中的青蔥歲月
我的大學,我的阜陽師范學院
4號樓305寢室
青年教工樓
清華園里好讀書
15號樓531寢室
聽到掌聲響起來
浙江萬里學院生活點滴
結緣浙江傳媒學院
畢業(yè)30年,一個大學班集體的美麗綻放
感謝有你
我家孫老師
我家有女初長成
我的哥哥
堂姑
周老師
老友張文波
鄰居王玫
表哥陳粱
騷虎
同桌的你
思念永遠
父親
母親
大叔
舅舅
西頭奶奶
嗷哥
履痕處處
千年的回響——游吳哥窟記
游俄羅斯有感
美國、墨西哥出訪記
巴厘島之行
游黃山記
走進佛塔之國——緬甸觀感
教育隨想
大學和大學精神
教師的五個層次
從“四個做”到“四個認同
教育與一個家族的命運變遷
杭州印象
愛滿杭州
下沙的早晨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節(jié)選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神橋 我老家所在的村莊,是淮北平原上一個普通的村莊,但卻有一個神奇的名字——神橋。村莊的名字,來源于村中一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單孔小石橋。這座橋到底是什么時候修的,何人所修,現(xiàn)已無從考證。但民間一直傳說是神仙修的,因此這座橋就叫“神橋”了。村莊的名字也跟著就叫神橋了。 關于神仙造橋的傳說有兩個版本。**種是說,從前有個神老嬤子,見當?shù)厝藖硗家瓬匣蚶@道而行,很不方便。她就用自己頂頭的白毛巾包了一些小石子,在晚上作法,一夜之間造了這座橋。第二種是說,當年朱元璋逃亡時,逃到此處,被洶涌的河水擋住了,去路,而后面還有追兵,正在他十分著急的時候,護佑他的神仙作法給他修了這座橋。當然,這座橋肯定不是神仙修的,但有這些傳說,足見這座橋的神奇和歷由悠久了, 據(jù)說,這座橋現(xiàn)在還有值得稱奇的地方。當?shù)氐拇迕衩棵空勂疬@橋的神奇,津津樂道的有兩點。一是這座橋上雕刻的古錢幣圖案,究竟有多少,誰也數(shù)不清。以前曾有不少好事者,用墨跡做記號去數(shù),結果數(shù)了幾遍,每次的數(shù)字都不一樣,*后以失敗告終。第二點神奇處,也是當?shù)厝艘欢ㄒf的。這座橋處于交通要道,車來車往的,曾經(jīng)也出過多次事故,神奇的是卻沒有人員傷亡。小時候,每到夏天,我和小伙伴就會結伴在橋前橋后洗澡和游泳,大膽的孩子會在橋下游來游去,有時候調皮的孩子們還會一個接一個地從高高的石橋上跳進水中,記憶中好像也未發(fā)生過什么意外。昕村民講,*近的一次事故是去年一輛拉沙石的汽車,不慎栽到橋下,駕駛室都擠扁了,而兩個司機被夾在空隙里,愣是毫發(fā)無傷。當時圍觀的村民嘖嘖稱奇地說:“一定是因為這橋有神仙保佑呀!” 神橋村坐落在渦陽縣城東北約30千米處,靠近S202省道,行政上隸屬渦陽縣石弓鎮(zhèn)。村子向東約3千米處就是著名的石弓山。站在村口,石弓山上的寺廟和兩山之間的煙囪清晰可見。村子向北約1千米處,是澮河的支流包河繞村而過,經(jīng)石弓至鄭溝沿,進入濉溪縣境,于臨煥集流入澮河。村西、村南則是開闊的平原,分別毗鄰相樓村和王園村。村中則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河穿村而過,把神橋村自然分為東神橋和西神橋,而那座神奇的小石橋也就成了東西神橋村民過往的必經(jīng)之處。 我出生在東神橋,家在村子的東南一隅。神橋村的村民以劉姓為主,少部分羅姓、吳姓也多系劉姓家族親戚。村里劉姓的輩分依次為昌、玉、永、福、祥。我是福字輩,因輩分低,小時候見了村民,不論年齡大小,我大多都要喊某某爺爺、某某奶奶,甚至是某某老爺爺、某某老奶奶。有意思的是,村西北村民的輩分普遍較高,村東南村民的輩分則普遍較低。據(jù)當?shù)仫L俗,初一早上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運氣就越好。印象中,過年時放鞭炮也多是先從村西北響起,出人才也是從村西北人家起。20世紀80年代初,村子里*早考上大學的就是村西北的村醫(yī)劉太昌家,先是他大兒子的孩子劉兆民,接著是二兒子的孩子劉永清,然后才是村東南的劉福洋、劉福州、劉永全等先后考上大學。 ……
向生命中的美好遇見致敬 作者簡介
劉福州,安徽渦陽人,教授。本科畢業(yè)于阜陽師范大學政教系,研究生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現(xiàn)任浙江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社會思潮與青年教育。曾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1項、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國家廣電總局科研課題等多項課題研究。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