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12928
- 條形碼:9787521312928 ; 978-7-5213-129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供學生,教師,其他閱讀一.朱光潛先生代表作品,中國學者研究西方美學史的奠基之作 中國人撰寫的一部西方美學史,自出版以來一直作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在西方美學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其學術價值與影響力經久不衰。 二.內容全面詳實,語言通俗易懂,美學入門必讀 全書以歷史發展為線索,以代表人物為綱要,詳細介紹了西方美學從古希臘時期到二十世紀初的發展歷史,并對四個關鍵性美學問題進行了專題闡述;朱先生在述史時重點介紹各美學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和觀點,將點與面、述與評、史與論相結合,做到了史有實據,持論公允,深入淺出,是讀者探索西方美學必讀的經典。 三.基于1979年朱光潛先生修訂版本,以單卷本形式出版,方便閱讀和使用 本版整合了舊版的凡例、序論,統一了正文章節體例編目,全書行文邏輯與結構層次更為明晰;采用單卷本形式出版,更加方便讀者閱讀和使用。 四.重新核查全書事實性內容,并對可能令讀者不解的舊有專名譯法加注說明 由于成書時間較早,舊版中存在少量排印錯誤,其專名(人名、地名、術語等)譯法與現在通行的譯法亦頗有出入;在充分尊重朱先生原作的基礎上,本版對書中的事實性內容重新予以核查,其中的排印錯誤等也一并修改,同時對現今可能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的專名加注說明,使讀者閱讀更為順暢。 五.全新的版式與裝幀設計,承載經典內容,優化閱讀體驗 本版作為“西學史叢書”中的一本,采用了叢書新設計的裝幀和內文版式,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帶給讀者優質閱讀體驗。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內容簡介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先生的重要美學著作,是中國學者研究西方美學史的奠基之作,也是廣大學子探索西方美學史推薦閱讀的經典之作。全書以歷史發展為線索,以代表人物為綱要,詳細介紹了西方美學從古希臘時期到二十世紀初的發展歷史,并對四個關鍵性美學問題進行了專題闡述。作者在述史時重點介紹各美學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和觀點,將點與面、述與評、史與論相結合,做到了史有實據,持論公允,深入淺出。該著作充分反映了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其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經久不衰。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目錄
序論
**部分 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
**章 希臘文化概況和美學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圖
第三章 亞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亞歷山大理亞和羅馬時代:賀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紀:奧古斯丁,托瑪斯??亞昆那和但丁
第六章 文藝復興時代:薄迦丘,達??芬奇和卡斯特爾維屈羅等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紀和啟蒙運動
第七章 法國新古典主義:笛卡兒和布瓦羅
第八章 英國經驗主義: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茲博里,哈奇生,休謨和博克
第九章 法國啟蒙運動:伏爾太,盧騷和狄德羅
第十章 德國啟蒙運動:高特雪特,鮑姆嘉通,文克爾曼和萊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歷史哲學派:維柯
第三部分 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
第十二章 康德
第十三章 歌德
第十四章 席勒
第十五章 黑格爾
第十六章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時期美學(上):別林斯基
第十七章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和現實主義時期美學(下):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十八章 “審美的移情說”的主要代表:費肖爾,立普斯,谷魯斯,浮龍·李和巴希
第十九章 克羅齊
第二十章 關于四個關鍵性問題的歷史小結
附錄:簡要書目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節選
《西方美學史/西學史叢書》:對于文藝與現實的關系,柏拉圖的思想里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就是在《理想國》卷十里,在控訴詩人時,他把所謂“理式”認為是感性客觀世界的根源,卻受不到感性客觀世界的影響;在《會飲》篇里第俄提瑪啟示的部分,他卻承認要認識理式世界的*高的美,須從感性客觀世界中個別事物的美出發;因此他對藝術和美就有兩種互相矛盾的看法,一種看法是藝術只能摹仿幻相,見不到真理(理式),另一種看法是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高境界,真正的詩人可以見到*高的真理,而這*高的真理也就是美。先說他在《理想國》卷十里的看法。在這里他采取了早已在希臘流行的摹仿說,那就是把客觀現實世界看作文藝的藍本,文藝是摹仿現實世界的。不過柏拉圖把這種摹仿說放在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基礎上,因而改變了它原來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涵義。依他看,我們所理解的客觀現實世界并不是真實的世界,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而客觀現實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用他自己的實例來說,床有三種:**是床之所以為床的那個床的“理式”(ldea,不依存于人的意識的存在,所以只能譯為“理式”,不能譯為“觀念”或“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來的個別的床;第三是畫家摹仿個別的床所畫的床。這三種床之中只有床的理式,即床之所以為床的道理或規律,是永恒不變的,為一切個別的床所自出,所以只有它才是真實的。木匠制造個別的床,雖根據床的理式,卻只摹仿得床的理式的某些方面,受到時間、空間、材料、用途種種有限事物的限制。床與床不同,適合于某一張床的不一定適合于其它的床。這種床既沒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真實的,只是一種“摹本”或“幻相”。至于畫家所畫的床雖根據木匠的床,他所摹仿的卻只是從某一角度看的床的外形,不是床的實體,所以更不真實,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實隔著三層”。從此可知,柏拉圖心目中有三種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藝術世界是由摹仿現實世界來的,現實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來的,這后兩種世界同是感性的,都不能有獨立的存在,只有理式世界才有獨立的存在,永住不變,為兩種較低級的世界所自出。換句話說,藝術世界依存于現實世界,現實世界依存于理式世界,而理式世界卻不依存于那兩種較低級的世界。這也就是說,感性世界依存于理性世界,而理性世界卻不依存于感性世界,理性世界是**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藝術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圖形而上學地使理性世界脫離感性世界而孤立化,絕對化了。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系統是和他的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分不開的。但是在《會飲》篇第俄提瑪的啟示里,柏拉圖說明美感教育(其實也就是他所理解的哲學教育)的過程,卻提出與上文所說的相矛盾的一個看法。他說受美感教育的人“**步應從只愛某一個美形體開始”,“第二步他就應學會了解此一形體或彼一形體的美與一切其他形體的美是貫通的。……
西學史叢書西方美學史(平裝本)/西學史叢書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著有《詩論》《談美》《西方美學史》等,譯有《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拉奧孔》《新科學》《美學》等。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