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詩言志——黃健中藝術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50375
- 條形碼:9787106050375 ; 978-7-106-050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言志——黃健中藝術評傳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電影藝術家傳記叢書”的一部。是針對電影藝術家黃健中 (1941—) 的評傳。分為三個篇章。上篇, 如詩: 光影中的藝術與人生 ; 中篇, 風急天高: “心靈的跡化”與“生命的承諾” ; 下篇訪談與札記: 家國理想與人間情懷。
詩言志——黃健中藝術評傳 目錄
一、詩性智慧與詩意呈現
(一)影像代言人
(二)行走在智性的光明里
(三)導演:智慧與人心的聚合者
(四)詩性:創作的原點和終點
二、“北影”:中國電影的文化沃土
(一)永遠的恩師:崔嵬、陳懷皚
(二)汪洋:“我心中的銅像”
(三)凌子風和鐘惦棐的魅力
(四)我們這一代人的“夏公”和“荒煤同志”
(五)“我們的楷模”:謝晉、謝添和于洋
三、故鄉:“我是龍。不是門里的蟲!”
(一)“海上十四天”
(二)黃健中的父親母親
(_一)家鄉:生命的胎記
(四)永遠的“黃金搭檔”
中篇 風急天高:“心靈的跡化”與“生命的承諾”
一、電影本體性之追尋
(一)《小花》:影像的冒險
(二)《如意》:人性禮贊
(三)《大鴻米店》:逼視人性惡
(四)《銀飾》:超越時代的情與愛
二、電影民族化之探索
(一)《良家婦女》:何以“墻內開花墻外香”
(二)《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鏡頭下的哲學詩篇
(三)《過年》:“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我的1919》:影像中的愛國情懷
三、“第四代”:結束,也是開始
(一)“電影,應該電影化”
(二)電影民族化與個性化
(三)形式,生命的樣式
下篇 訪談與札記:家國理想與人間情懷
一、《笑傲江湖》:“風格即人”
(一)挑戰,為了創新
(二)黃健中追憶:“沒有令狐沖的日子”·自信使我強大
(三)張紀中如是說:水火無情·黃導有根堅強的神經
(四)再看《笑傲江湖》
二、《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建立新的秩序比仇恨更重要”
(一)超類型文本
(二)生命救助·救助生命
(三)理想女性的烏托邦幻想
三、從《美麗無聲》到《天堂秀》:“戲不驚人誓不休”
(一)《美麗無聲》:“家國之事,身世之感,風流蘊藉”
(二)《霧柳鎮》:“有血性,見人性”
(三)《經緯天地》:“文學性、戲劇性、電視性”相結合
(四)《天堂秀》:“謎情引發的激情”
四、從《大秦帝國》到《忽必烈》:恢宏的寫實與唯美的浪漫
(一)《大秦帝國》:“浩浩然,黑色裂變”
(二)《大風歌》:“唱盛世魂”
(三)《忽必烈》:朝氣蓬勃,如旭日東升
余緒:“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后記
詩言志——黃健中藝術評傳 節選
金萍一直格外關注黃健中的創作,也是他導演作品*忠實的觀眾。每次電視里播放黃健中的作品她都會和普通觀眾一樣按時觀看,并不斷和黃健中交流看法和意見……與金萍多次相見中,有兩次不同尋常,都是她摔倒受傷,或者說她有兩次受傷都被我碰見。不久前這次受傷,是金萍為黃健中去超市買牛奶時摔傷了手指和腳趾;與**次比,還算“小兒科”,盡管在悶熱難耐的桑拿天里不能自如活動,必須臥床休養,也十分難熬。 金萍**次摔傷是2002年在黃健中的家鄉泉州。當時我正為寫黃健中傳而在他的家鄉“深入生活”,我們在泉州相遇,相見甚歡。當時的情境已經記錄在上文2002年4月12日我的手記中。就在此后我要離開前的一天夜里,突然和黃健中家鄉的親人一樣接到了驚人的消息:金萍摔傷,傷得不輕,正連夜送進泉州醫院。我和泉州的親人幾乎全部出動,立刻趕往醫院。見面后知道,金萍踩到枇杷皮上,滑得摔了一跤,傷在腿上,才算松了一口氣。當時年過六旬的黃健中小心翼翼地背金萍下車、悉心照顧的情境依稀還在眼前……那份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在幾年后酷暑中的北京再次呈現在我的眼前。 看著黃健中為金萍倒水、煲湯的背影,看著在床上依然笑聲爽朗的金萍,看著他們互敬互愛、和諧默契的生活,特別是聽到他們彼此小黃、小金地叫著……不能不讓人心生感慨——人世間*寫實的夫妻、*本真的愛情、*篤定的情感,還能以怎樣的方式顯現呢?平淡如水的日子就是這樣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化成了一杯水、一碗湯、一個個熟悉的眼神、一次次親昵的呼叫…… 因為有“執子之手”的過程,才有了“與子偕老”的感動。 時間老了,年輪刻在了眼角,回想著黃導的背影、金導的笑聲……恍然間仿佛參悟了歲月帶給人的美麗,那是穿越層層迷霧后的澄明,是舒卷自如的坦然,更是人與自己、與愛人、與親人彼此間的寬容與和善…… 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是黃健中和金萍結婚50周年紀念日,親朋好友為他們籌辦了一個小型的金婚慶典。黃健中暗地里給金萍準備了一個驚喜,也為每位來賓精心準備了一份小禮物,讓在場親友無不為之感動。更令人感動的是,黃健中發自內心的金婚感言。他說,一個人,一生*重要的選擇有兩個——事業和婚姻,它們相輔相成,婚姻需要悉心培植;對于一個男人,婚姻往往決定了他的事業能走多遠。這些年我的家庭生活舒暢,沒有雜念干擾,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但是,美滿幸福的婚姻絕不是上蒼或外界抑或他者賜予的,需要兩個人用心呵護,即黃健中之謂“悉心培植”。50年的“黃金搭檔”,黃健中與金萍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盡管他們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脾氣秉性和生活習慣等不盡相同,甚至一起生活50年了,連早點都沒吃到一塊兒,黃健中愛吃的早點是西式的,金萍是中式的。但是他們相互包容,寬容對方、克制自我,生活和工作中相互體諒、扶持,從來沒有臉紅吵架。特別是,金萍也是在劇組呼風喚雨的大導演,但是,只要一進家門,她就像換了個人,成了妻子、母親,劇組里的一些習氣和做派都被她統統關在了家門外。 金萍身材不高大,卻著實是個“大女人”,是和黃健中舉案齊眉聰慧大氣的女人。 金萍的柔情愛意無疑是黃健中的溫馨港灣,50年,半個世紀,不管生活中的飛短流長還是工作中的狂風暴雨,她都與黃健中休戚與共,恩愛如初。如今“奔八”的這對夫婦還是彼此稱呼對方“小黃”“小金”,那么親切、自然150年前北影廠的小黃,50年后還是小金當年的小黃,不變的稱呼中融化了他們50年如一日的情投意合,50年的相濡以沫、歲月滄桑……或許這就是這對普通卻不平凡的夫婦特有的“恩愛”。 ……
詩言志——黃健中藝術評傳 作者簡介
黃健中,194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亞泅水市,福建泉州人。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電影評論家學會理事,電視評論家學會理事。1960年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師從導演崔嵬、陳懷皚,先后任場記、副導演、導演。1979年開始電影創作,導演作品《小花》《良家婦女》《過年》《我的1919》等在國內外多次獲獎。除電影、電視劇創作外,發表電影理論研究和評論文章50余萬字,出版多部論著。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被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詞典》。 張荔教授,文學博士:現任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教師。任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話劇歷史與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曹禺研究會理事。在《文藝爭鳴》《戲劇藝術》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戲劇:藝術與精神》《曹禺“彌留之際”的“詩意獨白”》等專著五部。參與《萊昂瑟與萊納》《彌留之際》等舞臺劇的創作,負責排練統籌、文學編輯和宣傳等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