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7個孩子的一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149341
- 條形碼:9787551149341 ; 978-7-5511-4934-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7個孩子的一天 本書特色
◎收獲知識: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習俗,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 本書介紹來自意大利、日本、伊朗、印度、秘魯、烏干達和俄羅斯的7個孩子真實的一天生活。地球上每個孩子一天的生活,從醒來那一刻起直至入睡,各不相同:他們吃的早餐不一樣,穿的服裝也個有特色,喜歡玩的游戲也各不相同。 在意大利,羅密歐的早餐吃抹了能多益的面包;在印度,安娜雅午餐吃恰巴提薄餅、秋葵、巧克力餅干和水;在俄羅斯,奧列格一家的晚餐有沙拉、土豆泥、俄式炸肉餡餅配芝士醬、面包……作者用圖畫展示了不同國家孩子的衣食住行,讓孩子獲得對文化差異的感性認識。書的*后附有詞匯表,孩子可以更多地學習與儲備不同地區的生活知識,從而增長見識,提高人文素養。 ◎認識世界:跳脫“自我中心”思維,發現“我”是廣闊世界的一分子 這個世界廣闊無垠,居住著數以萬計的人,他們在生活中做自己已經習慣的事情,通常不會在意異國他鄉人的日常活動。通過閱讀參與,孩子可以進行對比,了解自己與他人的異同,從而跳脫“自我中心”思維,學會關心他人,關心世界。 本書的作者找到7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每個孩子都為本書籍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用講述或照片的方式,向馬特展示了自己的一天。作者馬特·拉莫特的靈感來自他的旅途,馬特期待以充滿魅力的圖畫書的方式,把世界文化的“同”與“不同”傳遞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 ◎尊重彼此:真正的共情是摒棄偏見,攜手迎接和平的明天 這個真實的故事為孩子們開啟一扇窗,了解不一樣的生活和文化,同時,這本書也是一面鏡子,讓孩子因有與書中相似的經歷而產生共鳴。孩子們對異國他鄉人了解得越多,越能從中認識更多的自己,進而變得更加包容。 本書用*簡單的圖畫,傳遞了人類對和平的共同期待:雖然每個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擁有不一樣的經驗,但在入睡前,我們都仰望同一片星空,看著同一輪明月。這一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我們同呼吸、共命運。
7個孩子的一天 內容簡介
《7個孩子的一天》真實記錄7個來自意大利、日本、伊朗、俄羅斯、印度、秘魯、烏干達的孩子的一天生活。 每個孩子從醒來直至入睡,他們的一天各不相同。 他們都喜歡玩什么游戲? 在日本,小惠愛玩“解凍游戲”。 在意大利,羅密歐喜歡比賽丟石子。 在俄羅斯,奧列格幾乎每天放學后都要打冰球。 雖然他們喜歡玩不同的游戲,但他們有著相同的生活節奏。 這個共同生活的世界已將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7個孩子的一天》的靈感來源于作者馬特?拉莫特的旅途,他用令人驚艷的圖片和故事,帶讀者走遍全球,領略世界文化的異同。
7個孩子的一天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馬特 拉莫特 著 美國ALSO設計公司創始人之一。馬特和他的女朋友兼同事珍妮,住在位于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的一座木頭房子里。他時常穿一條牛仔褲、一件T恤和一件連帽衫。早晨他會先喝一杯咖啡,稍晚些時候才會吃一頓正式的早餐。馬特已經從羅德島設計學院畢業了,所以他不再需要去學校。他上班的路途非常短——走下樓便是他的辦公室。他和朋友創辦的ALSO設計公司獲過設計大獎。他在做書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學習新知識。馬特非常喜歡吃熏牛肉三明治,但他也從不拒絕吃披薩。馬特在空閑時喜歡嘗試一些木匠活兒,或者修復古董爐具。在上床睡覺之前,馬特喜歡玩填字游戲和看偵探電視節目。 俞至諴 譯 俞至諴,從金融轉至教育行業的雙子座女生。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早期兒童教育碩士畢業。旅居美國近十年。曾在美國多所幼兒園;小學有過教學經歷。現在上海一所幼兒園從事課程研究工作。最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共讀繪本,創編故事,讓故事融入孩子們的生活點滴。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