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語言哲學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05487
- 條形碼:9787521305487 ; 978-7-5213-054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哲學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六部分: **部分, 語言的本質 ; 第二部分, 語言與意義: 第三部分, 語言與現實 ; 第四部分, 語言與思維 ; 第五部分, 語言與心智 ; 第六部分, 語言與進化。
語言哲學論文集 目錄
概論
論語言哲學與當代語言學
**部分 語言的本質
“遵行規則”悖論:論后期維特根斯坦反“意義心理觀
不變即萬變
——論維特根斯坦”遵守規則“之規則的主要特征
從語言哲學角度看模糊語言的語用維度
——兼評舍奈爾的《模糊語言》
基于模糊語言學的第二語言教學
語言與規則
——維特根斯坦論遵守規則思想的闡釋
維特根斯坦的”遵循規則“及其教育啟示
論人類語言的本質:兼評Bickerton(1995)的語言觀
第二部分 語言與意義
解析弗雷格涵義與指稱理論中的認知因素
弗雷格符號、涵義、指稱之關系及其對翻譯的啟示
再釋語言游戲:語義演進視角
專名之爭:摹狀詞還是絕對指示詞
第三部分 語言與現實
對西語哲真理觀之符合論與融貫論的比較研究
論弗雷格的真值思想:理論、概念及意義
西方傳統哲學真理理論及其發展
語言哲學視野下的真理論之辨析
克里普克”歷史因果指稱論“解讀
心智和語言建構的世界
——古德曼建構主義思想探析
第四部分 語言與思維
從原始言語到內部言語
——《思維與言語》的辯證法思想解讀
原型范疇理論啟示下的漢英同聲傳譯簡縮策略
語言與思維之謎:問題與方向
從心理學視角解讀Sapir-Whorf假說
《思維與語言》的哲學思想解讀
維果斯基的語言與思維觀述評
維果茨基的語言與思維關系理論解讀
維特根斯坦論思維問題
比克頓論語言、智能與思維
第五部分 語言與心智
語言本能透視下的心智結構
——試析Pinker的語言本能與心智模塊學說
A Bio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Parameter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認知視角下的大腦模塊性與可塑性
第六部分 語言與進化
解構畢克頓的語言進化突變論
試論文字系統的創造對人類意識的影響
論Bickerton語言觀的哲學特征
語言中心論——Bickerton語言哲學觀評析
語言哲學論文集 節選
《語言哲學論文集》: 維特根斯坦說,“語言是由諸條道路組成的迷宮(labyrinth of paths)”,語言游戲豐富多樣,當然其規則也復雜多樣,由是我們遵循規則行事時,“結果并不像我們所設想的那樣……我們似乎可以說是被我們自己的規則絆住了”(Wittgenstein 1999)?刹,遵守規則往往要面對這樣的兩個困惑: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隨意使用語言,語言將會變成一種不可理解的現象,而且利用語言來進行交流也將不可能實現;但如果機械地遵守語言規則,卻又落人規則的窠臼,為其所羈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困惑,在維特根斯坦看來還是對遵守規則缺乏正確的認識。 按照維特根斯坦,遵守規則就像服從命令,正確的步驟就是符合服從命令的步驟,每個步驟需要的不是一種直覺,而是一種新的決定(Wittgenstein 1999).這就是說,規則一旦形成,就是一種社會規范,人們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盲目地遵守,猶如按照“路標指示的路線行走一樣”(Wittgenstein 1999);但另一方面,遵守規則是在不同語境下的應用,因而規則會被賦予不同的理解,也即產生不同的意義,此外,Wittgenstein (1999)還認為,應用規則是理解規則的標準,同時理解又是正確使用的源泉。應用規則是遵守規則的具體實施,因此可以說,遵守規則是理解規則的基礎,理解規則是遵守規則的目的,從而有效實現人際交流和溝通.任何人說他或她理解某個詞語的意義,就涉及必須運用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規范或者語言習慣,唯有先正確使用這些規則的內容,才有資格說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義。換句話說,你只要正確運用規則了,就說明你理解規則了,把握住詞語的意義了,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了。反過來,規則的理解又為遵守規則提供應用指導,所謂“知其一,必知其二”“舉一反三”就是這個意思,再反過來,創造性的應用又進一步加深了理解,如此類推,循環不已,規則也就在潛移默化中發展。下面對維特根斯坦遵守規則的思想進一步闡釋。4.1遵守規則是社會實踐,是理解升華的基礎 維特根斯坦(2003b:254)說,“一種游戲,一種語言,一條規則,就是一種制度”,正如語言或語言游戲是一種社會活動一樣,遵守規則也是一種社會人參與的活動,是以人們之間的一致性為基礎的。或者可以這樣說:遵守規則是一種存在于人類群體環境下的語言游戲,人不可能只有唯一一次遵守規則這樣的事情。人們“照路標指示的路線行走”,不是因為有路標的指示意義,我們才走,而是因為“照路標行走”已是一種社會規范,所以也就有了指示意義。這就是說意義產生于遵守規則中,遵守規則促使了規則的理解,賦予了規則的意義?梢姡袷匾巹t不是因果關系,而是一種社會規范,我們用因果關系解釋不了語言的規則。不是“我懂得某詞的意義,所以我用某詞去指某物”,而是“我懂得某詞的意義,因為我用這個詞去指某物”(成曉光2006:1)。由此,人們約定俗成地用某個特定的詞語指代某個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維特根斯坦十分強調遵守語言規則的社會實踐行為,主張參與到語言游戲之中,通過自身不間斷的實踐活動,去理解什么是遵守了語言規則。因為在他看來,“理解一個句子意味著理解一種語言,理解一種語言意味著掌握一種技能”,這種理解規則的技能需要日復一日對規則的練習和學習,從而在某時突然間把握詞語的意義(Wittgenstein 1999)。不言而喻,遵守語言規則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需要長時間練習的技能。如同只有通過自己跳下水去,反復練習游泳,才會學會游泳,才能理解游泳的規則那樣.為什么有些人能遵守規則而另一些人不能呢?難道規則本身錯了嗎?很明顯不是,不能遵守規則就在于沒有練習到熟練程度而達到理解的緣故!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