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鏢人1-10(共10冊)
-
>
一人之下(1、2兩冊)
-
>
蟲與歌
-
>
(精)雪山、青春與我-八品
-
>
(精) 薊與玫瑰(共2冊)
-
>
天空之城/(日)宮崎駿原作
-
>
瑪法達的世界(全十冊)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48483
- 條形碼:9787516648483 ; 978-7-5166-484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本書特色
本書運用簡潔的語言文字和繪畫的表現形式,在寓教于樂中講述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故事。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內容簡介
《幼三國》在《三國演義》原著基礎之上進行改編,以符合兒童閱讀和審美習慣進行了二次創作,歷時四年完成。《幼三國》分為上、下兩部,文字24余萬,插畫計3200幅。《幼三國》尊重《三國演義》原著,秉承東方審美,水墨丹青手繪。讓孩子從小愛上三國,懂得劉備的仁、關羽的義、張飛的勇、諸葛亮的智。
《幼三國》運用簡潔的語言文字和繪畫的表現形式,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故事為主。講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幼三國·上部》**回至第八十回,涵蓋英雄出世、壯志難酬、官渡之戰、火燒赤壁等重要歷史事件。讓小讀者在歷史故事的趣味中,慢慢體會我國古典名著、歷史文化和古漢語的韻味。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目錄
**冊:
**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1-13
第二回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14-26
第三回 張翼德揮鞭打督郵 27-39
第四回 進洛陽董卓欲廢帝 40-52
第二冊:
第五回 贈赤兔巧計收呂布 1-13
第六回 王司徒過壽哭天下 14-26
第七回 謀董賊孟德獻寶刀 27-39
第八回 捉放曹錯殺呂伯奢 40-52
第三冊:
第九回 聚諸侯興兵討董卓 1-13
第十回 關云長溫酒斬華雄 14-26
第十一回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27-39
第十二回 焚皇宮國賊又逞兇 40-52
第四冊:
第十三回 匿玉璽孫堅背盟約 1-13
第十四回 袁本初大戰公孫瓚 14-26
第十五回 襲劉表孫堅枉喪命 27-39
第十六回 王司徒巧施連環計 40-52
第五冊:
第十七回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1-13
第十八回 誅董卓司徒再借刀 14-26
第十九回 涼州兵用計犯長安 27-39
第二十回 曹孟德威名招賢能 40-52
第六冊:
第二十一回 劉玄德北海救孔融 1-13
第二十二回 退曹兵陶公讓徐州 14-26
第二十三回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27-39
第二十四回 陶恭祖三番讓徐州 40-52
第七冊:
第二十五回 失兗州呂布投玄德 1-13
第二十六回 漢獻帝移駕臨許都 14-26
第二十七回 奉圣詔劉備討袁術 27-39
第二十八回 呂奉先乘夜襲徐州 40-52
第八冊:
第二十九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1-13
第三十回 救周泰華佗施妙手 14-26
第三十一回 呂布神箭轅門射戟 27-39
第三十二回 棄小沛劉備投許都 40-52
第九冊:
第三十三回 曹孟德驕兵敗宛城 1-13
第三十四回 率三將齊襲袁公路 14-26
第三十五回 馬踐麥田割發代首 27-39
第三十六回 失徐州曹兵圍下邳 40-52
第十冊:
第三十七回 白門樓呂奉先殞命 1-13
第三十八回 董國舅密受衣帶詔 14-26
第三十九回 賞青梅煮酒論英雄 27-39
第四十回 劉玄德兵敗投袁紹 40-52
第十一冊:
第四十一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1-13
第四十二回 受禮遇云長欲報恩 14-26
第四十三回 關公斬顏良誅文丑 27-39
第四十四回 辭曹投兄掛印封金 40-52
第十二冊:
第四十五回 保皇嫂千里走單騎 1-13
第四十六回 過五關云長斬六將 14-26
第四十七回 斬蔡陽兄弟古城會 27-39
第四十八回 江東易主孫策殞命 40-52
第十三冊:
第四十九回 戰官渡首敗袁本初 1-13
第五十回 許攸獻計烏巢劫糧 14-26
第五十一回 失糧草袁紹慌逃命 27-39
第五十二回 劉玄德趁虛討許都 40-52
第十四冊:
第五十三回 郭奉孝遺計定遼東 1-13
第五十四回 再兵敗劉備投荊州 14-26
第五十五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27-39
第五十六回 徐元直新野遇明主 40-52
第十五冊:
第五十七回 辭劉備走馬薦諸葛 1-13
第五十八回 劉關張三番顧茅廬 14-26
第五十九回 隆中對孔明定三分 27-39
第六十回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40-52
第十六冊:
第六十一回 惜民心劉備避樊城 1-13
第六十二回 臥龍定計火燒新野 14-26
第六十三回 攜百姓劉玄德渡江 27-39
第六十四回 趙子龍單騎救少主 40-52
第十七冊:
第六十五回 劉皇叔敗走漢津口 1-13
第六十六回 魯子敬吊喪請孔明 14-26
第六十七回 孔明赴吳舌戰群儒 27-39
第六十八回 激周瑜臥龍巧用計 40-52
第十八冊:
第六十九回 誆劉備公瑾露殺機 1-13
第七十回 曹孟德折兵三江口 14-26
第七十一回 群英會詐蔣干盜書 27-39
第七十二回 用奇謀草船巧借箭 40-52
第十九冊:
第七十三回 黃公覆受刑苦肉計 1-13
第七十四回 龐士元巧獻連環計 14-26
第七十五回 七星壇孔明借東風 27-39
第七十六回 諸葛亮智激關云長 40-52
第二十冊:
第七十七回 三江口縱火燒赤壁 1-13
第七十八回 曹孟德敗走華容道 14-26
第七十九回 諸葛亮一氣周公瑾 27-39
第八十回 關云長義釋黃漢升 40-52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節選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涿郡出了位英雄,姓劉名備字玄德。這
個人長得與眾不同,他雙耳垂肩,雙手過膝,喜怒不形于色,喜歡交朋友。 劉備是漢室宗親,也就是皇帝的遠房親戚,但是卻沒有因此得到照顧。他小時候家里很窮,父親去世得早,和母親相依為命,以編草席和草鞋為生,日子過得別提多辛苦了。 他家東南角有一棵非常茂盛的大桑樹,高五丈多,從遠處看上去好像大傘一樣,別人都說這家的孩子一定有出息。劉備小時候就很有志向,立志要坐像樹冠那么大的馬車。 那時候國家治理得很亂,有個叫張角的人自稱“公將軍”與朝廷作對,官府張貼榜文召集天下英雄,要去討伐他們。因為這伙人的頭上包著一塊黃色的頭巾,所以叫他們“黃巾軍”。
劉備已經二十八歲了,官也沒當上,錢也沒賺著,還是賣草鞋度日。想起自己曾經立下的遠大志向,心里非常難過,所以他看到官府的榜文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劉備正在想著自己
的心事,沒料到身后有人說話,而且聲音大得就像打雷一樣:“哼!大丈夫不為國效力,還在這里嘆氣,算什么英雄好漢?”言語間很是氣憤。
劉備回頭一看,我的媽呀!這個人黑得像一塊炭, 腦袋像豹子, 眼睛像鐵環, 滿臉大胡子, 而且虎背熊腰, 像半截黑鐵塔。看他的樣子,劉備就覺得是條好漢。
劉備問他叫什么名字,這個人說:“俺叫張飛,字翼德,是個殺豬的,剛才看到你在嘆氣,所以才問你。”劉備看他說話的時候胡子一翹一翹的,很是好玩。
劉備道:“我是漢室宗親,聽說黃巾軍造反,想報效國家只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空有一番殺敵立功的志向卻不能施展,所以很發愁,因此剛才不由得嘆氣。﹄張飛說:﹃光嘆氣
有什么用?俺看你人不錯,俺把家里的莊田賣了,再把豬和酒都換成銀兩,咱們招募一些年輕人,與你一起干一番大事,你說如何?” 劉備裝作很鎮定,其實心里已經樂開了花,拉著張飛一起到旁邊的酒館喝酒。兩個人越聊越高興,劉備覺得張飛豪爽,張飛覺得劉備仁義,不知不覺已近中午。正在此時,一個大漢健步如飛,推著一車糧食,到店門口停下,大步邁進酒館,高聲喊道:“快給我上酒!我還急著進城去投軍呢!”投軍的意思,就是去官府報名當兵。 這個人的臉像棗一樣深紅的顏色,個子特別高,胡須特別長,眉毛特別濃,眼睛很大但總是瞇著,而且十分帥氣。尤其那胡須,又長又順溜,風一吹,別提多好看了。
劉備一眼就看出他是個英雄,于是邀請他一起喝酒。這個人說:“某家叫關羽,字云長,以前在家鄉殺了一個惡霸,被官府抓,到處躲了五六年,聽說這個地方征兵,特意來投軍的。”喝完酒,張飛邀請劉備、關羽去他家里做客。在路上劉備說了自己的志向,并且告訴關羽打算招兵買馬的計劃,關羽也特高興,問是不是人越多越好,能不能也帶上他。
劉備和張飛都表示歡迎。張飛說:“俺家后面有一片桃園,此刻正是桃花盛開之時,明天我們在園中結拜為兄弟,以后齊心協力,報效國家,做一番大事如何?”
劉備高興得手舞足蹈,看了一眼關羽說:“這也太好了吧!”關羽也覺得這兩個人都是重情意講義氣的好朋友,如果能夠結拜為兄弟的話,實在是太美妙了。
幼三國-水墨丹青古典名著-上部-(20冊) 作者簡介
袁成剛,筆名有且,北京市海淀區作協副秘書長,兼職寫作,酷愛三國文化。跟隨孩子成長年齡為兒童寫作。目前創作作品超過百萬字。
一介布衣,心無二用,獨尊三國。年過四旬,遍嘗人生五味雜陳,六塵不染勵初衷之志,于小犬七齡尚幼之時,借羅本八斗之才,踐夫人九鼎之諾。以駑馬十舍之姿,觀歷史百家之言,再現魏蜀吳千軍浩蕩,重繪劉關張萬代忠義。只愿大中華盛世千秋,參神州百家爭鳴,聚十夫橈椎之功,行九牛竭澤之力,觀累牘八車之書,惜陳王七步成詩之智,敬孔明六出祁山之忠,拜五虎上將當年勇,四海承風,三生有幸,尺二秀才,一世無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