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復旦文史叢刊:禮儀的交織 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3569
- 條形碼:9787532593569 ; 978-7-5325-93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復旦文史叢刊:禮儀的交織 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傳統文化研究者本書是明清基督教研究領域內杰作,不僅使用了新的研究范式,而且還開創了新的研究主題。
新書--復旦文史叢刊:禮儀的交織 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所討論的主題是禮儀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具體地說,是喪禮在17世紀中歐交流中的角色。喪禮通常被認為處于中國文化的核心位置。而本書所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在中西禮儀傳統相互碰撞之后的17世紀,葬禮發生了何種變化。它夾在幾種文化傳統之中,處于一種“之間”的狀態。作者認為,中國天主教喪葬禮儀*重要的一面可能是,它不僅確認了參與者的天主教身份、鞏固了他們的身份認同,而且使得它們能夠繼續融入廣闊的中國社會。
新書--復旦文史叢刊:禮儀的交織 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精裝) 目錄
致謝/ 1
導言/ 1
**章中國和歐洲的喪葬禮儀/ 1
一、中國的喪葬禮儀/ 2
二、歐洲的喪葬禮儀/ 19
三、結論/ 29
第二章傳教士關于中國喪禮的知識/ 33
一、歐洲的文獻資料/ 33
二、原始民族學對中國喪禮的描繪/ 36
三、禮儀的差異/ 44
四、與歐洲的差別/ 46
五、皇室葬禮的報告/ 71
六、結論/ 79
第三章天主教葬禮的逐步本土化/ 84
一、從分離到并行/ 84
二、交織的葬禮/ 105
三、天主教團體與葬禮/ 118
四、結論/ 124
第四章公開展示信仰的葬禮/ 127
一、廣州會議/ 127
二、一項葬禮策略/ 131
三、結論/ 148
第五章作為團體活動的葬禮/ 153
一、清初中國天主教葬禮指南/ 153
二、天主教禮儀與地方風俗/ 160
三、葬禮的參與者及其活動/ 162
四、禮儀活動實現的轉化/ 168
五、葬禮儀式的功能/ 172
六、結論/ 174
第六章天主教與邪教禮儀/ 177
一、容許本地“無邪”之禮/ 178
二、禁止“邪”禮/ 183
三、結論/ 197
第七章皇帝對耶穌會士葬禮的撫恤/ 199
一、葬禮卹典/ 199
二、利瑪竇的墓地/ 203
三、湯若望的平反/ 207
四、安文思、利類思葬禮上的恩榮/ 209
五、南懷仁葬禮的全套卹典/ 215
六、結論/ 224
第八章結論:織布的比喻/ 227
一、分析的框架/ 227
二、交織的葬禮/ 235
三、交織的有效禮儀團體/ 244
四、葬禮與身份塑造/ 250
附錄/ 254
縮略語/ 257
引用文獻/ 259
新書--復旦文史叢刊:禮儀的交織 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精裝) 作者簡介
鐘鳴旦,比利時人,當代西歐著名漢學家。1959年生于比利時港口城市安特衛普,1982年獲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碩士學位,1982年-1983年于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研習中國歷史宗教哲學,1984年獲萊頓大學漢學博士學位。1990年獲法國巴黎塞夫爾中心哲學和神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臺北輔仁大學神學碩士學位。1993年至今任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教授,2003年當選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