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沈尹默 內容簡介
沈尹默,原名君默,后改尹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陜西興安府漢陰廳(今陜西安康市漢陰縣城關鎮民主街),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百年巨匠·沈尹默》是“百年巨匠”系列圖書之一,《沈尹默/百年巨匠》講述了沈尹默的故事,書中大量展現了書壇巨匠沈尹默先生生前多個時期的原貌、創作的原作、用過的原物和生活過的原址等。《沈尹默/百年巨匠》作者沈長慶先生為沈尹默先生之孫,自幼受到家庭氛圍熏陶,對沈尹先生的生平和書法藝術造詣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認識。
沈尹默 目錄
**章 山城況富少年情
竹墩沈氏印章的由來
從大山中走來的少年
第二章 江南秀水育秋明
雅集靈峰《補梅庵》
南社知音交摯友
第三章 革新老北大創立新文化
*早的書法研究會
《月夜》及白話詩
第四章 自學成才辦教育
孔德非孔子之德
十九年習碑經歷
第五章 書畫結緣友朋多
南沈北于
大科與三考
第六章 詩詞唱和千日少
沈二與汪八
蘭亭真偽之爭
第七章 敵后抗戰苦中樂
轟動霧都的《寺字詩》
石田小筑的男客女賓
第八章 逢春化雨盡才智
陳毅進城拜訪**人
為中國書法正名
第九章 春華秋實結碩果
不會寫文章人的文章
一改文風論書法
第十章 老驥伏櫪自奮蹄
身體力行傳書道 少年宮里人未老
書法藝術代相傳 時代精神國為先
附錄 我的學書經歷和書法群眾化問題
參考書目
沈尹默 節選
《沈尹默/百年巨匠》: 竹墩沈氏印章的由來 沈尹默是我國近現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詩人、書法家。沈尹默祖籍浙江吳興(今湖州),1883年6月11日出生于陜西省興安府漢陰廳(今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1971年6月1日逝世于上海虹口區海倫路504號。沈尹默原名君默,號秋明、匏瓜。齋號澹靜廬、秋明室、石田小筑。 沈尹默在其書法作品中常常使用“沈尹默”“尹默”“竹溪沈尹默”等印章,除名章外,尚有秋明、秋明室、竹墩沈氏、竹墩村人、有竹人家、匏瓜、石田小筑等書齋、名號和閑章,以添情趣。一幅完整的中國書畫,必配有作者的鈐印,濃墨朱紅,相得益彰。特別是“匏瓜”這方印章,沈尹默尤為鐘愛,是他自篆印章之一,由其四子沈令聽操刀治印。世人不察,僅以為沈尹默長于書法而疏于篆刻,其實沈尹默早在1923年4月23日就被北京大學造型美術研究會聘為篆刻導師。匏瓜實為一種大葫蘆,沈尹默所篆“匏瓜”二字為葫蘆造型,匏字向上有彎彎的瓜柄,向下由兩條延長的瓜絲巧妙圍成一葫蘆,瓜座脫底,敦厚穩重,印章設計整體自然流暢,一如沈氏書法,使人在享受美的同時又給人以無限遐想。 古人常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沈尹默愛竹,食竹,一生不吃豬肉,不止愛吃筍蓀,還特地在居住的海倫路樓下兩平方不到的小院內種了一簇竹子,觀竹、賞竹、畫竹,中國書畫同根同源,但沈尹默繪畫只鐘情竹子,對畫竹有一種解不開的情結。這一情結至老年愈加篤深。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沈尹默曾作有多幅淡墨竹香圖,其中一幅引用宋代詩人陳與義的《竹》,詩日: 高枝已約風為友, 密葉能留雪作花。 昨夜嫦娥更瀟灑, 又攜疏影過窗紗。 沈尹默繪竹濃葉淺枝,題詩戲筆淡墨。充分表達了他的書品和人品同樣是“正直清高,秀美飄逸”的。中國書法“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這幅作品兼有晉韻與宋意,可謂是沈尹默繪竹詠竹的代表作。 1963年,沈尹默來到湖州,下榻湖州賓館,甫就座便說要到隔壁的王一品齋筆莊看看,這是一間建于清乾隆年間的老店,前店后廠,做工精細,經理費在山曾多次征求過沈老對改進湖筆的意見。進入店后,他感慨萬分地說:“離別故鄉已有46年,今日重返故里,真有少小離家老大回之感啊!”當場揮毫試筆,畫下一簇風竹。沈尹默的青年時期好友張宗祥時任浙江省博物館館長,在竹旁添畫一叢菊花,并題跋: 尹默畫竹以書法出之,余畫菊,既非畫法亦非書法,真可笑也,留此笑跡在湖州供人大笑。沈尹默見后,笑添一筆: 胸無成竹卻畫竹, 賴他黃菊補不足。 謂為清秋二友圖, 閬老自謙也多余。 另一枚“竹豀沈氏”更是沈尹默常用印章,沈尹默之所以鐘情于“竹”,追根溯源,是他的“根”在竹墩,他祖籍為現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竹墩村。“竹墩沈氏”是“吳興沈氏”的重要支系,譜牒連綿,流傳有序,迄今已經700多年。光緒甲申年(1884年)吳興《竹溪沈氏家乘》為現存吳興“竹墩沈氏”家譜較為完整版本。此家譜自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至光緒甲申年(1884年),歷經1603年,14次纂修,該譜系截止到21世,作者為沈秉成。至2009年,沈氏已延續到104代。許多人只知道孔府家譜已有2500年近80代,其實沈氏家譜也是歷史悠久。對人口社會學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與沈氏后裔交談時,就曾講過“沈氏代系有103代,比孔子代系還長”的話。可惜的是沈尹默繼承的家譜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目前僅有殘冊七卷留存。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