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8306
- 條形碼:9787509668306 ; 978-7-5096-683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 本書特色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部分成果。我們所面臨的□□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于生態系統本身,而在于我們的文化系統。生態文化建設要求重新審視現有生活方式的生態合理性,具有強大的糾錯功能,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社會因素的困擾,因此需要系統的社會機制協同互動提供保障。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從歷史學、哲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多維視角研究生態文化建設的范式,堅持辯證觀點,對生態文化的生成機制、供給機制、實現機制、參與機制、保障機制、評價機制、合作機制作了綜合梳理和拓展,并尋找優化生態文化建設社會機制的有效路徑。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部分成果。我們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于生態系統本身,而在于我們的文化系統。生態文化建設要求重新審視現有生活方式的生態合理性,具有強大的糾錯功能,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社會因素的困擾,因此需要系統的社會機制協同互動提供保障。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從歷史學、哲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多維視角研究生態文化建設的范式,堅持辯證觀點,對生態文化的生成機制、供給機制、實現機制、參與機制、保障機制、評價機制、合作機制作了綜合梳理和拓展,并尋找優化生態文化建設社會機制的有效路徑。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 目錄
一、生態文化的本質探析
(一)生態文化的核心內涵
(二)生態文化是人本文化
(三)生態文化是幸福文化
(四)生態文化是美麗文化
二、生態文化建設與生態轉型
(一)生態轉型
(二)經濟生態化
(三)政治生態化
(四)文化教育生態化
三、生態文化建設與各因素相互關系
(一)生態文化建設與經濟生態
(二)生態文化建設與政治生態
(三)生態文化建設與文藝生態
(四)生態文化建設與教育生態
□□章 繼承與發展:生態文化建設的生成機制
一、重溫歷史:中國古代優秀生態文化思想
(一)古代優秀生態文化思想的哲學基礎
(二)古代生態文化思想的價值觀
(三)古代生態文化思想的實踐觀
二、經典回放: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化思想
(一)邏輯主線: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基本核心:探尋破壞生態環境的根源
(三)□終目標:探索和諧關系的□佳“和解”方案
三、發展升華:中國□□□生態文化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生態文化思想
(二)□□□生態文化思想
(三)□□□生態文化思想
(四)□□濤生態文化思想
(五)□□平生態文化思想
第二章 培育與整合:生態文化建設的供給機制
一、規范培育:公民生態素養的鍛造
(一)生態素養的基本架構
(二)公民生態素養培育的瓶頸制約
(三)建立穩定的培育隊伍,增加生態文化有效供給
(四)拓展傳播體驗活動,優化生態文化建設傳播體系和平臺
二、綠色生產:企業社會責任的培育
(一)企業生態責任的內涵及其現代意義
(二)企業生態責任的生成邏輯
(三)企業生態責任建設的主要路徑
三、知識應用:綠色消費的養成
……
第三章 科技與轉型:生態文化建設的實現機制
第四章 宣傳與發動:生態文化建設的參與機制
第五章 改革與創新:生態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
第六章 多元與動態:生態文化建設的評價機制
第七章 他山之石:生態文化建設的學習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
生態文化建設的社會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阮曉鶯,女,福建閩江學院教授,福建師大碩士生導師,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閩都學者特聘教授。近年來,致力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研究,主持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3項,發表的學術成果曾獲福建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