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37644
- 條形碼:9787200137644 ; 978-7-200-1376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 本書特色
本叢書是一套集學習、教學、教參為一體的古詩詞誦讀讀本。既能培養小學生從小學好語文,為將來順利升學打下堅固的基礎。又能培養小學生從小熱愛傳統文化,提升文化素質,增加文化自信,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 內容簡介
《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根據詩文字詞和意境的難易程度,及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結合的要求和實際教學經驗,將我國浩如煙海、燦若星辰的古詩詞進行了繁復、精心的選編,系統科學的分級。全套叢書按年級分為六冊,每冊兩級,每級四十篇,共十二級四百八十篇。 《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為小學六年級課外讀物,分為十一級和十二級,希望同學們在一篇篇詩文的朗讀與背誦過程中體會語言的優美、雋永,了解為人處世的道理,培養高尚的品格,樹立遠大的志向。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 目錄
1 客中除夕
2 太行春感
3 上邪
4 無衣
5 滕王閣詩
6 臨安春雨初霽
7 白頭吟
8 迢迢牽牛星
9 墨蘭
10 渡荊門送別
11 明日歌
12 望岳
13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4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典故溯源 爛柯
詩詞常識 《楚辭》
15 屈原塔
16 憶江南·其三
17 夢江南·千萬恨
18 前出塞九首·其六
19 春光好·天初暖
20 蝶戀花·辛苦*憐天上月
21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22 滿庭芳·蝸角虛名
23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24 滿江紅·小住京華
趣味集錦 古詩中的象征意義(三)
故事園地 范仲淹教子扶危
25 山坡羊·潼關懷古
26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27 兵車行
28 短歌行
29 《論語》十二則
詩文常識 《論語》
詩文常識 《孟子》
30 《孟子》三則
31 伯牙善鼓琴
32 雖有嘉肴
33 愛蓮說
34 三峽
35 記承天寺夜游
36 小石潭記
37 學弈
38 逍遙游
39 陋室銘
40 木蘭辭
十二級
41 思吳江歌
42 佳人歌
43 過華清宮
44 春殘
45 登幽州臺歌
46 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
47 題青泥市壁
48 龜雖壽
49 春望
50 自題小像
5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2 游山西村
53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54 蘇武廟
55 閣夜
56 賣炭翁
57 天凈沙·秋
趣味集錦 古詩中的象征意義(四)
詩詞常識 詞的分類
58 謁金門·風乍起
59 江城子·密州出獵
60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61 念奴嬌·中秋
62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63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4 憶秦娥·婁山關
詩詞常識 詞的起源
詩詞常識 詞牌的來源
65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66 湖心亭看雪
67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8 刻舟求劍
69 畫蛇添足
70 三人成虎
71 鐵杵磨針
72 曹劌論戰
73 鄒忌諷齊王納諫
74 答謝中書書
典故溯源 逐鹿
故事園地 韓愈治理水患
75 馬說
76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77 出師表
78 岳陽樓記
79 醉翁亭記
80 桃花源記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叢書:樂誦經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六年級 作者簡介
馬萬成,中共黨員,小學評中學高級教師。1981年參加教育工作,1999年起擔任校長,2003年1月調入海淀區民族小學任校長、黨支部書記至今。多次榮獲教育界各類獎項。本套叢書的作者團隊是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的語文組全體成員,其中包括多名語文特級教師。 海淀區民族小學是北京市重點小學,是一所知名的百年老校、師資力量雄厚。其秉承著“和而不同,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為了從小培養孩子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開發包容的情懷,學校倡導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蘊底氣;知曉少數民族文化,鑄和氣;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氣”的“三氣精神”并實施“六個一”育人工程,即培養學生擁有“一手好字、一幅好口才、一筆好文章、一個好身體、一份好擔當、一生好習慣”。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