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667416
- 條形碼:9787539667416 ; 978-7-5396-674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內容簡介
我們用自身的身份演繹著,角色變換著,從彼到此,享受著為人兒女的歡愉,體驗著為人父母的不易,我們終于明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們的人生沒有回頭路來走,走一步算一步,慎重落腳,踏踏實實,這是我們對自己對家人負責的態度,馬虎不得。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系一部探討如何進行青少年教育,助力他們成長、成才的作品合集。作者均為青少年學生的父母,甚至是爺爺奶奶。他們把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心得體會、成功失敗經驗以及孩子們一步步成長、進步、發展的過程, 用簡潔、平實、生動的語言分享出來,從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無限關愛與殷殷期望,孩子對家長的感恩和反哺。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目錄
教育女孩的文章
母親教育
牟金麗(17篇)
不要讓好習慣流為空話
讓孩子學會自己找答案
你的靈感來自認真
讓孩子在跌倒中成長
學會生活常識才是贏家
從觀察中找答案
母女一起寫影評
習慣來自觀察和模仿
和孩子算賬算出前進動力
把脈調出好狀態
傾聽是*好的了解
接受勝過掩飾
放小麻雀飛回家
讓孩子學會哄長輩開心
從悲傷中找到了快樂
好心也需要善言來表達
做孩子心中的“神”
夏汝燕(2篇)
我教孩子多些寬容
學會分享的孩子快樂多
高麗萍(2篇)
處變而不亂賴于平時的鍛煉
讓孩子體驗讀書的樂趣
李素英(1篇)
讓孩子養成坐得住學得進的好習慣
尹桂寧(1篇)
如何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
劉洪靜(10篇)
女兒愛上幼兒園
你可以喜歡課外書
你也可以說她是小瘦猴
讓孩子組團去圖書館學習
讓點位置給媽媽
我爸爸比任何一個爸爸都要好
該放手時應放手
獎勵孩子須悠著點
孩子懂禮貌不是強迫來的
強迫惡補是強扭瓜
劉巧萍(1篇)
沒有上鎖的眼睛
陳理華(1篇)
你永遠不要做傻事
張磊(1篇)
和孩子一同放下手機
父親教育
汪皋(7篇)
從小培養女兒愛勞動提高綜合能力
建個“小金庫”,管好自己的錢
三劑良方幫女兒克服粗心
談心解決女兒心理問題
從提高觀察力入手教女兒寫作文
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
培養女兒量力而行做善事
顏桂海(1篇)
打針只有一點點痛
爺爺、奶奶教育
李業陶(7篇)
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
我與孫女說理想
我陪孫女坐公交
我與孫女簽合約
舊鞋淘汰之前
不要總把孩子當孩子
響鼓也需重錘敲
戴永夏(1篇)
教育孩子,貴在日常
沈夢華(1篇)
在陪孩子玩耍中進行素質教育
教育男孩的文章
母親教育
韓霞(12篇)
你的房間整理好了嗎
孩子總要經歷成長中的**次
*好的習慣莫過于堅持
學習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童謠教子效果好
從趣味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
讓美麗的謊言成真
沉默也是下馬威
引導兒子變廢為寶
被沒收的一塊錢
孩子,記得說“謝謝”
我教孩子做公益
韓小榮(4篇)
夫妻當“助攻”,背誦“三百干”
“情景教學”趣多多
灌輸“草木精神”,培養棟梁之材
玩,是兒童成長的維生素
陳理華(4篇)
有些痛是必須面對的
把自己的得不償失說給孩子聽
讓孩子們懂得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為捐五角錢的孩子鼓掌
鄧曉燕(1篇)
餐桌上的教養
李業陶(2篇)
千萬不能高估孩子的能力
別讓自己的不在意助長孩子的不在意
閏文松(3篇)
愛之有當,孩子才會更優秀
等待花開的日子更美
和孩子一起寫日記
王坤紅(2篇)
學會與時間賽跑
會有更出色的女孩等著你
張冬孌(2篇)
君子協定拯救了“電子娃”
耐心種出太陽花
劉洪靜(4篇)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別讓孩子出口成“臟”
教孩子學會道歉
孩子身上有你的影子
安玉芹(1篇)
言傳身教培養愛心
王乃飛(3篇)
給孩子自主的錢
不要拿承諾哄孩子
父母聊發稚子狂
張延霞(1篇)
破壞行為中也可能包含善意
父親教育
林毅(1篇)
扁擔壓肩行自遠
趙敏(1篇)
這條魚不能吃
劉綱要(1篇)
兒子帶刀出門我該怎么辦
韓永(1篇)
陪伴孩子笑攬收獲
爺爺、奶奶教育
李淑芹(1篇)
我和外孫同看《地雷戰》
后記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節選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母親教育 不要讓好習慣流為空話 夏令營結束,家長也參加了*后的總結匯報。在匯報中,女兒所帶的隊,無論是在好習慣還是在成果展示中都遙遙領先。 *后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也就是需要改進的事項。 當屏幕上一一播放那些被孩子們落在宿舍、餐廳以及訓練場上的大大小小的物品時,我認真地從頭看到尾,那么多被遺落的“小可憐”,竟沒有一件是女兒所在隊的。 路上問起女兒,*后沒有被點名,是不是僥幸。 “還不是多虧了你天天嘮叨的那些!特別是‘三回頭’。” “哦!” “媽,你不知道,就這么幾天,我們竟搬了三次宿舍。每次搬宿舍,其他隊里都有東西落下,就我們隊沒有,你知道為什么嗎?” “為啥?” “因為‘三回頭’呀!” “他們都知道‘三回頭’?” “我告訴他們的呀。每次出去,我都會提醒他們看看有沒有落下的東西。” “他們不嫌你嘮叨啊?” “沒有啊!不過,開始的時候他們都不當回事,總要我提醒。自從搬了一次宿舍,他們就有點佩服我了!從那以后,我們就開始互相監督了,所以沒被點名。你不知道,后來其他隊也在學我們呢。”說到這里,女兒一臉的得意。 “是嗎?” “開始我們做得并不好,**次搬宿舍的時候,就因為東西亂放,害得我們多跑了好幾趟。后來我就把我們家的‘進門先觀察,出行三回頭’的秘籍告訴了他們。每次出去,我都會提醒他們:在屋子里轉一圈,特別平時放東西的地方要多看幾眼,其他地方也要看一眼。還有搬新宿舍時,進門不要急著放東西,要先把屋里打掃一遍,給行李找好位置再放。” “有一次出去玩,都走出一段路了,小玥又呼呼地跑回去,就為看一眼,可好玩了。”女兒邊說邊笑。 “那和你開始時一樣啊。”我也笑了起來。 說起“三回頭”,還真有年頭了。 那時孩子剛上幼兒園,我除了上班,還要接送孩子,那種忙亂呀!特別是出門的那一刻,大人的、孩子的東西一大堆,時不時地會落下:今天忘了拿鑰匙,明天忘了帶彩筆,后天又忘了裝接送牌……孩子到了學校的那種茫然,我到了單位的那種狼狽,是可想而知的。 正好那年我們單位實行4S管理。我印象*深的是講師隨口說的一個事例。一個大老板每次出門都會“三回頭”:起身一回頭,走到門口一回頭,關門前再回頭。所以他不管參加什么大大小小的活動,從來沒有因為忘了資料或者落下東西而尷尬過,事業發展也很快。 這個故事也給了我啟發。于是我就試著在我家實行“三回頭”。孩子倒也聽話,孩子她爸卻不以為然。 剛開始,我們都做不好,于是我們決定把“三回頭”當成作業來做,互相監督。有時我會拿起東西就走,孩子會很認真地提醒我: “媽,你還沒‘三回頭’。” “我東西都拿上了,電源啥的也都拔了吧?” “看看去!” 沒辦法,我就被孩子逼著再去看一遍。 孩子有時也會忘了。記得有次,我們下了樓都走出一段路了,我隨口問了句:“東西都帶了嗎?書桌上的東西都收拾起來了嗎?” “呀!我忘了看看啦。” 于是我們就返回去,執行完“三回頭”才出發。 這樣做,不為別的,就為讓孩子也能堅持下來,不做掛在嘴邊的規矩。 開始,孩子她爸看我們那么較真,說我們是兩個神經病。直到有一次他自己在家作了難,才知道“三回頭”的好處。 有一天,他匆忙下樓,竟忘了帶鑰匙,灶臺上還燒著水。那次,他真的著急了。當我把鑰匙送回去的時候,在樓下就能聽到水壺的尖叫聲。從那以后,他再也不笑話我們的“三回頭”了。這事讓孩子也知道了“三回頭”確實是個好習慣。 好習慣沒有流為空話,從這次參加夏令營也可以看出,孩子不光自己做到了,還在影響著她周圍的小伙伴們。 (牟金麗) ……
好分數不如好思維,好成績不如好見識 作者簡介
李業陶,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王李村人,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1948年出生,1968年入伍,1979年轉業到地方黨政機關工作,2006年內退,內退前為廣饒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3年退休。先后有文章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國際商報》《大眾日報》《山西日報》《新民晚報》《中國勞動保障報》及《山東文學》《理論學刊》《人口與計劃生育》《京都山東人》《金山》《遼河》《作家村》等140余家報紙、雜志刊發。2012年出版散文集《散香》,2013年出版散文集《隔輩親》,另有部分作品在征文中獲獎或被收入專著。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