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42958
- 條形碼:9787511042958 ; 978-7-5110-4295-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游記散文。本書聚焦臨沭,以臨沭縣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為關注重點,力圖為這片充滿傳奇的土地做傳記,為讀者提供關于臨沭地域文化的個人化、藝術化解讀。山東省臨沭縣,歷史文化悠久,古今名勝和紅色革命遺跡眾多。本書在圖文并茂地展示臨沭縣域文化的同時,將臨沭歷史納入中國歷史的廣闊視域,小中見大,從有限的素材中感悟歷史,思索人生,體現普遍的文學之美。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內容簡介
臨沭,仙境般優美的地方,青山淡淡,沭水彎彎,冠山日出讓萬徑披霞光,槐花開滿蒼馬山,美是青檀谷,還有棠梨樹一片片。 臨沭,把歷史人文和日月星辰織進了柳編,是那山里村的半個月亮,昔日“山窩窩”,今日“香餑餑”,讓人醉在鄉間,直抵夢里老家,岌山、羽山、夾谷山,珍藏著從前的從前。臨沭,等待著你的到來,像滿山坡的槐花白等待著桃花紅……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目錄
蒼山沭水
蒼馬山,臨沭離天空*近的地方
沭河悠悠草木深
問道冠山
鐘華山:道教的神仙會
遠望洪荒
丹霞祈望
岌山:時光寶盒里珍藏著從前的從前
歷史回聲
殛鯀之地:羽山記
朝圣夾谷山
孫龐古戰場:樣山記
康王城猜想
沭河風物
柳編:老手藝編出新時尚
永遠的“常林鉆石”
希望田野上,奇珍異果多
阡陌之上
山里:昔日“山窩窩”,今日“香餑餑”
西山前和朱村:紅色村莊紀事
到玉圣園品禪茶
鄉村博物館:回歸腳下的土地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節選
《臨沭,臨山臨水臨仙境/“光耀中華·城市散文”系列》: 蒼馬山,臨沭離天空*近的地方 蒼馬山,是蒼山和馬山的合稱。 蒼山峭拔,馬山雄渾;蒼山傲然肅立,馬山若馳若奔;蒼山如刀劍直指碧霄,馬山如屏障依偎一旁。蒼、馬緊相毗鄰,同體相連,具體而言是兩座山,說是同一山的兩座山峰亦無不可。站在蒼山上東望略低一點的馬山,就好像看見一個滿懷敬仰、生死追隨的忠誠兄弟,好比岳飛身邊有個牛皋,宋江身邊站著個李逵。 蒼馬山,又是對隆起于臨沭中北部的以蒼山、馬山為首的這一片山地的總稱,比如旅游網站上介紹蒼馬山風景旅游區,便是將草山、冠山、演武山全都包含在內。群山之中,蒼山依然是領袖、大哥,把蒼山比作劉玄德,那么其他幾座山峰就是他身邊的關張趙馬黃。 蒼馬之巔,是臨沭大地上離天空*近的地方。盡管海拔高度還差一點不足400米,但我們連日來在臨沭的行走,好像一直都在圍繞著它打轉,除去位于魯蘇邊界的一些偏遠鄉鎮,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望見它那雄壯峭拔的身影。 我的家鄉在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周圍連一座小山丘都沒有,縣城的一座古塔因而成了家鄉*顯著的地標,每次回鄉,遙遙地望見古塔,就知道到家了。古塔指示著家的方向,寄托著我的鄉愁。 在與臨沭人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蒼馬山在他們的心目中也有這一層意義。蒼馬山,是臨沐的地標,是臨沐人的“家山”。這座“家山”距他們的縣城只有三公里之遙。小城臨沭與蒼馬山的關系,就像幽燕巨鎮北京城外有西山,虎踞龍蟠的南京城外有鐘山,其小大雖殊,卻情形近似。 我有緣三次造訪蒼馬山。不過,因為**次只到了蒼馬山的后山,所以假如不走旅游景區的常規路線就不能算到了蒼馬山的話,那一次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那次游覽雖可不計,然而美好的感受卻不可不記。我們之所以會走向蒼馬山后山那蔥蔥蘢蘢的青檀、槐樹、棠梨樹的深海中去,是因為做向導的當地朋友知道,那種清幽而隱秘的美,我們一定也會喜歡。 我們把汽車舍在愈行愈狹窄的山路旁——我無法說出它的準確位置,就像深入過桃花源的武陵漁人沒法記住桃源的入口,只記得是從一處山深林茂之處沉潛到碧綠的林海中。 我踩著石塊越過一條小水澗,在那清淺的涓涓細流里捉到一只紅眼的小螃蟹,傳說這種小螃蟹是三千年前在馬陵山戰敗的魏國大將龐涓所變。 棠梨樹在我老家鄉下也常見,但是從來沒見過蒼馬山上那么多。 青檀和刺槐長得有點像,我剛剛學會分辨,又被引導著去見識蒼馬山“三樣寶”的另外兩樣——野薔薇和狗皮氈子草。那種貼著地皮厚厚平鋪著的野革,真像是天然的毛氈子,樹木扶疏、空間稍稍開闊一點的地方,精致宛如是人工刻意修剪而成的高爾夫球場。 “三樣寶”之外,還有一樣植物*令我感到驚艷,那是一串串紫色的小漿果,像是野葡萄.也像是我小時候見過的野枸杞,當地朋友提醒我那是“商陸”,果實和根都是有毒的。我抱怨商陸以美色誘人,居心不良,而朋友卻替它辯解,說它并無害人之心,你不貪婪地想去吃它,它的毒與你又有何相干? 想想也對,誰讓我見什么都想吃呢? 植物的世界沉靜而自足,壓根兒沒有人的這些貪嗔和妄念。 讓我們暫時單純一會兒、清凈一會兒,享受這么綠、這么幽靜的山底林野吧。眼前的山林如同一座站立的碧湖,我們幾個人正像幾條大魚在湖心里游蕩。 空靈,舒暢,熨帖,這時候如果能掏出心來看看,恐怕連心臟也早已被染成綠色的了。 “只有詩人和攝影家才能發現這樣的地方!”我這句感嘆剛一出口,立即就被證明是錯誤的了——成群的山羊,有白色的,也有紅褐色的,“咩咩”叫著,相互追逐著,從石頭后面像泉水一般汩汩地冒出來。羊群后面跟著一個甩著長鞭的牧羊老人,竹編斗笠下面是一張紅光滿面的臉。 我正疑他是從哪一幅山水畫里走出來時,山風撩開他的白布衫.里面的舊T恤上印的大大的明星頭像透露出年代的信息,是林志穎那張永恒的笑臉,盡管布料褪了顏色,明星笑臉依然陽光燦爛。 顯然,牧羊人和他的羊群早就發現了這個地方,他們才是這里真正的常客。 蒼馬山只是地方名勝,遠方游客不多,我們去的這片林野又是這座地方名山上一處僻靜的所在,我只記得它的一側靠近槐花谷,春天的時候會漫山開遍白色的槐花。 不知道這**次去,算不算到過了蒼馬山。我只知道,對于我們那位向導朋友來說,那里是他心靈的憩園。他帶我們到那里去,就猶如分享某種隱秘的心境。 我無論到哪里生活,也同樣會給自己找一處容易抵達的清凈去處,別人或許覺得那里普通或者荒涼,我卻把它當作自己的私藏,當作近處的遠方。 如果說我后來登上的蒼馬之巔,是臨沭離天空*近的地方。那么.*先抵達的槐花谷附近的那片林野,應是離心靈更近的地方。這與蒼馬山的海拔無關。 ……
臨沭,林山臨水臨仙境 作者簡介
本書由“眉凌文化”團隊創作。“眉凌文化”旨在協助各地打造城市名片,宣傳城市形象,發現文化旅游精髓。該團隊已出版有《中國城市散文集》《游走在六盤水的清涼世界》《云南城市散文集》《南京,厚重,曼妙的江南》等。其中《中國城市散文集》收錄了作者為39個城市所寫的自然風物方面的散文,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親自為該書作序,該書是我國對外旅游宣傳的精品推薦圖書之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