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羅特小說集9·第1002夜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86038
- 條形碼:9787540786038 ; 978-7-5407-860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羅特小說集9·第1002夜的故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本卷收入羅特晚期的長篇小說《第1002夜的故事》和短篇小說代表作《皇帝的胸像》《利維坦》。《皇帝的胸像》是納丁·戈迪默花費很多筆墨高度評價的小說,與《拉德茨基進行曲》(《羅特小說集 2》)和《先王冢》(《羅特小說集 3》有著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利維坦》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詩一般的小說,在羅特的短篇小說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 《第1002夜的故事》書名是對《一千零一夜》的戲仿,講述波斯皇帝訪問奧匈帝國時,由一夜風流韻事而改變了奧地利幾個普通人的命運的故事。小說的開頭看似荒誕不經(jīng),充滿戲謔與反諷,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殘酷的現(xiàn)實開始顯露崢嶸,小人物的人生百態(tài)躍然紙上。羅特猶如生活在20世紀的巴爾扎克和狄更斯,將經(jīng)典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技藝和20世紀的思想巧妙融合,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德語文學中一道風景。 約瑟夫??羅特是德語作家里具有高水準的優(yōu)秀人物,受到茨威格、愛倫堡、庫切、納丁·戈迪默等諸多名家的推崇。本書所從屬的《羅特小說集》以多卷本的形式陸續(xù)出版,收入約瑟夫·羅特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的大部分優(yōu)秀小說作品,有助于讀者從總體上把握羅特的創(chuàng)作之路和寫作特點。這套叢書秉持漓江出版社深度研究世界優(yōu)秀文學的一貫宗旨,向國內(nèi)讀者譯介被長期忽略的優(yōu)秀作家,并率先出版其代表作品,以饗讀者,并引發(fā)相關閱讀與研究熱潮。當20世紀發(fā)生的一切成為歷史后,我們重讀羅特筆下的故事,則能對那個時代、那場戰(zhàn)爭災難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應能更好地理解羅特作品中人文精神和人文傳統(tǒng)所載有的價值和意義。 《羅特小說集》7-9卷所收入羅特重要代表作《蛛網(wǎng)》《薩沃伊飯店》《造反》《假秤》《第1002夜的故事》《皇帝的胸像》《利維坦》等均為國內(nèi)首譯,對外國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確為填補空白的福音。
羅特小說集9·第1002夜的故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羅特小說集》的第九卷,收入奧地利作家約瑟夫??羅特的長篇小說《第1002夜的故事》(1939)與短篇小說《皇帝的胸像》(1935)《利維坦》(1940)。《第1002夜的故事》圍繞一個青年貴族軍官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帝國時代上至宮廷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面貌,也揭示了那個傳統(tǒng)社會的必然結局。《皇帝的胸像》通過講述一個老派貴族的“掙扎”,折射出人們在傳統(tǒng)秩序崩潰的關頭,對舊時代的不舍和對新時代的拒斥。《利維坦》描繪了一個猶太珊瑚商人的一生,他渴望大海、充滿想象;厭惡陳舊的生活,又反感新的墮落風氣;堅守傳統(tǒng)觀念,又禁不起利益誘惑,在這樣掙扎中*終被命運吞沒。 羅特是長期被國內(nèi)忽視的德語作家,其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并不亞于卡夫卡。羅特對哈布斯堡王朝時期德奧文化與歷史的反思具備深度與水準的小說家,他的系列小說通過普通人的起伏人生講述奧匈帝國的命運,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現(xiàn)代轉(zhuǎn)折時期的種種問題和困境,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
羅特小說集9·第1002夜的故事 節(jié)選
有時,純粹出于對珊瑚的熱愛,他會親手給它們穿線,直到晨光熹微、該做晨禱的時候方才停手。這項工作讓他全然不知疲倦,絲毫不覺乏力。妻子還在蓋著被子熟睡。他飛快地瞥了她一眼,漠不關心。他不恨她,也不愛她,她是被他雇傭的眾多穿線女工中的一個,并沒有其中的大多數(shù)那樣漂亮、有魅力。結婚已經(jīng)十年了,她卻一個孩子都沒給他生出來——這可是她唯一的任務。尼森·皮岑尼克本想要個能生養(yǎng)的妻子,就像從海底長出那許多珊瑚的大海一樣多產(chǎn)。然而他的妻子卻是一洼干涸的池塘。她愿意自個兒睡覺的話就隨她好了,愛睡幾個晚上都隨便!法律其實允許他跟妻子離婚,但如今有個孩子和女人對他來說也無所謂。他熱愛珊瑚。在他心中有一種朦朧的鄉(xiāng)愁,卻還不敢宣之于口:在大陸的腹地出生長大的尼森·皮岑尼克,向往著海洋。 是的,他向往大海。海底有珊瑚在生長,或者如他所堅信的那樣,有珊瑚在嬉戲。四下里根本就沒有人能聽他講述自己的向往,他不得不把它鎖起來,放在心里,就像珊瑚在大海里一樣。他聽說了船舶、潛水員、船長和水手的故事。他的珊瑚運來時都裝在包裹嚴密的箱子里,來自敖德薩、漢堡或者的里雅斯特,上面還帶著海洋的氣味。郵局的公務書記員幫他打理業(yè)務信函。他仔細研究了遠方的發(fā)貨人來信上的彩色郵票,然后才把信封丟掉。他一生從未離開過普洛格羅迪。在這小小的鎮(zhèn)上沒有河流,連個池塘都沒有,只有周圍一片片的沼澤,他能清楚地聽到有水在綠色的表層之下汩汩流動的聲音,但是從未見到過。尼森·皮岑尼克設想,隱藏在沼澤下的水和海洋中大量的水之間存在著一種秘密的關聯(lián)——那么在沼澤的深處或許也有珊瑚。他知道,要是把這個觀點說出來,自己就會成為鎮(zhèn)上的笑柄。因此他沉默著,對這些想法絕口不提。有時候他會夢見大海有一天淹沒了俄羅斯,而且淹沒的正是他所在的那一半土地——他不知道是哪一片海,他從沒見過地圖,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對他來說都只是那片大海。這么一來,他從沒想過能去到的大海就來找他了,那巨大而陌生的海洋,海底有著無法丈量的利維坦,以及所有甘甜、清苦、咸澀的秘密。 從小鎮(zhèn)普洛格羅迪通往小火車站的道路橫貫沼澤,車站每周只有三趟車。就算沒有珊瑚到貨,就算在火車不來的日子里,尼森·皮岑尼克也會去車站,也就是說,去沼澤。他會在沼澤地的邊緣佇立一個鐘頭甚至更久,虔誠地傾聽著聲聲蛙鳴,就仿佛青蛙能告訴尼森沼澤深處的生活是何許模樣,而且他有時真的相信自己接收到了各種各樣的訊息。冬天,在沼澤封凍以后,他甚至敢踏一只腳到冰面上去,這給他帶來了一種奇妙的快感。在沼澤散發(fā)出的腐敗氣息中,他惴惴不安地嗅到了大海那種強烈的咸澀味道,地下水流那輕柔微弱的汩汩聲在他靈敏的耳中幻化為藍綠色巨浪的轟鳴。然而在普洛格羅迪這座小鎮(zhèn)上,沒有人知道珊瑚商人的靈魂深處都發(fā)生著什么。所有的猶太人都把他當作自己的同類。這位做的是布料生意,那位則倒賣燃油;這個賣禱告披巾,那個賣蠟燭和肥皂,還有一個賣的是農(nóng)婦們戴的頭巾和便攜小刀;有的教小孩子禱告,有的教算術,也有人賣些格瓦斯、玉米和煮蠶豆。對他們所有人來說,尼森·皮岑尼克都是自己的同類——只不過他做的是珊瑚生意罷了。然而——如您所見——他是個頗為特別的人。 (節(jié)選自《利維坦》)
羅特小說集9·第1002夜的故事 作者簡介
劉煒,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德語文學專業(yè)博士,現(xiàn)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院長、德語系副系主任。從事奧地利德語文學中的“哈布斯堡神話”及德語流亡文學研究多年。 姚敏多,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畢業(yè), 2012年獲德語語言與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現(xiàn)就讀于柏林自由大學德語文學專業(yè),進行關于約瑟夫·羅特作品的博士論文寫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jīng)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