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68447
- 條形碼:9787510068447 ; 978-7-5100-684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2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全新升級)》(一)本書是中公教育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歷年試題及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二)本書從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基礎知識、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知識兩個角度呈現考試大綱和考試試題涉及的小學英語科目的知識網絡,內容詳細具體,條理清晰,結構嚴謹。
(三)本書中設置了強化練習,有效幫助考生科學合理備考。
(四)本書整體使用雙色設計,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題再現、知識拓展等版塊,對教材要點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于考生鞏固提高。
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22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全新升級)》結合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英語考試試題及考試大綱,構架起以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基礎知識、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知識兩個部分有機結合的龐大知識體系,是一本針對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英語學科的教材。
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出發,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于心。
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 目錄
目錄
部分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基礎知識
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節選)(2)
考情分析(2)
考點梳理(2)
節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2)
第二節課程目標與分級標準(5)
第三節實施建議(10)
強化練習(17)
第二章英語基本知識(18)
考情分析(18)
考點梳理(18)
節語音知識(18)
第二節詞匯搭配(31)
第三節詞法知識(38)
第四節句法知識(73)
強化練習(111)
第三章英語知識與能力的應用(115)
考情分析(115)
考點梳理(115)
節完形填空(115)
第二節閱讀理解(119)
第三節書面表達(131)
強化練習(142)
第四章英語教學基本原理(148)
考情分析(148)
考點梳理(148)
節外語教學理論(148)
第二節外語教學方法(152)
第三節外語教師專業發展(158)
強化練習(161)
第五章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62)
考情分析(162)
考點梳理(162)
節英語課程資源及其開發與利用原則(162)
第二節主要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63)
強化練習(164)
第二部分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知識
章英語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能力(166)
考情分析(166)
考點梳理(166)
節英語教材分析能力(166)
第二節教學設計的概念與原則(168)
第三節教學設計程序(169)
第四節教學設計范例(178)
強化練習(187)
第二章英語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190)
考情分析(190)
考點梳理(190)
節教學組織技能(190)
第二節英語課堂教學實施能力(201)
強化練習(212)
第三章英語教學評價能力(215)
考情分析(215)
考點梳理(215)
節教學評價的概念與原則(215)
第二節教學評價的形式(216)
強化練習(219)
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英語 相關資料
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節選)
考情分析
1.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英語在簡述題中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關知識的考查次數較多,主要考查考生對課程標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2.考生要重點理解和記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分級標準(尤其是二級目標要求)和教學建議。
考點梳理
節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和大調整的變革時期,呈現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化的發展態勢。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英語作為全球使用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習英語不僅有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他們與各國青少年的相互溝通和理解,還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職業發展的機會。學習英語能幫助他們形成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學習英語能夠為學生未來參與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儲備能力,也能為他們未來更好地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化奠定基礎。
【2016·江西·簡述】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見上文。
一、課程性質
章《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節選)
考情分析
1.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英語在簡述題中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關知識的考查次數較多,主要考查考生對課程標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2.考生要重點理解和記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分級標準(尤其是二級目標要求)和教學建議。
考點梳理
節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和大調整的變革時期,呈現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化的發展態勢。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英語作為全球使用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習英語不僅有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他們與各國青少年的相互溝通和理解,還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職業發展的機會。學習英語能幫助他們形成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學習英語能夠為學生未來參與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儲備能力,也能為他們未來更好地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化奠定基礎。
【2016·江西·簡述】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見上文。
一、課程性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英語課程有利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學習一門外語能夠促進人的心智發展,有助于學生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增進國際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提高人文素養。
2.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方面都應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由于學生在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他們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有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化的整體教學效益。
3.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特點。語言學習持續時間長,而且需要逐漸積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本章中,以下簡稱“本標準”)和與之相銜接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設為九個級別,旨在體現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學段課程的有機銜接和各學段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的發展特點,保證英語課程的整體性、漸進性和持續性。英語課程應按照學生的語言水平及相應的等級要求組織教學和評價活動。
4.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5.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要通過采用多元優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水平,并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日常教學中的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終結性評價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
6.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2019·江西·簡述】簡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
【參考答案】見上文。
三、課程設計思路
英語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和先進的外語課程理念為指導,立足國情,綜合考慮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現狀,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建立一個以學生發展為本、系統而持續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設計課程總目標和分級目標。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使英語課程既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注重優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識,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根據上述設計思路,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以小學3年級為起點,以初中畢業為終點(即義務教育9年級),并與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相銜接。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包括義務教育和高中兩個階段)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形成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課程。設置分級課程目標借鑒了國際上通用的分級方式,力求體現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特點,使英語課程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在九級目標體系中,一至五級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要求。其中,二級為6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五級為9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級為普通高中的目標要求。其中,七級為高中畢業的基本要求,八級和九級是為愿意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的高中學生設計的目標。在九個級別的目標中,一級、三級、四級和六級為過渡級別。分級目標的設置有利于在課程實施中對教學和評價進行指導,同時也為課程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提供了依據。英語課程分級目標體系如圖1-1-1所示。
圖1-1-1英語課程分級目標體系圖
課程分級目標中的級別不完全等同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各個年級。但是,分級目標對3~6年級、7~9年級和高中各年級的教學和評價及教材編寫提供了循序漸進、穩步上升的指導性要求,有利于課程的整體實施。在義務教育階段,從3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的學校,4年級應完成一級目標,6年級完成二級目標,課時安排應盡量體現短時高頻的原則,保證每周三至四次教學活動,周課時總時間不少于80~90分鐘。7~9年級分別完成三、四、五級目標,周課時按照國家課程計劃執行。
考慮到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各地可根據師資條件、資源配置等情況,制定本地區的課程實施方案,確定小學開設英語的起始年級及小學和初中畢業時應達到的級別要求。各地教學研究部門應加強對教學的分類、分層指導和評價,幫助學校因地制宜地落實本地課程實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學段之間的協調和銜接,尤其要做好小學與初中階段的平穩過渡,促進地區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
第二節課程目標與分級標準
一、課程目標
1.總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促進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的英語課程總目標,既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也體現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課程目標結構如圖1-1-2所示。
圖1-1-2課程目標結構圖
2.分級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各個級別的目標是指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應達到的綜合行為表現。表1-1-1是對一至二級分級目標的描述。
表1-1-1一至二級分級目標描述
(續表)
級別 目標描述
級別 目標描述
一級 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
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動作、做游戲、做事情(如涂顏色、連線)。能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