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新書)名人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310138
- 條形碼:9787546310138 ; 978-7-5463-101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名人傳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傳世經典,暢銷全球一百多年。
2016國際安徒生獲得者曹文軒傾情推薦。
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好書”之一。
(新書)名人傳 內容簡介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鼎力之作。全書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分組成,書中作者以飽滿的激情,譜寫了三位天才在人生征途上的熱情和苦難,他們無私、無畏,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新書)名人傳 目錄
貝多芬傳序言
**章 貝多芬傳
**節 肖像
第二節 艱難的成長
第三節 前往維也納
第四節 初露頭角
第五節 耳疾的折磨
第六節 愛的痛苦
第七節 英雄的頌歌
第八節 訂婚
第九節 光榮與輝煌
第十節 冷遇與孤獨
第十一節 崩潰人心的親情
第十二節 歡樂頌
第十三節 落幕
第十四節 結束語
第二章 貝多芬遺囑
第三章 貝多芬書信
貝多芬致阿曼達牧師的信
貝多芬致弗蘭茨格拉德韋格勒的信(一)
貝多芬致弗蘭茨 格拉德韋格勒的信(二)
弗蘭茨 格拉德韋格勒致貝多芬的信
埃萊奧諾雷 特布羅伊寧致貝多芬的信
貝多芬致弗蘭茨 格拉德韋格勒的信(三)
貝多芬致弗蘭茨 格拉德韋格勒的信(四)
貝多芬致莫舍勒斯的信米開朗琪羅傳序
引言
米開朗琪羅傳
**節童年
第二節 來到羅馬
第三節 返回故鄉
第四節 尤利烏斯二世陵墓
第五節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第六節 梅迪西家廟
第七節 十年間一事無成
第八節 卷入革命的漩渦
第九節 理想的破滅
第十節 愛情與友情
第十一節 維多利亞
第十二節 *后的審判
第十三節 紛爭
第十四節 侄兒利奧那多的婚姻
第十五節 助手們和古怪的朋友
第十六節 *后的時光
第十七節 死神來臨
第十八節 結束語托爾斯泰傳序言
懷念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傳
**節 童年
第二節 一個紳士的早晨
第三節 在高加索的生活
第四節 塞瓦斯托波爾紀事
第五節 平民思想
第六節 興辦學校
第七節 夫婦之間的幸福
第八節 戰爭與和平
第九節 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節 精神混亂
第十一節 我們該如何做
第十二節 我們的信仰寄托
第十三節 藝術批判
第十四節 天才杰作
第十五節 《復活》
第十六節 社會理想
第十七節 幸福的死
第十八節 戰斗結束了
托爾斯泰逝世前兩個月寫給甘地的信
(新書)名人傳 節選
他個頭不高,略顯臃腫,但十分結實,天生一副運動員的骨骼。他的頭發濃密,一張土紅色的闊臉龐。額頭凸起,眼珠小而深陷,卻閃爍著一種神異的力量。當興奮或激昂的時候,一雙眼睛會變大,射出一種粗野的威力,令人為之一震。
他的鼻子又短又方,嘴巴小巧,右下頜有一個深深的酒窩。笑起來的時候,酒窩更深,以致整張臉極不對稱,那是一張不習慣歡笑的臉。他的笑總是夾雜著另一種感情,很難看、很短暫、也很粗野,那根本不是快樂。 他的面孔平時是陰郁的,常常坐在一個小酒店的角落里,雙眉緊鎖,雙目向天凝望,仿佛死神正在降臨。假如有朋友問話,他只會凄然一笑,然后掏出一個小本子,用一個聾子慣有的尖聲讓對方寫下想說的話。
——這就是書中的主人公貝多芬。
德國西部有一條萊茵河,萊茵河畔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波恩城,那兒就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故鄉。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在波恩一間破舊的閣樓上。貝多芬的祖父路德維希,可謂是家族里*優秀的人物。他是當地一位公爵樂團的男高音歌手,后來,憑著音樂上的名望,一步步被提拔為宮廷樂團的樂長——樂團中的*高職務。正當他沉浸在榮升的喜悅中時,小貝多芬降生了,無疑又給老人帶來了無比的歡愉。
祖父津津樂道,在家人面前談論著新生的嬰兒,從他的相貌到他的哭聲。因為小孫子長得太像祖父了,所以家人將祖父的名字賜給了他,即后來舉世聞名的音樂巨人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由于長相和名字的緣故,從小,貝多芬得到了祖父格外的寵愛。
祖父常常抱著貝多芬坐在一架古鋼琴前,教他學唱兒歌、學敲琴鍵。興奮時,祖父會用自己優美的歌喉,唱上一曲又一曲。雖然,當時的貝多芬連話也說不清楚,但是他卻十分專注地模仿祖父的聲音。日積月累,小貝多芬對音樂具有極強的敏感力,在祖父唱過兩遍之后,他就可以牢記曲調,順利地重唱一遍。
然而,遺憾的是,貝多芬三歲時,祖父不幸病逝了。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個沒多少音樂才華的歌手,母親是一個女傭。
貝多芬四歲時,母親又相繼生了兩個弟弟,卡爾和約翰。家里多了兩張嘴,父親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于是,家境一天不如一天。父親的脾氣也一天比一天壞,常常借酒澆愁,后來競嗜酒如命,喝起酒來什么事也不管,甚至連家也忘得一干二凈。
*后,那個酗酒的父親,竟將賭注下在了兒子貝多芬身上。他要開發兒子的天賦,把他當做神童來炫耀,利用他的音樂天賦來掙錢。年僅四歲的貝多芬,還沒有嘗到多少愛撫和溫情,就已早早地承擔起了養家的重擔。就這樣,艱澀的童年開始了。
從四歲開始,貝多芬就整天和一架鋼琴一起關在家里,彈得手指酸疼了,就拉小提琴。這一無休止的枯燥乏味的練習,每一天都在繼續,滿身稚氣的貝多芬根本承受不了。他一聽到窗外小朋友的嬉鬧聲,鍵盤上的小手指就會情不自禁地停下來。這時,父親就會粗暴地沖向他,指著他大吼“手指不要停下”,甚至會用木鞭抽打他。
盡管小貝多芬十分喜愛音樂,但也經受不住父親這般暴力的訓練.練琴成了一件殘忍的事,差點讓他放棄了對藝術的熱忱。
繁重的日子幾乎令人感到窒息,但小貝多芬還是堅強地長大了。
八歲時,他舉行了公開的演奏會。九歲時,他的演奏水平已經遠遠地超過了父親。十一歲時,貝多芬進了劇院樂團。十三歲時,他已經當上了大風琴手。
童年的貝多芬,在父親的安排下,已經開始給家人賺面包錢了。
1787年,貝多芬十七歲那年,他親愛的母親患了肺結核,永遠地離開了他。他成了一家之主,負擔起兩個弟弟的教育費用。另外,他不得不要求酗酒的父親提前退休,每月替父親掌管那點兒養老薪水。
那些可悲的事一次次創傷著他的心靈,幸好,*后他在一個完整的家庭里找到了親切的依賴,那正是他終身珍視的布羅伊寧一家。他結識了小女孩埃萊奧諾雷·特·布羅伊寧,她比他小兩歲。他教她音樂和詩歌,她是他可愛的小伙伴。
或許,他們之間生長過一種溫柔的感情,但*終收割的是友情。后來,埃萊奧諾雷嫁給了韋格勒醫生,韋格勒也成了貝多芬的知己之一。他們三人一直保持著一種恬靜的友情,年老的時候,他們的心依然年輕。
萊茵河畔,鮮花遍地,貝多芬在此消磨了他*初的二十年。
萊茵河畔,大霧籠罩著村落、教堂和墓園,河流沖刷著沿岸,無數的思想和力量匆匆而過,貝多芬離開了他的故鄉。他的心一直維系在那兒,忠誠、溫暖而凄涼,直到他生命的*后一刻。
……
P9-11
(新書)名人傳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被譽為“歐洲的良心”,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他也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