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曲式與作品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58974
- 條形碼:9787562158974 ; 978-7-5621-589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曲式與作品分析 本書特色
李德隆主編的《曲式與作品分析》是在前人相關成果的基礎上,集中了本學科領域共識的理論知識,同時根據各個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及常見的結構形式,與時俱進地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曲式與作品分析 內容簡介
對音樂進行研究和分析必須從音樂作品的結構出發,進而體驗各種技術理論(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配器)的表現力。在音樂的形式與內容生動結合中,把握某一時代、某一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及美學傾向,是作品分析的源頭活水。曲式與作品分析教學必須探求一種完整的、有機的聯系,即各種曲式的內在聯系及創作實踐的需要。構成音樂作品的各個基本要素和整體表現要素是作曲家精心設計和畢生追求的創作依據。 任何藝術作品的內容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來具體表達的,作為時間性、聽覺性、運動性很強的音樂藝術,在有組織、有邏輯的運動狀態下,具有非語義性和非客觀性。這一切營造了音樂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在音樂發展史上,出現了諸多的音樂流派,涌現了數不勝數的音樂作品,每部作品在時間結構及空間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章法,又具有靈活多變的個性。這就使音樂的結構形成了一門學科——曲式學。當然,曲式學是在研究諸多音樂作品的基礎上形成的各類曲式的共性和區別的研究和探討。 《曲式與作品分析》的主要內容就是依據一定數量的音樂作品來闡述各類曲式的共性規律,也為音樂專業的學習者提供較為系統的理論依據。全書共有十一章,涉及了常見的所有曲式。在編寫過程中,由李德隆統稿、審稿并撰寫了一、二、七章的內容,柳子伯撰寫了第三、四章,李文川撰寫了第五、六章,趙彬宏撰寫了第六章第二部分及第八、九、十章,李翠萍撰寫了第十一章。該書可作為音樂學各個專業《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教材使用。 《曲式與作品分析》是在前人相關成果的基礎上,集中了本學科領域共識的理論知識,同時根據各個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及常見的結構形式,與時俱進地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曲式與作品分析 目錄
第二章 音樂發展的要素及功能
**節 旋律線
第二節 節奏節拍
第三節 調式調性
第四節 速度力度
第五節 音區音色
第六節 和聲織體
第三章 一部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樂段的內部結構
第三節 樂段的類型劃分
第四節 復樂段
第五節 一部曲式的從屬部分及反復
第四章 單二部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有再現單二部曲式各部分的特點
第三節 無再現單二部曲式各部分的特點
第四節 單二部曲式的從屬部分
第五章 單三部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
第三節 其他類型的單三部曲式
第四節 作品分析
第六章 復三部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典型的復三部曲式
第三節 復三部曲式的復雜化
第四節 復二部曲式
第五節 作品分析
第七章 變奏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變奏曲式的結構
第三節 變奏曲式主要變奏技法
第四節 變奏曲式的分類論述
第五節 變奏曲式的實例分析
第八章 回旋曲式
**節 概述
第二節 巴洛克時期的古回旋曲式
第三節 古典主義時期的回旋曲式
第四節 浪漫主義時期及20世紀的回旋曲式
第五節 非典型的回旋曲式
……
第九章 奏鳴曲式
第十章 回旋奏鳴曲式
第十一章 套曲曲式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