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干旱內陸河流域水文水資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00257
- 條形碼:9787030600257 ; 978-7-03-060025-7
- 裝幀:圓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干旱內陸河流域水文水資源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中國西北內陸河地區的水文學研究為主線,以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管理為目標,總結水文循環基礎研究、水資源評價及其開發利用的成敗經驗與教訓,提出我國西北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管理基本宏觀思路,為我國西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干旱內陸河流域水文水資源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西北內陸河地區的水文學研究為主線, 以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管理為目標, 總結水文循環基礎研究、水資源評價及其開發利用的成敗經驗與教訓, 提出我國西北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管理基本宏觀思路, 為我國西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干旱內陸河流域水文水資源 目錄
目錄
前言
**章 流域水文水資源系統 1
**節 流域地表水與地下水系統 1
一、地表水系統 1
二、地下水系統 2
三、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的事實 3
第二節 流域水資源形成與轉化 3
一、水資源形成過程 3
二、水資源消耗過程 4
三、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 5
第三節 水資源相互轉化 6
一、降水資源轉化 6
二、平原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 7
三、流域下游盆地水資源消耗 9
第四節 流域水資源特征 10
一、水資源的整體性 10
二、水資源的系統性 11
三、水資源相互轉化 11
第二章 流域水資源形成與分布 12
**節 區域范圍與特點 12
一、地理范圍 12
二、自然地理特點 12
三、經濟社會特點 17
第二節 流域水的形成與分布規律 18
一、大氣降水資源 18
二、冰川融水資源 20
三、河流水源 21
四、地下水資源 30
五、湖泊水資源 37
六、水資源總量及其區域分布 40
第三節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問題 42
一、資源性的水資源短缺 42
二、水資源分布不均 43
三、經濟發展與生態用水配置不協調 44
四、水資源利用缺乏系統性 44
五、水資源開發利用與調配方式滯后 45
六、山區水土流失嚴重 45
七、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46
八、水資源管理滯后 46
第四節 流域水資源二元動態演化模式 47
一、自然狀態下流域水循環的特征 47
二、自然與人類雙重作用下流域水資源演化的二元結構 47
第三章 內陸水循環與水文平衡 50
**節 水循環的水文學基礎 50
第二節 我國西北的內陸水循環 52
一、內陸水循環運動過程 52
二、內陸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54
三、內陸水循環的基本規律 57
第三節 內陸河流域山區到平原的水循環分析 66
一、上游山區水量消耗 66
二、山前平原的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 67
三、內陸盆地地下水對生態環境的作用 67
第四節 內陸河地區水文平衡 67
一、水熱(能量)平衡 68
二、水鹽平衡 72
三、水沙平衡 75
第五節 水文混合 80
一、分子混合 81
二、紊動混合 82
三、對流混合 83
第六節 內陸水循環認識 83
一、增加對內陸水循環整體性認識 83
二、山前平原局地水汽循環對降水的影響 83
三、陸地水循環鏈條中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整體協調 84
四、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良性循環 85
第四章 內陸河流域降水 86
**節 西北內陸區降水資源及其分布 86
一、西北內陸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空間分布 87
二、西北內陸河區降水資源評價 87
三、西北內陸河區降水資源的地域分布 89
四、1956~2005年西北內陸區月、年降水序列變化趨勢 95
第二節 河西內陸河流域降水資源 99
一、河西內陸河降水資源和廣義水資源的估算 99
二、河西內陸河流域降水的年代際變化 100
三、河西內陸河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 101
四、河西內陸河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空間分布 101
五、河西內陸河流域降水時間分布均勻度變化 103
第三節 新疆內陸河流域降水資源 103
一、降水資源形成的地形條件 103
二、新疆內陸河流域年降水量及其時空分布 107
三、新疆內陸河流域降水的年內分配 108
四、新疆內陸河流域降水相對系數分析 109
五、新疆內陸河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 109
六、降雪與暴雨 111
七、降水資源的作用及其開發利用 111
第五章 冰雪消融與融水徑流及其變化 114
**節 河西內陸河流域冰川資源分布 114
第二節 祁連山中段(黑河上游)冰川分布特征 114
一、總體分布特征 114
二、黑河和北大河冰川變化 115
三、葫蘆溝流域冰川變化 116
第三節 祁連山中段(黑河上游)冰川時間尺度變化 116
一、祁連山中段冰川時間尺度變化 116
二、祁連山中段各支流冰川數量變化差異 118
三、祁連山中段各流域冰川面積變化差異 119
第四節 祁連山東西段冰川變化 120
一、祁連山西段冰川總面積變化 120
二、祁連山西段不同規模冰川面積變化 121
三、祁連山東段冰川面積變化 122
第五節 新疆冰川資源及其分布現狀 122
第六節 小冰期百年時間尺度的冰川變化 124
第七節 近幾十年來典型流域冰川變化 125
一、烏魯木齊河源一號冰川變化 125
二、烏魯木齊河流域 126
三、艾比湖水系的天山四棵樹河流域 127
四、伊犁河的喀什河流域 127
五、和田河-玉龍喀什河流域 127
六、阿克蘇河水系的臺蘭河流域 128
七、喀喇昆侖山、慕士塔格-公格爾山典型冰川變化監測結果 128
八、天山開都河流域 129
第八節 冰川消融及冰川徑流 130
一、冰川退縮對冰川水資源的意義 130
二、中國冰川融水徑流的變化狀況 131
三、代表性河流冰川融水徑流變化監測 132
第九節 冰川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134
第十節 適應氣候變化的冰川水資源保護對策 137
第十一節 新疆積雪水資源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138
第六章 出山徑流形成與模擬 143
**節 內陸河出山徑流研究進展 143
一、系統理論模型的應用 144
二、概念性模型的應用 144
三、分布式模型的應用 144
四、現有徑流模型的特點 145
第二節 高山冰川徑流的變化過程 146
一、高山冰川融水徑流與氣候 146
二、西北地區冰川徑流變化 146
第三節 黑河干流出山地表徑流的形成機理 147
一、氣候特征 147
二、流域徑流特征與時空變化 148
三、流域水資源狀況 149
四、黑河干流山區概況 149
第四節 黑河干流出山月徑流SWAT模型分析與設計 151
一、模型原理 151
二、模型輸入數據 161
第五節 黑河干流出山月徑流過程模擬與水文分析 165
一、水文過程模擬與結果評價 165
二、水文分析 180
第六節 氣候變化對出山徑流的意義 192
一、氣候變化對冰川徑流的影響 192
二、氣候變化對徑流的影響 193
三、冰川融水量對徑流的影響 195
四、氣溫升高對冰川變化及融水徑流的影響 195
五、氣候變化對山區徑流的影響 197
第七章 地下水補給與水資源轉化 198
**節 西北內陸區地下水資源特征 198
一、獨特的自然環境 198
二、地下水資源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198
三、地下水資源賦存特征 202
四、地下水資源主要變化特征 205
第二節 西北內陸區地下水資源補給、徑流與排泄 206
一、地下水資源補給分析計算 207
二、山區地下水資源 209
三、平原地區地下水資源補給與消耗 209
四、地下水資源量的分析計算方法 211
第三節 流域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的轉化 213
一、洪積扇群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 214
二、洪積扇緣細土平原帶地下水與地表水轉化 214
三、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轉化次數 215
第四節 平原水資源的計算及其轉化 216
一、平原總水資源的計算方法 216
二、平原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化 219
第五節 干旱內陸河流域地下水開發利用 221
一、地下水農業灌溉 222
二、城市工業的地下水供給 223
三、人畜生活飲用供水 224
第六節 地下水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224
一、下游地下水資源的虧缺 224
二、地下水開采水位持續下降與降落漏斗 226
三、土壤鹽堿化問題 227
四、灌區次生鹽漬化 228
五、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與采補不平衡 230
第七節 地下水可持續開采利用的原則 231
一、盆地地下水開采的采補平衡原則 231
二、維持生態穩定的地下水水位安全原則 232
三、保護地下水含水層避免退化原則 234
四、污水經處理后回補原則 235
五、地下水資源合理開采與管理定量評價原則 237
第八章 干旱區洪水與枯水徑流 239
**節 干旱內陸河地區洪水的主要特征 239
第二節 河西內陸河流域的旱澇特征 240
一、河西內陸河流域氣溫變化 240
二、河西內陸河流域暴雨特性 241
三、河西內陸河流域的洪水特性 241
第三節 塔里木盆地洪水災害的時間分布特征分析 242
第四節 塔里木盆地氣象災害的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243
一、災害的空間格局及其特征分析 243
二、災害空間格局特征的成因分析 243
第五節 新疆內陸河地區暴雨的特點和分布 244
一、新疆內陸河地區暴雨的主要特點 244
二、新疆內陸河地區暴雨的分布 245
第六節 枯水徑流 249
一、地帶性因素 250
二、非地帶性因素 251
三、人類活動的影響 253
第七節 枯水徑流分析方法 254
一、資料的審查分析 254
二、長期實測資料的枯水徑流的分析方法 255
三、流量歷時曲線 258
四、退水曲線 259
五、枯水流量頻率曲線分析 260
六、數學模型分析 263
第八節 河道徑流斷流的分析 263
一、河道徑流斷流的時間 264
二、河流出現斷流的分布 264
三、斷流與集水面積間的關系 265
第九章 流域蒸發量與生態需水量估算 266
**節 內陸河流域蒸散發 266
第二節 內陸河流域水面蒸發量估算 267
一、折算系數法 268
二、經驗公式法 269
第三節 西北干旱區陸面蒸散量的估算 275
一、水量平衡法 277
二、折算系數法 278
第四節 內陸河流域生態需水量估算 278
一、生態需水的若干研究進展 278
二、生態需水量計算方法 283
第五節 干旱內陸河流域生態需水量估算 289
一、水量平衡法 289
二、潛水蒸發法 300
三、生態學方法 301
第六節 黑河下游地區生態需水量 306
一、不同時期天然植被面積變化 306
二、典型植被耗水定額估算 307
三、典型植被生態需水量估算 308
第七節 基于RS技術的植被生態需水量估算 309
一、黑河中游地區生態需水量估算 309
二、黑河下游地區生態需水量估算 311
三、不同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 311
第十章 流域水體化學 313
**節 內陸河流域水體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基礎 314
第二節 內陸河流域水體化學特征 315
一、降水的化學特征 315
二、地表水體化學分異規律 316
三、地下水水體化學特征 317
四、天然水中的微量元素 319
五、水化學變化 320
第三節 水化學組成相關分析 322
一、礦化度與水化學成分之間的關系 322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