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成長的秘密-兒童心理與行為規律案例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2665
- 條形碼:9787500872665 ; 978-7-5008-726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長的秘密-兒童心理與行為規律案例解讀 本書特色
本書從兒童發展基本規律入手,以對兒童成長案例進行深度解讀的形式,探討了兒童思維發展、關鍵期、依戀類型、習慣培養、社會交往、學習路徑以及行為發展的內在規律,分析了當前常見的父母教養模式以及不同家庭環境下的兒童問題,為廣大家長更為科學有效地對兒童進行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方法。
成長的秘密-兒童心理與行為規律案例解讀 內容簡介
本書是嬰幼兒照護者系列讀物中的成長規律分冊,系列書涵蓋關于兒童成長、安全、母乳、睡眠等主題,以為廣大嬰幼兒照護者提供全面立體的知識體系為目的。 正如加里·斯莫利所言,來自媽媽的肯定話語,就像電燈的開關。在正確的時間對孩子說一句肯定的話,就如同點亮了整個房間的燈。 本書以案例 理論分析的形式分析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生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可以為廣大嬰幼兒照護者提供科學的育兒知識,希望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關愛和歡樂。
成長的秘密-兒童心理與行為規律案例解讀 目錄
004 兩天后的“鬼臉”——延遲模仿
006 “把小兔子放在地上再開門”——行動的計劃性
008 “ 5 加 3 等于 8, 8 減 3 等于幾?”——單向式思維
010 能看懂機場標識牌的孩子——符號式思維
011 “我是大獅子!”——擬人化思維
013 “娃娃沒藏在被子里”——自我中心式思維
015 “哪個杯子里的水更多?”——守恒能力的發展 017 “ 1 1 等于 11”——圖片式形象思維
018 “女兒忽然會說英語了”——認知內化的三階段 PART 2 別錯過孩子的敏感期——兒童發展的關鍵期 022 對光線敏感的蝴蝶幼蟲——敏感期的特點
024 “我要和媽媽結婚”——簡單的性別教育
026 笨拙的嘗試——獨立性培養敏感期
028 幼兒園里的尷尬事兒——認識“性器期”
030 “我的孩子不好好睡覺”——規則意識培養敏感期
032 不會挑魚刺的 16 歲男孩——自主性萌芽敏感期
034 “我不會撒嬌”——性別角色認同錯位
036 脫口而出的英語——語言關鍵期
038 隨心所欲的小新——普遍性發育遲滯 041 分辨不清老師的小潔——語言能力遲滯 PART 3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的抱抱嗎——親子依戀類型 044 媽媽什么也沒說就走了——認識依戀類型
047 媽媽就是安全基地——依戀與獨立性
049 “我的父母經常秀恩愛”——安全型依戀
051 “我擔心自己會搞砸事情”——回避型依戀
054 “我不是因為沖動分手”——焦慮型依戀
056 孩子哭了到底抱不抱?——哭聲免疫法之憾
059 “媽媽,別走”——母愛剝奪的創傷 PART 4 讓孩子對自己負責——好習慣培養 064 包辦一切的養育——行為失序
066 無理取鬧的小明——以自我為中心
068 “熱度*多保持三分鐘”——難以持續的興趣 070 手忙腳亂的早上——起床習慣的培養
072 “媽媽,我來幫你掃地”——責任心的培養
076 丟三落四的“健忘先生”——克服“健忘”的習慣
078 無處下腳的房間——整理習慣的培養
080 孩子的學習≠家長的包袱——磨蹭的根源
082 自己賺餅干吃的布蘭森——理財習慣的培養
085 理性的懲罰方法——暫時隔離法 PART 5 同伴之間的友誼——兒童的社會交往 088 “回家就不會被欺負了”——關鍵交友期
090 乖孩子的暗礁——社交退縮
093 隱形的小伙伴——假想朋友
095 順從背后的秘密——高度依賴 097 消失的牢騷——行為強化
100 是還擊還是尋求幫助?——被欺負的對策
105 孤僻的獨生孩子——成人化的兒童 PART 6 孩子是怎樣學習的——兒童的學習路徑 110 愛讀書的訣竅——字詞的認識
112 半途而廢的對策——樂器的堅持 115 “你的腦子太笨”——貼標簽的后果
117 父母的咆哮——斥責的弊端
119 靠“聽”學習的孩子——找準感覺通道
121 玩物不喪志——尊重天性的重要性
123 自卑的燦燦——批評式教育不可取
125 走下云端的自我評價——期待過高的苦果 128 不同孩子的教育竅門——因材施教
130 提示的作用——父母的“支架式”幫助 PART 7 你的孩子為什么這樣做——行為問題的根源 132 孩子怕黑怎么辦——克服恐懼感
135 有收藏癖的孩子——感官發展受阻
137 什么也不喜歡的瀟瀟——發現興趣
140 黏人的葉子——玩具過多的危害
142 遲遲不開口說話的樂樂——語言能力引導
144 有攻擊行為的小洪——規則的缺失
147 內向敏感的琪琪——不同的氣質類型
149 沒有主見的 5 歲孩子——避免“選擇盲”
151 “媽媽,我學不會”——行為退縮的根源 153 答非所問的孩子——多動背后的秘密
155 無盡的完美——適當忽視
157 孩子的“小聰明”——理性對待撒謊
159 愛咬手指的孩子——心理療法 PART 8 怎樣做理想的父母——家長的教養模式 162 和蝸牛一起散步——保持足夠的耐心
164 表揚的誤區——贊揚要得當
166 聽話的竅門——命令要具體可行
168 小亦的“完美”媽媽——缺愛的父母
170 過度美化孩子的父母——客觀評價
172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成人
175 “頭號掌柜”應該是誰?——家庭關系的核心 177 “如果你表現好,我就……”——物質獎勵的局限
179 嚴師出高徒?——合理的懲罰
181 “拯救”被溺愛的孩子——樹立權威
183 “我見過他們揮菜刀”——對婚姻的懼怕
185 患得患失的阿碧——親密關系障礙 PART 9 不同家庭的孩子——特殊家庭環境下的兒童問題 190 懶散依賴的孩子——隔代撫養下的自主性受抑制
193 被動少語的孩子——隔代撫養下的語言能力欠缺
195 憂郁自卑的孩子——家庭矛盾下的情緒失調
198 任性霸道的孩子——規則缺失下的失序
201 同胞間的忌妒——孩子的忌妒心理
203 行為倒退的姐姐——父母關注欠缺 205 同胞間的爭斗——孩子的競爭心理
209 焦慮的妹妹——先天氣質使然
212 只要孩子活得比我好——單親孩子的壓力源
214 排斥繼父的女孩——父母再婚的陰影
216 不相信愛情的女孩——父親出軌的陰影
218 童年記憶中的硝煙——父母爭吵的陰影
221 離異夫妻如何對待孩子?——父母離婚的陰影
223 三代同堂家庭的教育分歧——父母確立規則
成長的秘密-兒童心理與行為規律案例解讀 作者簡介
王燕,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學士,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家庭養育和婚戀行為。已經發表的作品獲得眾多榮譽獎項,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所編著《鮑爾比心理健康思想解析》一書榮獲2015年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當代中國都市父母教養現狀與反思》一書榮獲2010年度第十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譯著《母愛決定命運——母愛如何塑型嬰兒的大腦發育?》《母愛的力量——母愛如何促進和塑造嬰兒的大腦發育?》得到廣大新手媽媽的一致認可,并被一些培訓機構選作培訓教材。另有多篇學術論文獲專業領域各項獎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