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1135
- 條形碼:9787520711135 ; 978-7-5207-111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本書特色
本書揭示了被粉飾過的美國獨立戰爭的另一面——暴力,即美國實際誕生于一場充滿暴力和血腥的內戰。作者不但用生動翔實的文字展示了愛國者與保皇派、英國兵與平民、白人與黑人、印第安人之間的種種暴力行為,還展示出這種無處不在的暴力所帶來的道德困境,即英國人對無休止戰爭的左右為難以及勝利者對戰爭罪行的抹除、篡改和美化。
本書試圖從歷史中發掘美國現當代種種對外政策的暴力基因,進而對通過暴力手段追求正義目標的行為做出批判和否定。因此可以說,美國是通過一場殘忍無情、毀壞靈魂的戰爭建立起來的,無法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美國的過去與當下!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被粉飾過的美國獨立戰爭的另一面——暴力,即美國實際誕生于一場充滿暴力和血腥的內戰。作者不但用生動翔實的文字展示了愛國者與保皇派、英國兵與平民、白人與黑人、印第安人之間的種種暴力行為,還展示出這種無處不在的暴力所帶來的道德困境,即英國人對無休止戰爭的左右為難以及勝利者對戰爭罪行的抹除、篡改和美化。本書試圖從歷史中發掘美國現當代種種對外政策的暴力基因,進而對通過暴力手段追求正義目標的行為做出批判和否定。因此可以說,美國是通過一場殘忍無情、毀壞靈魂的戰爭建立起來的,無法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美國的過去與當下!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目錄
**章 捕獵保皇派
卑鄙的禽獸
忠誠者之墓
第二章 不列顛的困境
木已成舟
嗜血的內戰
公然的叛亂
第三章 盧比孔河
唇槍舌劍
屢遭重創
猶豫不決的入侵
討伐美洲保皇派
第四章 美洲護民官
“副官的女兒”
殺雞儆猴
贓物政治
第五章 肉體凌辱
復述強奸
第六章 屠宰場
從被俘到埋葬
擔心自己失去雙腿
一群骯臟的人形生物
第七章 戰俘的黑牢房
海面的騷動
不自由,毋寧死
漫長的歸途
第八章 斬盡殺絕
不裝火石的格雷
被亂砍的身體,道德上的勝利
法國的匕首
第九章 城鎮毀滅者
完全的毀滅
美利堅帝國
第十章 美國化戰爭
猛獸
哈利的頭顱
第十一章 以命抵命
公正
報復
傷感的愛國主義
第十二章 落魄而歸
*后的旅程
和解
后記
注釋與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相關資料
根據定義,戰爭是關于暴力的,但霍爾格·霍克的精彩著作也許是*次將暴力作為了解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重點。他以扣人心弦(有時也會令人惡心)的筆法強調了一些真正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例,雙方都有。所有學習美國革命及其戰爭的學生都應該讀這本書。
——斯蒂芬?康威,倫敦大學學院歷史學教授、《美國獨立戰爭簡史》作者
將革命戰爭從浪漫的國家神話中解脫出來是很困難的,但在《美國的傷痕》中,霍爾格?霍克提出了一項重要的修正。這是*本研究暴力在沖突中扮演了怎樣可悲而令人震驚的角色的書。
——安德魯?奧肖內西,弗吉尼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誰丟了美國》作者
作為美國人,我們更愿意相信我們的革命本質上與別人不同,更多的是在大陸會議議事廳里雄辯的演講,而不是暴力和流血。但是霍爾格?霍克表明,我們的國家是通過一場殘忍無情、毀壞靈魂的戰爭而建立起來的。這場長期而血腥的沖突以多種令人困擾的方式決定了美國將會如何發展,《美國的傷痕》對此進行了深具啟發性的考察。
——納撒尼爾?菲爾布里克,《勇敢的抱負》作者
從對商人和海軍官員涂上滾燙的柏油,到當眾脫掉涉嫌同情保皇派的婦女的衣服,霍爾格?霍克以深入的研究和扣人心弦的文字揭露了美國革命的可怕暴力,顛覆了美國無血誕生的感性神話。
——凱瑟琳?杜瓦爾,北卡羅來納大學歷史學教授、《獨立的失落》作者
《美國的傷痕》是一部關于革命戰爭的杰出綜合史,強調了這種血腥和破壞性的沖突如何觸動了普通男女的生活。霍爾格?霍克關注的不是戰爭中眾所周知的建國者,而是展現出降臨在雙方士兵和平民身上的暴力和恐怖。這是一本重要的書,所有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美國獨立戰爭本質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約翰?費林,《旋風:美國革命和贏得革命的戰爭》作者
當然,沒有讀者會把革命再想象成孩童時代看到的那種端著氣槍的露天歷史劇。霍克明智地認為,考慮到民族解放實際上是什么樣的戰爭,美國人也許應該讓自己對建國和民主輸出的熱情降降溫。他向我們展示出,革命遠比我們通常所知的更加殘酷。
——《紐約客》
霍克通過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對美國革命做出了原創和發人深省的貢獻。他咄咄逼人地指出,和大眾認知中為了爭取自由而進行的高尚斗爭不同,那個時代充斥著更普遍的身體虐待和心理暴行。通過精雕細琢的歷史細節,他揭示了革命中釋放的暴力如何廣泛蔓延,幾乎沒有哪個社會能夠幸免。
——《華爾街日報》
美國的傷痕 獨立戰爭與美國政治的暴力基因 作者簡介
霍爾格·霍克,生于德國,在牛津大學獲得現代歷史博士學位。英國利物浦大學18世紀歷史跨學科研究中心創辦人,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美國國會圖書館研究員,現任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擅長18世紀史、英國史研究。
楊靖,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美國文明研究所所長,江蘇省翻譯協會理事,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