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8269
- 條形碼:9787509668269 ; 978-7-5096-682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 本書特色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為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歐訓民課題組在電動汽車技術評價和戰略政策分析方面的多年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內容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對未來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進行了“經濟-能源-環境-資源”多視角綜合研究。圍繞電動汽車消費者選擇和市場滲透規律、電動汽車微觀全生命周期能耗和GHG排放表現、電動汽車發展的宏觀能源環境資源影響這三個主題,分別建立評估方法、構建分析模型和開展案例分析。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提出了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建議。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既可作為從事電動汽車相關技術評價和戰略研究的研究人員的參考書和工作手冊,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和能源管理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 內容簡介
**部分為緒論,從汽車電動化轉型、電動汽車發展驅動因素及面臨問題等角度介紹了當前電動汽車發展現狀和本書研究背景,提出了主要研究的問題及本書結構安排(**章)。 第二部分從經濟發展水平、技術特性、燃料特性、消費者偏好和政策等維度建立起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模型并以中國典型城市為案例進行分析(第二章、第三章)。 第三部分通過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實現了從微觀視角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GHG排放的科學測算以及與其他車用燃料路線的對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國際多區域比較(第四、五、六章)。 第四部分通過開發中國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能源、GHG排放和關鍵資源需求分析模型,從宏觀角度分析了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背景下中國道路交通能源需求和GHG排放并討論了電動汽車的石油替代和GHG減排效益,系統評價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對關鍵金屬原材料的需求及原材料供給的可持續性(第七、八、九章)。 *后,總結提出影響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及綜合影響,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并指出本書當前研究不足(第十章)。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一、發展電動汽車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部署
二、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驅動因素及效果亟待研究
三、電動汽車發展相關的能源、環境和資源影響備受關注
第二節 主要研究問題
第三節 全書結構
第二章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分析模型開發
**節 文獻綜述
一、情景假設方法
二、創新擴散理論方法
三、總持有成本方法
四、離散選擇模型方法
五、先進技術市場滲透研究方法小結
第二節 建模思路
第三節 電動汽車發展影響因素識別
一、已有消費者調查發現的影響因素
二、開展消費者調查研究私人乘用車消費關注點
三、相關研究中所采用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模型結構和計算原理
一、滲透率模塊
二、保有量模塊
三、能源消費模塊
四、環境影響模塊
第三章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案例研究
**節 北京市電動汽車發展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二、情景設計
三、情景結果分析
第二節 不同規模城市電動汽車發展研究
一、案例背景
二、城市差異參數
三、情景設計
四、情景分析結果
五、城市間差異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本章主要結論
第四章 中國車用燃料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構建
**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模型構建
一、系統邊界
二、影響指標和功能單位
三、模型概述
四、計算原理
……
第五章 中國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分析及多種車用燃料路線比較分析
第六章 多國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GHG排放對比分析
第七章 中國分省區汽車交通能源需求和GHG排放分析模型開發
第八章 中國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的能源需求和GHG排放分析
第九章 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關鍵金屬資源需求分析模型開發與應用
第十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其能源環境資源影響研究-方法.模型和應用 作者簡介
歐訓民,男,1978年生,湖南寧鄉人。清華大學工學學士、管理學碩士、管理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SCI期刊Energy的能源與交通交叉領域編輯(Subject Editor)、清華大學中國車用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系統工程專委會副秘書長。
研究方向為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全生命周期分析和交通能源戰略。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撰寫專著8部;發表SCI/SSCI檢索論文50余篇;入選聯合國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主要作者(Lead Author)。
曾獲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獎(2011)、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2015)和國家能源軟科學研究成果獎(2016)等多項榮譽。
彭天鐸,男,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
張茜,女,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