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臨床辨證論治方法二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82963
- 條形碼:9787504682963 ; 978-7-5046-8296-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辨證論治方法二十講 本書特色
基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宗旨,本書系統梳理了臨床實踐中辨證論治的具體思路與方法,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臨床辨證論治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類具體問題,并以案例加以說明。全書共 20 講,分別介紹了辨證論治中常用的五種方法,即從主訴出發的辨證論治方法、以刻下癥為核心的辨證論治方法、診斷次序中的辨證論治方法、辨證論治的步驟及層次辨證法,同時涉獵辨證論治過程中的四診信息收集與應用、寒熱虛實錯雜證辨證,以及辨證論治過程中的求屬論思想、整體恒動觀、無癥可辨的思維模式、病因病機理論、體質學說、氣化理論、情志因素、正邪學說、五臟相關學說等。本書為筆者學習中醫 30 余年臨床心得體會,也是帶教臨床醫生的講稿,可供中醫類的臨床醫師、研究人員、醫學生參考、閱讀、借鑒。
臨床辨證論治方法二十講 內容簡介
辯證過程似法官斷案,豈容絲毫閃失;論治方法如沙場點兵,必須迅速精準。
臨床辨證論治方法二十講 目錄
一、從歷史角度看“癥”“證”
二、何為“辨證論治”
三、“癥”“證”的區別與聯系
第2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四診信息的應用
一、察顏觀色,洞察病機
二、聞聲嗅味,洞若觀火
三、問診條辨,正本清源
四、切脈按腹,明辨陰陽
五、四診合參,知常達變
第3講 從主訴出發的辨證論治方法
一、什么是主訴
二、主訴的意義
三、如何從主訴展開辨證論治
四、主訴與主癥的區別
五、主訴也有“陷阱”
六、相關鏈接 :主訴證治學
第4講 以刻下癥為核心的辨證程序與方法
一、主癥的內涵和意義
二、如何確定主癥
三、以主癥為中心進行詢查
四、以主癥為核心進行診病
五、以主癥為核心進行辨證
第5講 辨病辨證依據中的辨證論治五步法
一、綜合四診資料,提取有用信息
二、根據主訴、主癥定主證
三、根據次癥和(或)兼癥定次證和(或)兼夾證
四、基于主證,根據體質、環境等個體因素辨病勢
五、根據主、次證關系,辨證論治
六、結合西醫診斷及檢查、病史,評估預后
第6講 診斷次序中的辨證論治方法
一、緊扣刻下癥,猶如辨病辨證密鑰
二、將刻下癥與病史、西醫診斷相結合
三、望聞問切與視觸叩聽相結合,進一步確定病位、病性、病勢
四、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把握病因病機
第7講 “無癥可辨”時的辨證方法與思維模式
一、“癥”“證”“病”的區別
二、哪些情況屬于“無癥可辨”以及“無癥可辨”時各家觀點
三、為什么會出現“無癥可辨”
四、該如何應對“無癥可辨”
第8講 層次辨證法
一、癥狀的層次辨證
二、病性的層次辨證
三、病位的層次辨證
四、從臟腑、經絡分出主癥 - 主癥群,次癥 - 次癥群
五、結合病傳理論及治未病思想,判斷病勢,控制病情
第9講 辨證論治之虛實寒熱夾雜證
一、知標本、逆從——中醫整體觀在辨證中的運用
二、透視虛實寒熱夾雜證,中醫藏象學說在辨證中的運用
三、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
第 10 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的主證與次證關系
一、何為證、主證和次證
二、主證在辨證論治中的作用
三、次證在辨證論治中的作用
四、主證和次證在辨證論治中的關系
五、小結
第 11 講 知標本者,萬舉萬當
一、何為“標本”
二、臨證體會
第 12 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的辨體質方法與應用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體質與先天稟賦的關系
三、體質與五臟關系
四、體質在兩性之間的差異
五、體質與情志密切相關
六、體質在不同年齡之間的差異
七、體質在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
八、體質與社會環境的密切關系
九、中外體質研究的對比
十、體質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關系
十一、辨體質與辨證結合
十二、辨體質的臨床運用
十三、小結
第 13 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的情志因素探析
一、概述
二、辨證過程中的人文醫學思想
三、情志因素與疾病關系的現代研究
四、情志異常與臟腑辨證
五、情志異常與六經辨證
六、情志異常與三焦辨證
七、情志異常與營衛辨證
八、情志辨證的復雜性
九、情志相勝法
第 14 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的“求屬論”
一、中醫病機理論
二、辨證論治過程中的“求屬論”
第 15 講 辨證論治中正邪學說的應用
一、正邪學說的淵源與內涵
二、正邪學說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三、扶正祛邪法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四、運用“扶正祛邪法”治療糖尿病腎病
第 16 講 辨證論治過程中的氣化理論應用
一、氣化理論
二、氣化與氣血精津液的關系
三、臨床應用
四、小結
第 17 講 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辨析
一、什么是“辨病論治”
二、中醫辨病與西醫辨病
三、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病的唯一“法寶”嗎
四、從歷史談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的關系
五、現代對辨病與辨證關系的認識
六、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的弊端
七、現代辨病辨證的意義
八、現代如何提高臨床療效
九、小結
第 18 講 辨證論治中的整體恒動觀
一、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恒動思維方式
二、動態性疾病觀是辨證論治思想的重要內容
三、整體恒動觀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第 19 講 病因病機論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一、病因辨證
二、病機辨證
三、病因病機的相互聯系及應用
四、病因辨證的主要程序與方法
五、病機辨證的主要程序與方法
六、“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的理論及臨床應用
第 20 講 五臟相關學說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一、臟腑辨證與其他辨證方法的關系
二、臟腑辨證的內容
三、從臟腑辨證論治甲狀腺功能異常
四、小結
臨床辨證論治方法二十講 作者簡介
倪青,醫學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具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唐氏中醫藥發展獎”獲獎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已主持和參加完成知名級課題 56 項。已獲國家獎 2 項,省級獎 18 項。曾獲北京科技新星、北京學習之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等稱號。已發表學術論文460余篇,其中 SCI 收錄 21 篇,主編學術著作 32 本。 王祥生,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山東省中醫優秀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優秀院長,首屆齊魯衛生與健康領軍人才,山東省名中醫,濟寧市十大名中醫。從醫 30 余年,師從張大寧、張學文、孫光榮、李佃貴等國醫大師,擅長治療腎病、胃病、肺病、肝病等內科疑難病,中醫調理亞健康狀態、腎虛、婦科病、不孕不育等經驗豐富,對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腫瘤治療及術后、放化療后調理有獨特心得。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