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8218
- 條形碼:9787552028218 ; 978-7-5520-2821-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本書特色
數學教育,不僅困擾孩子,也是很多成年人的噩夢。 如何才能擺脫當下“刷題”“背公式”的教學桎梏,讓孩子真正愛上數學?又如何讓成年人意識到數學并不是只代表恐懼,而是神奇而美妙的藝術? 作者認為,就像繪畫、音樂和詩歌一樣,數學是一門藝術,我們的靈感需要被激發;數學又與游戲一樣,要基于好奇心去探索。在本書中,作者既替孩子所接受的數學教育感到憤懣,也替數學本身感到惋惜,因此而呼吁教育者反思和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帶領孩子能夠真正走進數學的世界,領略數學之美。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內容簡介
一部轟動數學圈的著作:作者*早的初稿由斯坦福大學教授齊斯·德福林在美國數學協會(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網絡專欄發布,在美國數學教育圈引起熱烈反響與討論。 澄清數學教育的誤區,數學是開發心智的一門藝術:保羅更愿意把數學看作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它是*純粹的,通過好奇、探索與游戲,能夠打開孩子的心智,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和藝術美感。 深刻反思與剖析當今基礎數學教育模式:作者先后任職*大學,再結合十幾年的一線基礎數學教學經驗,把中小學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刷題”“省略思考過程”等弊病一一擺出剖析,切中時弊。 創新教學模式:作者用深入淺出的例子教你如何玩數學、探索數學實境,發現數學的美與樂趣。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目錄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相關資料
這本書,對于每一位要從事數學教育的人、每一位學齡孩子的家長、每一位負責數學教學的學校老師或政府官員,都應該是必讀之作。 ——齊斯·德福林(Keith Devlin),斯坦福大學教授、《數學的語言》作者 作者寫出了很重要、很平易近人的悲嘆和狂喜。他哀嘆的是今天數學教育的現狀;而他也熱切盼望老師們能得到鼓舞,帶領學生們體驗數學里頭十分刺激的“概念的詩意”,而且真的是如此。 ——貝利·馬祖爾(Barry Mazur),哈佛大學校聘數學教授 數學是一門藝術。要把數學文化融入教材和課堂教學,通過好的問題展現數學的美,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保羅·洛克哈特的《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對于如何教授中小學數學很有創見,值得數學老師學習和借鑒。 ——嚴加安,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正是蘊藏在解題過程中那不期而至的靈光一現,使得數學充滿了藝術般的魅力。因此,我非常同意作者把數學比作藝術,而非科學。數學中蘊含的美妙的邏輯固然是所有科學的靈魂,但數學自身所展示的那種非邏輯的、觸及心靈的美才是她的真諦。 ——劉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本書思考的是我*關注的K12 數學教育問題,作者從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視角,以人才成長的數學知識與能力體系建構的視域,以“嘆息”這一獨具一格的表達方式,訴說著數學之美。上篇“悲歌”的各章觀點犀利,是對當下大多數數學家、數學教育家的基本理論觀點的顛復性批判。而下篇“鼓舞”的體例則是一氣呵成,雖然其建設性的觀點不太明確,但依然可以引發我們對當下數學教育模式的反思與遐想。 ——王本中,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院長 數學是眾多學科的基礎,并且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學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這本書的作者觀點犀利,直指現在數學教學中的可笑部分。數學本可以非常有趣,如果每一個數學教師,都能把每個概念真正有趣地講出來,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喜歡數學,也更能適應未來以數學為基礎的社會。推薦給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閱讀。 ——陳斌,微博@ 斌叔兒童編程 教育部雙創優秀導師,橙旭園兒童編程創始人 這本書會顛覆你對數學的刻板印象。它將帶你進入一個你從來沒有在數學教材和習題冊里發現過的,真正的數學世界。這個世界有獨特的美麗,像游戲一樣有趣,并且簡單到任何人都能理解。我不敢保證你會就此愛上數學,但是對于數學的討厭和恐懼肯定會消解一二。 ——池曉,鑰匙玩校、好奇學校創始人 這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當代數學教育,言語雖然激進,但觀點犀利,耐人尋味,非常值得推薦給數學教育工作者、老師及家長閱讀。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沉浸于好奇、想學習的數學世界,而非枯燥的數學練習冊。 ——超模君,超級數學建模主編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作者簡介
保羅·洛克哈特(Paul Lockhart) 一位杰出的富有傳奇色彩的數學家。大概14歲時,他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他特別指出,不是由于學校的數學課程)。為專心研究數學,他從大學退學,靠編程和當小學老師為生。199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洛克哈特先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科學研究中心(MSRI)和布朗大學任職。2000年加入紐約的獨立學校圣安學校,教導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數學課至今。 展現給人們看美妙的事物,讓他們有機會享受當一個有創造力、有彈性、心胸開放的思想家——這是真正的數學教育可能提供的東西。 ——保羅·洛克哈特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