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潘伯鷹談書法(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49374
- 條形碼:9787303249374 ; 978-7-303-2493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潘伯鷹談書法(插圖本)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兩部分。
*部分為《中國書法簡論》,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潘伯鷹寫的關于練習書法的技巧,指導書法學習者如何入門,并羅列了學習書法的參考書,下卷為書法欣賞,作者對隸書及二王、顏柳等名家進行了點評。潘伯鷹的行草書瀏麗健勁、瀟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孫過庭《書譜》之法,可以說頗有二王風致;但其正書大楷則顯露出了他關于碑帖并行的書學主張,擘窠大字偶有露鋒者,仍顯古拙質樸,雄渾有北碑風貌。潘伯鷹一直強調學書既要勤練而非勤言,更強調書法要求“字外精神”。他的書學主張集中反映在這部簡論,被好書、識書者奉為圭臬。本書分為兩部分。
*部分為《中國書法簡論》,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潘伯鷹寫的關于練習書法的技巧,指導書法學習者如何入門,并羅列了學習書法的參考書,下卷為書法欣賞,作者對隸書及二王、顏柳等名家進行了點評。潘伯鷹的行草書瀏麗健勁、瀟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孫過庭《書譜》之法,可以說頗有二王風致;但其正書大楷則顯露出了他關于碑帖并行的書學主張,擘窠大字偶有露鋒者,仍顯古拙質樸,雄渾有北碑風貌。潘伯鷹一直強調學書既要勤練而非勤言,更強調書法要求“字外精神”。他的書學主張集中反映在這部簡論,被好書、識書者奉為圭臬。
第二部分為附錄,收入近20篇作者論述書法的短文,包括《書法常識》《說習字之益》《二沈書畫展引》《個簃書畫展覽引》《古書畫的真偽問題——略論歷代書畫展出品》《觀歷代書畫展所感》《題方介堪先生印蛻》《觀書畫記》《名跡經眼續記》《書法小故事》《》《印與印泥》《孫過庭及其書譜》《文獻資料的收藏》《漫談清代的隸書》《應從五字執筆法入門》《懸腕與導送》《如何臨習?》《“我應該學哪一家?”》《書墻的楊風子》《北宋書派的新舊觀》《李建中及其土母帖》《漲墨》《博與約》《書家與善書者》《蘭亭趣味》《筆法•創新與好奇》《描字•補筆等等》《吳昌碩的書法》《叢帖瑣談》《說筆墨交融》《說不似之似》《再談筆與書法的關系》。
另外收入潘氏與歷代書法近50幀,以便圖文并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書法的奇妙之處。
潘伯鷹談書法(插圖本)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部分。 部分為《中國書法簡論》,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潘伯鷹寫的關于練習書法的技巧,指導書法學習者如何入門,并羅列了學習書法的參考書,下卷為書法欣賞,作者對隸書及二王、顏柳等名家進行了點評。潘伯鷹的行草書瀏麗健勁、瀟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孫過庭《書譜》之法,可以說頗有二王風致;但其正書大楷則顯露出了他關于碑帖并行的書學主張,擘窠大字偶有露鋒者,仍顯古拙質樸,雄渾有北碑風貌。潘伯鷹一直強調學書既要勤練而非勤言,更強調書法要求“字外精神”。他的書學主張集中反映在這部簡論,被好書、識書者奉為圭臬。 第二部分為附錄,收入近20篇作者論述書法的短文,包括《書法常識》《說習字之益》《二沈書畫展引》《個簃書畫展覽引》《古書畫的真偽問題——略論歷代書畫展出品》《觀歷代書畫展所感》《題方介堪先生印蛻》《觀書畫記》《名跡經眼續記》《書法小故事》《》《印與印泥》《孫過庭及其書譜》《文獻資料的收藏》《漫談清代的隸書》《應從五字執筆法入門》《懸腕與導送》《如何臨習?》《“我應該學哪一家?”》《書墻的楊風子》《北宋書派的新舊觀》《李建中及其土母帖》《漲墨》《博與約》《書家與善書者》《蘭亭趣味》《筆法•創新與好奇》《描字•補筆等等》《吳昌碩的書法》《叢帖瑣談》《說筆墨交融》《說不似之似》《再談筆與書法的關系》。 另外收入潘氏與歷代書法近50幀,以便圖文并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書法的奇妙之處。
潘伯鷹談書法(插圖本) 目錄
潘伯鷹談書法(插圖本) 作者簡介
潘伯鷹(1905-1966),安徽懷寧人。原名式,字伯鷹,以字行,號鳧公、有發翁,別署孤云。早年時從吳闿生學習經史文詞。風神瀟灑,崇尚雅潔。潘伯鷹比沈尹默小16歲,但二人關系很好,書法皆宗二王。潘伯鷹后來專攻褚字,較沈尹默更為灑脫,勁健處也在沈尹默之上。新中國成立后,沈、潘二先生曾各寫楷書字帖,以作中小學生的臨摹范本。當今的上海書壇,仍可明顯看到二位先生的影響在。著有《中國書法簡論》《玄隱廬詩》等。
譚徐鋒,重慶墊江人,史學博士,先后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所、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研習晚清民國史與中國藝術史,側重思想文化史、軍事史、知識分子史與書法史。著有《辛亥革命的影像記憶》(與楊天石先生合編),獨立承擔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蔣百里全集(八卷本)》,文字散見于《光明日報》(香港)《二十一世紀》、《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圖書評論》、《人文雜志》、《中華讀書報》《經濟觀察報》《新京報》等報刊。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