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的本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60676
- 條形碼:9787501260676 ; 978-7-5012-60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的本質 內容簡介
瓦爾特·本雅明在20世紀30年代曾深入考察過作為新型藝術形式同時也是大眾傳播媒介的電影,驚覺電影在改變社會關系上的巨大可塑性。《電影的本質:基于本雅明媒介技術觀視角/世知-貝殼國際傳播傳媒書系》將本雅明對電影的哲學思考凝練為“電影作為世俗彌賽亞”這一理論構想,核心內涵意指將電影視為實現人類自我救贖的世俗啟迪來看待,這是本雅明對于電影潛能的奇妙假設。《電影的本質:基于本雅明媒介技術觀視角/世知-貝殼國際傳播傳媒書系》主體包含以下幾個有機析塊:“電影作為世俗彌賽亞”理論構想的現實動因、理論來源、救贖方案以及理論檢視等,立體展現本雅明電影思考的不同層次與面向。 《電影的本質:基于本雅明媒介技術觀視角/世知-貝殼國際傳播傳媒書系》可供相關領域教師、研究人員、學生參考,對此領域感興趣的讀者也值得閱讀。
電影的本質 目錄
**節 緣起:傳播學科尷尬的本雅明研究
第二節 哲學家本雅明的電影研究過客身份
第三節 救贖批判書寫另類電影思考
第四節 本雅明的理論構想:電影作為世俗彌賽亞
第五節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第二章 本雅明電影思考的現實動因:現代性的廢墟和救贖的落空
**節 經驗是本雅明電影思考的邏輯起點和歸宿
第二節 電影與大眾的共生關系開啟電影作為世俗彌賽亞的現實可能
第三節 電影當代使用的三種迷誤與本雅明第四條道路的提出
第三章 本雅明電影思考的理論來源:猶太神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奇妙結合
**節 猶太神學與彌賽亞信仰暈染本雅明電影思考的理論底色
第二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劍賦予本雅明電影思考以批判鋒芒
第四章 本雅明電影思考的救贖之路:在技術的辯證法中實現人類自我救贖
**節 作為藝術的攝影還是作為攝影的藝術
第二節 救贖的主體生成:從感知方式的變遷到受眾批判性主體的形成
第三節 救贖的技術基礎:電影技術改變客體的時空呈現方式及展現無意識領域
第四節 救贖的現實應用:批判性主體批判社會無意識完成自我救贖
第五章 本雅明電影思考的理論檢視:現實困境和內在局限
**節 反智的文本拒絕理性闡釋
第二節 本雅明電影思考的現實困境和理論局限
結語:感受本雅明
寫在書后
電影的本質 作者簡介
廖金英,女,1979年生,廣西南寧人。2016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講授《新聞學概論》《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社會學概論》《中外新聞傳播史》等課程。在《國際新聞界》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兩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目前致力于傳播學的哲學給養和“元傳播學”領域的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