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253976
- 條形碼:9787302253976 ; 978-7-302-25397-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本書特色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為2007年《信息論與編碼技術》-書的第二版。《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系統地介紹了兩部分內容:一,香農信息論的三個基本概念(信源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數),以及與這三個概念相對應的三個編碼定理;二,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為了便于教學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以及讀者自檢,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該書不追求高深的數學推導,盡量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對信息論與編碼的基本概念進行描述,用例題和圖表形象地說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特別適合于教學和自學。已掌握工科高等數學和工程數學的讀者都能讀懂《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該書教學課件可通過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下載。
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融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利于課堂講授。
強調基本原理的理解,精選素材并充分考慮其實用性。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為2007年《信息論與編碼技術》-書的第二版。《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系統地介紹了兩部分內容:一,香農信息論的三個基本概念(信源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數),以及與這三個概念相對應的三個編碼定理;二,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為了便于教學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以及讀者自檢,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該書不追求高深的數學推導,盡量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對信息論與編碼的基本概念進行描述,用例題和圖表形象地說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特別適合于教學和自學。已掌握工科高等數學和工程數學的讀者都能讀懂《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該書教學課件可通過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下載。
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融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利于課堂講授。
強調基本原理的理解,精選素材并充分考慮其實用性。
以通俗形象的語言描述定義、性質和結論,易于學生理解。
重概念描述、少理論推導,并用例題和圖表加以形象說明。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內容簡介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為2007年《信息論與編碼技術》-書的第二版。《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系統地介紹了兩部分內容:一,香農信息論的三個基本概念(信源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數),以及與這三個概念相對應的三個編碼定理;二,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為了便于教學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以及讀者自檢,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該書不追求高深的數學推導,盡量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對信息論與編碼的基本概念進行描述,用例題和圖表形象地說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特別適合于教學和自學。已掌握工科高等數學和工程數學的讀者都能讀懂《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該書教學課件可通過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下載。 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融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利于課堂講授。 強調基本原理的理解,精選素材并充分考慮其實用性。 以通俗形象的語言描述定義、性質和結論,易于學生理解。 重概念描述、少理論推導,并用例題和圖表加以形象說明。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第2版) 目錄
1.1 基本概念
1.1.1 信息的一般概念
1.1.2 香農信息定義
1.1.3 信息論與編碼技術發展簡史
1.2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1.3 信息論與編碼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1.3.1 信息論研究的主要內容
1.3.2 香農信息論對信道編碼的指導意義
1.3.3 香農信息論對信源編碼的指導意義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信源及其熵
2.1 信源的數學模型和分類
2.1.1 信源的數學模型
2.1.2 信源的分類
2.2 離散信源的信息熵及其性質
2.2.1 自信息
2.2.2 信息熵
2.2.3 熵的基本性質
2.3 離散無記憶信源的擴展信源
2.4 離散平穩信源
2.4.1 平穩信源的概念
2.4.2 二維平穩信源
2.4.3 -般離散平穩信源
2.5 連續信源的信息熵
2.5.1 單符號連續信源的熵
2.5.2 波形信源的熵
2.5.3 □□熵定理
2.6 信源的冗余度
2.6.1 信源效率
2.6.2 信源冗余度
2.7 離散無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2.7.1 信源編碼的基本概念
2.7.2 香農□□定理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信道及其容量
3.1 信道的數學模型與分類
3.1.1 信道的分類
3.1.2 信道的數學模型
3.1.3 單符號離散信道
3.2 信道疑義度與平均互信息
3.2.1 信道疑義度
3.2.2 平均互信息
3.2.3 平均互信息的性質
3.3 離散無記憶的擴展信道
3.4 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4.1 信道容量的定義
3.4.2 簡單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4.3 對稱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4.4 離散無記憶Ⅳ次擴展信道的信道容量
3.5 連續信道的信道容量
3.5.1 連續單符號加性高斯噪聲信道的信道容量
3.5.2 多維無記憶加性連續信道的信道容量
3.5.3 限頻限時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聲信道的信道容量
3.6 信源與信道的匹配
3.7 信道編碼定理
思考題與習題
……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數
第5章 信源編碼
第6章 信道編碼
第7章 MATLAB在信息論與編碼分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