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9785
- 條形碼:9787203109785 ; 978-7-203-10978-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本書特色
梁實秋的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來,時而流連于衣食住行,時而沉醉于琴棋書畫,有時天文地理,有時人情世故。沒有生之無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簡潔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種積極溫暖的情味。飲食一端,是生活藝術中重要的項目,未可以小道視之。奈何知音者少,知味者稀。文學大師暢談記憶中的好滋味,文字雅潔生動,不僅令人饞涎欲滴,而且意興遄飛。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內容簡介
《雅舍談吃》分“味是故鄉濃”“舌嘗四海香”“吃中有真意”三輯,大談各地的佳肴美食,將作者獨特的生命體驗灌注其中,在寫吃的同時,也記述了煙火氣中的逸聞趣事。記憶中不僅有難忘的好滋味,更有悠長的歲月和溫暖的情感。此次經過認真校勘,修訂了引文中的不少錯訛。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目錄
燒鴨
鍋燒雞
芙蓉雞片
烤羊肉
燒羊肉
白肉
爆雙脆
炸丸子
烏魚錢
鐵鍋蛋
醬菜
茄子
菠菜
滿漢細點
餃子
水晶蝦餅
湯包
煎餛飩
核桃腰
核桃酪酪
栗子
酸梅湯與糖葫蘆
豆汁兒
燒餅油條
第二輯 舌嘗四海香
鴿
拌鴨掌
糟蒸鴨肝
咖喱雞
臘肉
佛跳墻
獅子頭
醋熘魚
兩做魚
瓦塊魚
鮑魚
黃魚
生炒鱔魚絲
魚翅
魚丸
海參
西施舌
干貝
熗青蛤
蟹
火腿
豆腐
熘黃菜
龍須菜
韭菜簍
菜包
筍
蓮子
八寶飯
烙餅
薄餅
粥
鍋巴
面條
第三輯 吃中有真意
廚房
五斗米
味精
吃
飯前祈禱
圓桌與筷子
饞
吃相
請客
讀《中國吃》
再談“中國吃”
讀《烹調原理》
讀《媛珊食譜》
《飲膳正要》
關于蘋果
窩頭
由熊掌說起
千里莼羹,未下鹽豉
炸活魚
大菜
腌豬肉
狗肉
蘿卜湯的啟示
說酒
飲酒
酒壺
吃醋
喝茶
豆腐干風波
康乃馨牛奶
你來摘
“啤酒”啤酒
粽子節
北平的零食小販
記日本之飲食店
吃在美國
“麥當勞”
包裝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節選
《雅舍談吃》: 燒鴨 北平烤鴨,名聞中外。在北平不叫烤鴨,叫燒鴨,或燒鴨子,口語中加一子字。 《北平風俗雜詠》嚴辰《憶京都詞》十一首,第五首云: 憶京都·填鴨冠寰中 爛煮登盤肥且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此間亦有呼名鴨,骨瘦如柴空打殺。 嚴辰是浙人,對于北平填鴨之傾倒,可謂情見乎詞。 北平苦旱,不是產鴨盛地,唯近在咫尺之通州得運河之便,渠塘交錯,特宜畜鴨。佳種皆純白,野鴨、花鴨則非上選。鴨自通州運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續。以高粱及其他飼料揉搓成圓條狀,較一般香腸熱狗為粗,長四寸許。通州的鴨子師傅抓過一只鴨來,夾在兩條腿間,使不得動,用手掰開鴨嘴,以粗長的一根根的食料蘸著水硬行塞人。鴨子要叫都叫不出聲,只有眨巴眼的份兒。塞進口中之后,用手緊緊地往下捋鴨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東西擠送到鴨的胃里。填進幾根之后,眼看著再填就要撐破肚皮,這才松手,把鴨關進一間不見天日的小棚子里。幾十上百只鴨關在一起,像沙丁魚,絕無活動余地,只是盡量給予水喝。這樣關了若干天,天天扯出來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鴨”。一來鴨子品種好,二來師傅手藝高,所以填鴨為北平所獨有。抗戰時期在后方有一家餐館試行填鴨,三分之一死去,沒死的雖非骨瘦如柴,也并不很肥,這是我親眼看到的。鴨一定要肥,肥才嫩。 北平燒鴨,除了專門賣鴨的餐館如全聚德之外,是由便宜坊(即醬肘子鋪)發售的。在館子里亦可吃燒鴨,例如在福全館宴客,就可以叫右邊鄰近的一家便宜坊送了過來。自從宣外的老便宜坊關張以后,要以東城的金魚胡同口的寶華春為后起之秀,樓下門市,樓上小樓一角*是吃燒鴨的好地方。在家里,打一個電話,寶華春就會派一個小利巴(按:小伙計),用保溫的鉛鐵桶送來一只才出爐的燒鴨,油淋淋的,燙手熱的。附帶著他還帶來蒸荷葉餅、蔥、醬之類。他在席旁小桌上當眾片鴨,手藝不錯,講究片得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隨后一盤瘦肉,*后是鴨頭、鴨尖,大功告成。主人高興,賞錢兩吊,小利巴歡天喜地稱謝而去。 填鴨費工費料,后來一般餐館幾乎都賣燒鴨,叫作叉燒烤鴨,連燜爐的設備也省了,就地一堆炭火、一根鐵叉就能應市。同時用的是未經填肥的普通鴨子,吹凸了鴨皮晾干一烤,也能烤得焦黃進脆。但是除了皮就是肉,沒有黃油,味道當然差得多。有人到北平吃烤鴨,歸來盛道其美,我問他好在哪里,他說:“有皮,有肉,沒有油。”我告訴他:“你還沒有吃過北平烤鴨。” 所謂一鴨三吃,那是廣告噱頭。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有一副鴨架裝。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裝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湯打鹵。館子里的鴨架裝熬白菜,可能是預先煮好的大鍋茶,稀湯寡水,索然寡味。會吃的人要把整個的鴨架裝帶回家里去煮。這一鍋湯,若是加口蘑(不是冬菇,不是香蕈)打鹵,鹵上再加一勺炸花椒油,吃打鹵面,其味之美無與倫比。 ……
梁實秋系列:雅舍談吃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中國現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和譯作,學問博洽,辭章典雅,具有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游刃有余的幽默感,可謂:博學善屬文,言語妙天下。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