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工程圖學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78913
- 條形碼:9787517078913 ; 978-7-5170-78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程圖學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在□□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教材謹遵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并貫徹國家□新標準與規范,融人了作者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及改革成果,采納了□□版教材使用教師的建議。整套教材包括《工程圖學基礎(第二版)》《工程圖學基礎習題集(第二版)》《機械制圖(第二版)》《機械制圖習題集(第二版)》及《計算機繪圖——AutoCAD+Inventor(第二版)》。 在編寫教材過程中,我們貫徹淡化理論、培養能力、注重實踐與應用的原則。內容方面在保持理論性和系統性的同時,盡可能做到簡明、實用。通過教材中的例題、配套習題以及綜合性構形設計作業等,開闊學生思路、拓寬基礎,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本教材的特點如下: (1)合理選排教學內容,以夠用為原則,突出實用性,注重系統性,對傳統畫法幾何中幾何元素的投影進行了精簡,并根據成圖技術的發展降低了截交線、相貫線求解的難度。 (2)注重題例示例,對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重點難點部分,通過題例的分析及解題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內容,也便于學生自學閱讀。 (3)對學生加強視圖標注尺寸能力的培養。針對以往學生尺寸標注能力較弱的問題,將尺寸標注從基本體到組合體至零部件一線貫穿,彌補了以往重視圖輕尺寸的不足。 (4)教材全部貫徹國家□新發布的《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等國家標準,按照課程內容的需要,將有關標準編排在附錄中,以供學生學習時參考使用。 (5)有配套的習題集,為培養學生的手工繪圖、計算機繪圖、三維造型能力提供了保障。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增加了主要知識點的講解視頻(共48個微視頻),以及VR模型演示內容(共30個3D虛擬仿真資源),并對部分圖例進行了更換。
工程圖學基礎 內容簡介
《工程圖學基礎(第2版)/“互聯網+”新形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工程圖學教學改革和建設的成果及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共5章,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投影法及幾何元素的投影、立體及其交線的投影、組合體以及軸測圖。 《工程圖學基礎(第2版)/“互聯網+”新形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注重工程圖學基本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內容上較好地把握了簡潔實用的原則,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十分有利。 《工程圖學基礎(第2版)/“互聯網+”新形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在**版的基礎上增加了主要知識點的講解視頻(共48個),以及VR模型演示內容(30個3D虛擬仿真資源),方便教師教學與讀者自學。 《工程圖學基礎(第2版)/“互聯網+”新形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工程圖學課程(64—96學時)的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成人教育、函授大學、電視大學、網絡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等其他類型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與《工程圖學基礎(第2版)/“互聯網+”新形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配套出版的《工程圖學基礎習題集》(第二版)可供選用。
工程圖學基礎 目錄
**版前言
緒論
一、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教學目的
二、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第1章 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
§1.1 國標的基本規定
1.1.1 圖紙幅面(GB/T14689-2008)
1.1.2 比例(GB/T14690-1993)
1.1.3 字體(GB/T14691-1993)
1.1.4 圖線(GB/T4457.4-2002、GB/T17450-1998)
1.1.5 尺寸注法(GB/T4458.4-2003和GB/T16675.2-2012)
§1.2 繪圖方法
1.2.1 尺規繪圖
1.2.2 徒手繪圖
1.2.3 計算機繪圖
§1.3 幾何作圖
1.3.1 等分已知直線段
1.3.2 等分圓周與正多邊形畫法
1.3.3 斜度和錐度
1.3.4 圓弧連接
1.3.5 平面曲線
§1.4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及畫圖步驟
1.4.1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
1.4.2 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1.4.3 平面圖形的畫圖步驟
1.4.4 平面圖形的尺寸標注
§1.5 平面圖形的構型
1.5.1 概述
1.5.2 平面圖形構型設計舉例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投影法及幾何元素的投影
§2.1 投影法概述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1.2 投影法分類
2.1.3 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1.4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
§2.2 點的投影
2.2.1 點在兩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2.2.2 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2.3 直線的投影
2.3.1 直線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特性
2.3.2 直線上的點
2.3.3 直線的跡點
2.3.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3.5 直角投影定理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4.2 平面對投影面的相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2.4.3 平面內的點和直線
§2.5 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
2.5.1 平行問題
2.5.2 相交問題
2.5.3 垂直問題
§2.6 投影變換
2.6.1 換面法
2.6.2 旋轉法
2.6.3 換面法應用舉例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立體及其交線的投影
§3.1 平面立體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點和線
3.1.1 平面立體的投影
3.1.2 平面立體表面上的點和線
§3.2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3.3 曲面立體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點和線
3.3.1 曲面的投影
3.3.2 圓柱
3.3.3 圓錐
3.3.4 圓球
3.3.5 圓環
§3.4 平面與回轉體相交
3.4.1 平面與圓柱體相交
3.4.2 平面與圓錐體相交
3.4.3 平面與圓球體相交
3.4.4 平面與圓環體相交
3.4.5 平面與復合回轉體相交
§3.5 直線與立體相交
3.5.1 直線與表面投影有積聚性的立體相交
3.5.2 直線與表面投影無積聚性的立體相交
§3.6 兩立體相交
3.6.1 兩平面體相交
3.6.2 平面體與曲面體相交
3.6.3 兩曲面立體相交
3.6.4 復合相貫線
§3.7 簡單形體的尺寸標注
3.7.1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3.7.2 切割體的尺寸標注
3.7.3 相貫體的尺寸標注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組合體
§4.1 形體分析法與線面分析法
4.1.1 形體分析法
4.1.2 線面分析法
§4.2 畫組合體的三視圖
4.2.1 畫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和步驟
4.2.2 畫圖舉例
§4.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4.3.1 定形尺寸
4.3.2 尺寸基準和定位尺寸
4.3.3 總體尺寸
4.3.4 標注定形、定位尺寸時應注意的問題
4.3.5 標注尺寸要清晰
4.3.6 標注組合體尺寸的步驟與方法
§4.4 讀組合體的三視圖
4.4.1 讀圖的基本方法
4.4.2 讀圖時要注意的問題
4.4.3 讀圖的一般步驟
4.4.4 讀圖舉例
§4.5 組合體的構型設計
4.5.1 概述
4.5.2 組合體的構型舉例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軸測圖
§5.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5.1.1 軸測投影的形成
5.1.2 軸間角及軸向伸縮系數
5.1.3 軸測投影的基本性質
5.1.4 軸測圖的分類
§5.2 正等軸測圖
5.2.1 正等軸測圖的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5.2.2 平面立體的正等軸測圖
5.2.3 圓的正等軸測圖
5.2.4 曲面立體的正等軸測圖
5.2.5 組合體的正等軸測圖
§5.3 斜二軸測圖
5.3.1 斜軸測圖的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5.3.2 圓的斜二測投影
5.3.3 斜二軸測圖的畫法
§5.4 軸測圖中交線的畫法
5.4.1 坐標法
5.4.2 輔助平面法
§5.5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
5.5.1 軸測圖的剖切方法
5.5.2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