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9884
- 條形碼:9787208159884 ; 978-7-208-1598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2018 本書特色
本書是當代上海研究所傳統項目(課題),以“江南市鎮研究”為主題,在分析長三角江南市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依據權*的統計數據和發展指標,輔以精心制作的圖表,從橫向比較角度對長三角江南市鎮的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并對長三角區江南市鎮未來的目標選擇和發展思路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2018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上海研究所傳統項目(課題),以“江南市鎮研究”為主題,在分析長三角江南市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依據權*的統計數據和發展指標,輔以精心制作的圖表,從橫向比較角度對長三角江南市鎮的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并對長三角區江南市鎮未來的目標選擇和發展思路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2018 目錄
**章城鎮研究理論回顧1
**節國外城鎮研究理論的產生與發展1
一、 人口學角度的城鎮化理論2
二、 區域理論下的城鎮化研究(結構理論)3
三、 社會學視角的城鎮化研究4
四、 城鄉一體化理論6
第二節中國小城鎮理論的源流與發展7
一、 施堅雅模型與國內小城鎮研究7
二、 小城鎮定位與性質8
三、 消費理論與小城鎮研究13
四、 城鎮化與產業結構轉型15
五、 小城鎮規劃理論研究16
六、 小城鎮勞動力轉移理論18
第三節長三角小城鎮研究概述和展望21
一、 歷史時期江南市鎮的研究21
二、 當代長三角小城鎮研究概況23
三、 長三角小城鎮研究總結與展望27
第二章歷史溯源:江南市鎮的興起與近代化29
**節長三角地理環境和江南市鎮的基本概念30
一、 長三角地理環境31
二、 江南市鎮的概念與定義34
第二節早期江南城鎮的發展狀況37
一、 早期的江南城市37
二、 市鎮的萌芽38
三、 崛起于宋元40
第三節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發展與興盛44
一、 江南市鎮興起的緣由44
二、 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發展不均衡46
三、 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發展特征47
第四節1840年后江南市鎮的近代化50
一、 上海開埠與江南市鎮空間體系的變遷51
二、 江南市鎮的不同命運53
第三章地靈人杰:長三角小城鎮規模與人口59
**節1949年以來小城鎮發展概況62
一、 改革開放前全國小城鎮發展概述62
二、 長三角地區小城鎮數量變化64
第二節改革開放后長三角小城鎮數量規模與人口發展66
一、 長三角小城鎮人口發展概況70
二、 浙江小城鎮規模與人口發展72
三、 江蘇小城鎮規模與人口發展75
四、 上海小城鎮規模與人口發展78
五、 安徽小城鎮規模與人口發展81
第三節長三角小城鎮人口結構與變遷84
第四章剛健深厚:長三角小城鎮的產業結構90
**節長三角小城鎮產業溯源與模式91
一、 小城鎮產業溯源92
二、 長三角小城鎮崛起的兩大模式94
三、 長三角小城鎮的產業發展98
第二節長三角小城鎮產業結構的發展特征101
一、 **產業104
二、 第二產業107
三、 第三產業111
四、 特色小鎮的三產聯動115
第三節長三角小城鎮企業的微觀選址119
一、 工業園區的發展與弊端120
二、 產業園區的出現與現狀122
三、 跨省界產業園區的開發125
第五章溫馨靈秀:長三角小城鎮的社會民生128
**節長三角小城鎮空間與景觀呈現129
一、 長三角小城鎮景觀類型130
二、 長三角小城鎮空間特征133
三、 長三角小城鎮的景觀困境136
第二節長三角小城鎮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138
一、 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139
二、 小城鎮公共交通設施141
三、 供水與污水處理143
四、 小城鎮公共教育服務144
五、 小城鎮醫療設施建設147
第三節長三角小城鎮居民的消費行為148
第四節長三角小城鎮居民的文化生活153
一、 小城鎮文化設施154
二、 小城鎮文化活動157
第六章旅游蝶變:江南水鄉古鎮的紳士化162
**節聯合申報世界遺產:江南水鄉古鎮旅游源起164
一、 江南水鄉古鎮歷史脈絡165
二、 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規劃168
三、 江南水鄉古鎮文化旅游171
第二節消費空間生產:江南水鄉古鎮旅游變遷175
一、 江南水鄉古鎮空間肌理176
二、 江南水鄉古鎮發展動力178
三、 古鎮開發案例:烏鎮模式184
第三節厚植文化旅游品牌:江南水鄉古鎮旅游競合188
一、 江南水鄉古鎮意象感知189
二、 江南水鄉古鎮旅游協同發展193
三、 創新案例:旅游特色小鎮198
第七章變革復興:長三角小城鎮可持續發展205
**節經驗借鑒:國外發達地區小鎮建設206
一、 英國小城鎮建設經驗207
二、 德國小城鎮建設經驗209
三、 美國小城鎮建設經驗211
四、 日本小城鎮建設經驗212
第二節實踐探索:長三角小城鎮更新路徑214
一、 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要求215
二、 江蘇實踐:小城鎮空間特色塑造221
三、 浙江實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226
四、 安徽實踐:小城鎮風貌設計231
五、 推進小城鎮產鎮協同發展232
第三節規劃導引:長三角小城鎮跨界融合235
一、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238
二、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240
三、 鄰滬跨省小城鎮圈規劃242
附錄長江三角洲發展指標2017247
后記261
圖表目錄
圖表目錄
圖11我國近四十年城鎮化率發展情況(1978—2018年)21
圖31我國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016—2018年)60
表311953—1959年國內鎮數量人口情況63
表32長三角建制鎮平均人口規模變化情況66
圖32浙江省2008年到2017年建制鎮變化情況74
表33長三角地區小城鎮人口性別結構85
表34長三角小城鎮非農人口比86
表35長三角小城鎮人口年齡結構87
表36長三角小城鎮人口受教育程度87
表37長三角小城鎮15歲及以上人口文盲數與占比88
表38長三角小城鎮人口就業結構89
表39長三角小城鎮住房情況89
表41長三角歷年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占區域工業總產值比94
表42長三角建制鎮二三產業產值(2012年)102
表43長三角地區建制鎮工業企業情況(2012年)104
表44全國鄉村各類企業收入(1984—1986)108
表45長三角建制鎮鎮區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數及占比112
表46浙江省**批國家級特色小鎮116
圖51浙江省嘉興市月河古鎮132
圖52安徽績溪仁里,新筑道路仍保留著古色古香133
圖53小城鎮的街道通常并不寬廣,居民以步行為主要出行方式136
圖54浙江省鄉鎮常住居民消費支出(2017年)152
表51部分長三角小城鎮馬拉松活動一覽159
圖612013年到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國內旅游人數
情況163
圖62江南水鄉古鎮文化演進166
表61江南六大水鄉古鎮空間格局特征177
圖63蘇浙滬和全國的城鎮化率(2009—2018年)180
表62烏鎮省級旅游試驗區主要規劃項目187
表63長三角(蘇浙滬皖)的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198
表64上海的9個國家級特色小鎮發展定位201
表65旅游小城鎮空間形態特點203
表66長三角*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鎮204
圖71小城鎮空間特色塑造指引224
圖72行業驅動城鎮化發展機制及路徑234
圖73上海都市圈區位圖(2017—2035年)241
展開全部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2018 作者簡介
當代上海研究所,前身為《當代中國》上海卷編輯部,組建于1986年10月,隸屬于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編寫了《當代中國的上海》(上、下兩卷)。1992年5月,更名為當代上海研究所,職責為研究當代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編寫出版當代上海歷史文獻資料和研究著作,舉辦國內和國際學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