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徽劇:史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10110057
- 條形碼:9787210110057 ; 978-7-210-110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婺源徽劇:史論 本書特色
徽劇是中國戲曲“活化石”之一,它身上有著我國古代戲曲從曲牌體過渡到板腔體的痕跡,同時也保留了許多高腔音樂和目連戲音樂,其舞臺表演也表現(xiàn)得很古樸,但是隨著清末民初京劇的漫延,安徽等地的徽劇也逐漸京劇化,徽劇在當(dāng)?shù)鼗鞠觯擎脑椿談∮捎谑芫﹦』亓鞯挠绊戄^少,因此其身上仍保留了許多老徽班的特色,包括它的劇目、唱腔音樂、演出習(xí)俗以及表演體系,這些對今天的戲曲研究有著重要的學(xué)術(shù)與歷史文化價值。
本書追溯了婺源徽劇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繁榮與凋敝以及搶救與挖掘的歷史沿革。
婺源徽劇:史論 內(nèi)容簡介
徽劇,是我國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大型古老劇種,京劇的發(fā)源劇種之一。它不僅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也對漢、湘、桂、贛劇等都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戲曲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婺源徽劇屬徽劇的分支,其劇目通俗易懂,聲腔藝術(shù)雅俗共賞,2006年被列入*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本書追溯了婺源徽劇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繁榮與凋敝以及搶救與挖掘的歷史沿革。這本書的出版必將對婺源徽劇這種中國古老劇種的保存、傳承、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推動作用,也對中國戲曲文明的發(fā)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婺源徽劇:史論 目錄
前言…………………………………………………………………………………1
**章 徽劇的產(chǎn)生與南北流布的徽劇流派……………………………………1
概
述 … ………………………………………………………………………1
**節(jié) 徽劇產(chǎn)生的背景… …………………………………………………3
第二節(jié) 徽劇的形成過程… ……………………………………………… 12
第三節(jié)
徽劇與弋陽腔、青陽腔的關(guān)系… ……………………………… 23
第四節(jié)
徽劇的流布及流派… …………………………………………… 28
第二章 婺源徽劇的形成及其文化環(huán)境……………………………………… 36
概
述………………………………………………………………………… 36
**節(jié)
婺源徽劇形成的人文環(huán)境… …………………………………… 39
第二節(jié)
婺源早期的戲曲活動 …………………………………………… 49
第三節(jié)
婺源徽劇的傳入時間… ………………………………………… 57
第四節(jié)
婺源徽劇的發(fā)展… ……………………………………………… 69
第三章 婺源徽劇劇目抄本及其特征………………………………………… 72
概
述… ……………………………………………………………………… 72
**節(jié)
婺源徽劇的劇目抄本… ………………………………………… 74
第二節(jié)
婺源徽劇劇目的類別與特征 … ………………………………… 78
第三節(jié)
婺源徽劇的移植劇目… ………………………………………… 82
第四章 婺源徽劇的唱腔與樂隊曲牌………………………………………… 84
概述…
……………………………………………………………………… 84
**節(jié) 婺源徽劇的唱腔音樂… ………………………………………… 85
第二節(jié) 婺源徽劇的樂隊… ……………………………………………… 99
第三節(jié) 婺源徽劇的器樂曲牌… ……………………………………… 104
附錄:婺源徽劇的曲牌目錄… ………………………………………… 108
第五章 婺源徽劇的班社與演員…………………………………………… 110
**節(jié) 在婺源流動演出的外來徽班… ……………………………… 110
第二節(jié) 婺源本土的徽班… …………………………………………… 113
第三節(jié) 婺源的其他各類班社… ……………………………………… 124
第四節(jié) 婺源徽班的演員… …………………………………………… 131
附:徽班老藝人概況表… ……………………………………………… 136
第六章 婺源徽劇的表演與舞臺藝術(shù)……………………………………… 142
概述…
…………………………………………………………………… 142
**節(jié) 婺源徽劇的表演藝術(shù)… ……………………………………… 143
第二節(jié) 婺源徽劇的舞美設(shè)計… ……………………………………… 159
第七章 婺源徽劇的演出活動與習(xí)俗……………………………………… 164
概述…
…………………………………………………………………… 164
**節(jié) 婺源徽劇與民俗活動… ……………………………………… 165
第二節(jié) 婺源徽班的習(xí)俗… …………………………………………… 168
第八章 婺源徽劇的興衰與新生…………………………………………… 176
概述…
…………………………………………………………………… 176
**節(jié) 婺源徽劇團的演職人員… …………………………………… 177
第二節(jié) 婺源徽劇團的體制改革與新生… …………………………… 197
第三節(jié) 建團以來的新劇創(chuàng)作… ……………………………………… 202
附:優(yōu)秀獲獎新劇《長城礪劍》………………………………………… 205
主要參考文獻………………………………………………………………… 252
后記…………………………………………………………………………… 254
展開全部
婺源徽劇:史論 作者簡介
汪曉萬,1969年出生,江西婺源人,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xué)院。現(xiàn)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聲樂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方志敏學(xué)會理事,上饒市方志敏研究中心常務(wù)理事,上饒師范學(xué)院音樂舞蹈學(xué)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贛東北地區(qū)的民間音樂、戲曲及紅色音樂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主持江西省非遺研究基地——婺源徽劇研究基地工作。
主編萬葉,江西省藝術(shù)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長期從事戲曲、曲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編撰和研究工作。曾擔(dān)任國家重點藝術(shù)科學(xué)研究工程《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副主編,《中國曲藝志·江西卷》常務(wù)副主編和《中央蘇區(qū)文化藝術(shù)史》副主編,《弋陽腔叢書》執(zhí)行主編,《弋陽腔音樂探析與傳承》主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薪火相傳》編審等。戲曲曲藝專著和論文有《中央蘇區(qū)戲劇史》《弋陽腔民間臺本》《弋陽腔源流散論》《弋陽腔歷史、現(xiàn)狀和當(dāng)代保護》《昆曲入贛的演變與贛昆的形成》《清代花部聲腔南下與江西彈腔戲曲的產(chǎn)生》《宋元時期江西曲藝史跡》《明清時代江西曲藝概略》等。多次獲得文化部和全國藝術(shù)科學(xué)領(lǐng)導(dǎo)小組頒發(fā)的優(yōu)秀著作成果獎和編纂成果個人一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