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婺源徽劇:音樂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0109488
- 條形碼:9787210109488 ; 978-7-210-1094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婺源徽劇:音樂 本書特色
婺源徽劇與皖南徽劇雖同屬徽劇,但其音樂以石牌、吹撥為主要聲腔,且在發展過程中博采眾長,兼容并蓄地吸收了目連戲的高腔、下江調,贛劇的南詞和婺源民間小調等,逐漸自成一體,形成獨具地方韻味的婺源徽劇。婺源徽劇音樂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保存完整。婺源縣是明清戲曲的集結地,徽劇傳唱聲腔眾多,現存劇目手抄本多達361種,因而婺源徽劇音樂得以保留許多原始的名稱和特色鮮明的曲調。 本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手抄本資料的收集和口傳音樂資料的采集,全面分類整理出了婺源徽劇現存的唱腔、過場、鑼鼓音樂,較為清晰地展現了婺源徽劇音樂類別的流變,闡析了它們各自的音樂特點、表演特點,同時也交代了它們的發展現狀,開創了婺源徽劇音樂整體研究的先河,為以后的拓展深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婺源徽劇:音樂 內容簡介
徽劇,是我國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大型古老劇種,京劇的發源劇種之一。它不僅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也對漢、湘、桂、贛劇等都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婺源徽劇屬徽劇的分支,其劇目通俗易懂,聲腔藝術雅俗共賞,2006年被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書作者即是徽劇音樂的傳唱人,也是徽劇音樂的研究者,費時超過5年,終于成就這部具有一定開創性意義的徽劇音樂整體性研究著作。這本書的出版必將對婺源徽劇這種中國古老劇種的保存、傳承、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也對中國戲曲文明的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婺源徽劇:音樂 目錄
婺源徽劇:音樂 作者簡介
王昆侖,教授,1965年出生,婺源中云人,1976年入婺源中學文藝班學習,1977年11月考入婺源徽劇團從事司鼓、主笛、編曲等工作。1986年考入江西師范大學音樂系,1990年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后分配至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工作。2005年獲江西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2009年獲武漢理工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現任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江西省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職。有數十篇(首)論文作品在各類期刊、比賽中發表獲獎,著有《放飛心聲——王昆侖音樂作品選》,2014—2018年完成兩項婺源徽劇研究省級課題,2017—2018年為婺源徽劇現代小戲《激流》及新編婺源徽劇大戲《朱子還鄉》作曲。
王昆侖,教授,1965年出生,婺源中云人,1976年入婺源中學文藝班學習,1977年11月考入婺源徽劇團從事司鼓、主笛、編曲等工作。1986年考入江西師范大學音樂系,1990年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后分配至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工作。2005年獲江西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2009年獲武漢理工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現任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江西省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職。有數十篇(首)論文作品在各類期刊、比賽中發表獲獎,著有《放飛心聲——王昆侖音樂作品選》,2014—2018年完成兩項婺源徽劇研究省級課題,2017—2018年為婺源徽劇現代小戲《激流》及新編婺源徽劇大戲《朱子還鄉》作曲。
主編萬葉,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長期從事戲曲、曲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編撰和研究工作。曾擔任國家重點藝術科學研究工程《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副主編,《中國曲藝志·江西卷》常務副主編和《中央蘇區文化藝術史》副主編,《弋陽腔叢書》執行主編,《弋陽腔音樂探析與傳承》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編審等。戲曲曲藝專著和論文有《中央蘇區戲劇史》《弋陽腔民間臺本》《弋陽腔源流散論》《弋陽腔歷史、現狀和當代保護》《昆曲入贛的演變與贛昆的形成》《清代花部聲腔南下與江西彈腔戲曲的產生》《宋元時期江西曲藝史跡》《明清時代江西曲藝概略》等。多次獲得文化部和全國藝術科學領導小組頒發的優秀著作成果獎和編纂成果個人一等獎等。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