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測繪學、大氣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應用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7533434463
- 條形碼:9787533434465 ; 978-7-5334-344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測繪學、大氣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應用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是一部以條目形式總結百年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牲會科學、人文學科領域中國學人學術成果的大型工具書。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按學科分類分卷出版。各卷以學科體系為框架,分學科研究、專題研究、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術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學術刊物等7類條目。其中學科研究和專題研究為主體內容,占各卷的主要篇幅。
1994年7月,我社初步提出《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的出版構想,后曾多次向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的有關專家咨詢,并召開多次座談會,對選題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論證和評估,得到學界權威人士的充分肯定。1996年開始制訂編纂計劃,完成總體框架設計,并開始向權威專家組稿。同年,新聞出版署將本書列入國家“九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的編纂出版,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工作。它有別于百科全書、學術史和學術年。本《大典》以百科辭書的體例,構成一部獨特的學術“世紀”,實為一種嶄新的探索。這一探索本身雖然不是學術研究,而是學術總結,但必須保持高尚的學術品位;必須尊重歷史,推進科學發展,傳播真知,批判偽科學和謬誤。為了避免門戶之見,本《大典》對涉及各學科、流派之間的爭論,只要有學術創新,均兼收并蓄。
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這一跨世紀的大型叢書終于問世。以一家地方專業出版社之力,不畏風險,克服困難,完成如此巨大的出版工程,端賴社會各界特別是學術界的鼎力相助。
本書編排如下:
1.本書按學科(學術門類)分類卷出版。一學科輯成一卷,字數不足一卷的,同其他相關學科合為一卷。
2.本書條目按學科研究與專題研究、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術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和學術基刊等類別分類編排,形成系統的分類目錄。
3.學科研究與專題研究條目按本學科內容體系框架分類編排。
4.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信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和學術期刊,均按時間次序編排。
5.各學科卷在條目分類目標之前都有一篇介紹介紹本學科中國學人百年來重大研究成果的綜述性文章,如“20世紀中國語言學研究“。
7.學科與學科之間相互交叉的學術主題在有關學科卷中均設有條目,但釋文內容分別按各自學科的要求有所側重。
測繪學、大氣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應用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 目錄
序一
序二
凡例
測繪學
大氣科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
應用地球物理學
海洋科學
20世紀中國測繪學研究
中國大地測量學研究
[學術專題]
大地控制網的建立
橢球面大地測量和天文大地網平差研究
衛星大地測量研究
地殼形變測量研究
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研究
國家高精度GPS空間定位網建成
測量雅魯藏布大峽谷
中國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學研究
[學術專題]
全數字化自動測圖系統
多功能解析測圖儀
正射投影儀
近景攝影測量
中國工程測量學研究
[學術專題]
鐵路建設測繪
公路建設測繪
水運建設測繪
城市建設測繪
水利建設測繪
國土資源測繪
災害測繪
地籍測量
中國海洋測繪研究
[學術專題]
電子航海圖系統
中國地圖制圖學研究
[學術專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圖集的編制
地圖制圖專家系統研究
專題地圖色彩機助設計和自助制版研究
地理信息系統
全國1:25萬地形圖數據庫
國務院綜合國情地理信息系統——9202工程
3S技術綜合應用研究
電子地圖
中國地名學研究
[學術事件]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制
測繪標準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定
國土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化測圖基地
多光譜航空攝影技術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極地科學考察測繪
中國地殼運動測網絡工程的建立
……
測繪學、大氣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應用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 節選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是一部以條目形式總結百年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牲會科學、人文學科領域中國學人學術成果的大型工具書。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按學科分類分卷出版。各卷以學科體系為框架,分學科研究、專題研究、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術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學術刊物等7類條目。其中學科研究和專題研究為主體內容,占各卷的主要篇幅。 1994年7月,我社初步提出《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的出版構想,后曾多次向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的有關專家咨詢,并召開多次座談會,對選題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論證和評估,得到學界權威人士的充分肯定。1996年開始制訂編纂計劃,完成總體框架設計,并開始向權威專家組稿。同年,新聞出版署將本書列入國家“九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的編纂出版,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工作。它有別于百科全書、學術史和學術年。本《大典》以百科辭書的體例,構成一部獨特的學術“世紀”,實為一種嶄新的探索。這一探索本身雖然不是學術研究,而是學術總結,但必須保持高尚的學術品位;必須尊重歷史,推進科學發展,傳播真知,批判偽科學和謬誤。為了避免門戶之見,本《大典》對涉及各學科、流派之間的爭論,只要有學術創新,均兼收并蓄。 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這一跨世紀的大型叢書終于問世。以一家地方專業出版社之力,不畏風險,克服困難,完成如此巨大的出版工程,端賴社會各界特別是學術界的鼎力相助。 本書編排如下: 1.本書按學科(學術門類)分類卷出版。一學科輯成一卷,字數不足一卷的,同其他相關學科合為一卷。 2.本書條目按學科研究與專題研究、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術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和學術基刊等類別分類編排,形成系統的分類目錄。 3.學科研究與專題研究條目按本學科內容體系框架分類編排。 4.學術事件、學術人物、學信名著名篇、學術機構團體和學術期刊,均按時間次序編排。 5.各學科卷在條目分類目標之前都有一篇介紹介紹本學科中國學人百年來重大研究成果的綜述性文章,如“20世紀中國語言學研究“。 7.學科與學科之間相互交叉的學術主題在有關學科卷中均設有條目,但釋文內容分別按各自學科的要求有所側重。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