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巴爾扎克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7282
- 條形碼:9787555907282 ; 978-7-5559-072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爾扎克傳 本書特色
本書系“世界名人名傳”系列叢書的一本。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xiàn)代法國小說之父”。其作品《人間喜劇》呈現(xiàn)了兩千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歷史學家安德烈·莫洛亞寫的一部巴爾扎克全傳,全書共分四大部分,講述了巴爾扎克傳奇的一生,記錄了這位現(xiàn)代普羅米修斯的榮耀與輝煌,也記錄了他不為時人所理解的痛苦與悲傷。讀者從中可以了解到成就這位法國文學家的種種史實,也可以深刻理解其作品的思想來源和社會背景。
巴爾扎克傳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系“世界名人名傳”系列叢書的一本。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xiàn)代法國小說之父”。其作品《人間喜劇》呈現(xiàn)了兩千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譽為“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歷史學家安德烈·莫洛亞寫的一部巴爾扎克全傳,全書共分四大部分,講述了巴爾扎克傳奇的一生,記錄了這位現(xiàn)代普羅米修斯的榮耀與輝煌,也記錄了他不為時人所理解的痛苦與悲傷。讀者從中可以了解到成就這位法國文學家的種種史實,也可以深刻理解其作品的思想來源和社會背景。
巴爾扎克傳 目錄
**部成長
**章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或波拿巴時期的曲折經(jīng)歷
第二章早熟的哲學家
第三章從圖爾到沼澤區(qū)
第四章天才的實習期
第五章*初的小說,**次愛情
第六章巴耶插曲
第七章工作
第八章幻想中的實干家
第二部榮譽
第九章回到正事上來
第十章初露鋒芒
第十一章學徒期
第十二章《驢皮記》
第十三章恣意享樂和離群索居
第十四章難以征服的金發(fā)女人
第十五章外國女子登場
第十六章《絕對之探求》
第十七章宏偉藍圖
第十八章戰(zhàn)斗街
第十九章《幽谷百合》
第二十章《幻滅》
第三部《人間喜劇》
第二十一章伯爵夫人
第二十二章如詩之游
第二十三章貝爾尼夫人之死
第二十四章西緒福斯神話
第二十五章尋寶
第二十六章在雅爾迪
第二十七章后衛(wèi)之戰(zhàn)
第二十八章下街
第二十九章《人間喜劇》(一)
第三十章《人間喜劇》(二)
第四部天鵝之歌
第三十一章坦塔羅斯的苦刑
第三十二章圣彼得堡之行
第三十三章“嚕嚕”交響曲
第三十四章佩萊特和她的奶罐
第三十五章外部世界
第三十六章天鵝之歌
第三十七章沒有靈魂的軀體
第三十八章在卡拉巴侯爵夫人家里
第三十九章革命、騷動、演出
第四十章風雨飄搖
第四十一章走向死神
尾聲
索引
巴爾扎克傳 節(jié)選
1799年,奧諾雷·巴爾扎克出生的那一年,法蘭西大病初愈,正處于恢復時期。十年的狂熱已使她厭倦、煩躁和疲憊不堪。公民投票幾乎全體一致通過了執(zhí)政府的憲法。法蘭西并非被強奸,而是自愿委身的。天主教徒希望太太平平地信奉他們的宗教,富裕的雅各賓黨徒只求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也就不無嘲諷地同意了恢復宗教迷信。在圖爾這個優(yōu)美的濱河省城,人們高高興興地迎接和平生活的降臨。1801年,波拿巴委派在舊王朝當過炮兵軍官的德·波姆勒將軍到此地任省長。這位《百科全書》的撰稿人,很快就顯示出他是一位能干的行政長官。當初拿破侖在布里延訥參加**次軍事考試時,得到德·波姆勒將軍的賞識,首席執(zhí)政至今仍對他懷有感激之情。看來省長將軍是擁護現(xiàn)政權的宗教政策的,他為那些想要為天主唱頌歌的神甫開放了圣加蒂安大教堂,接著又任命了一位大主教——德·布瓦日蘭大人。他把教堂的鑰匙交給這位大主教的時候,發(fā)表了一通號召教會與政府精誠合作的愛國演說,可是主教在答詞中只冷冷地說了幾句與這莊嚴的主題毫不相干的話。吉羅代:《圖爾城的歷史》,圖爾,1873年,第2卷第10章第322—325頁。——原注此后這兩個人之間不時發(fā)生摩擦。主教向市政府索還被查封的教堂大鐘,要求摘去鐘樓頂上的自由之帽,換上十字架。省長請示了部長,政府當局比地方上的雅各賓派態(tài)度寬容,隨即把鐘還給了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因為到處都發(fā)出同樣的呼聲。波姆勒曾下令讓一個神甫停職,司法部長責備他說:“他的行為是應該處分的,不過在用行政手段懲辦之前,更正規(guī)和更恰當?shù)淖龇ㄊ前咽虑樘峤唤o主管此事的圖爾主教大人,這樣可以協(xié)調(diào)關系,且能對輿論產(chǎn)生良好影響,遇到類似的問題,你們應當協(xié)商解決。”省長和主教之間的不和對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奧諾雷的父親)的事業(yè)有著重大影響,因為他是省長的朋友和親信。下面這件小事有趣地表明了德·波姆勒將軍的氣質(zhì)。查理七世的情婦阿涅絲-索雷爾的靈柩起初停放在洛什一座教堂的祭壇旁邊,國王駕崩后,神職人員把它棄置在一間偏廳內(nèi),大革命期間遭到部分損壞。省長決定重塑這位“美貌夫人”的雕像,鄭重地把它放在洛什城堡的一座塔樓里,還親自擬定了石棺上的銘文:接受她的捐獻而富裕起來的洛什地方神甫,要求國王路易十一把她的陵墓遷離圣地,“我同意,”國王說,“但是把捐款還來。”陵墓留在了原地。圖爾大主教稍欠公正,下令將墓移置偏廳,大革命時期慘遭蹂躪。一些多情人收拾起阿涅絲的遺骸。安德爾-盧瓦爾省省長波姆勒將軍為國王們的情婦中這唯一值得祖國紀念的人重修陵寢,因為她曾迫使國王把英國人驅逐出境以換取她的愛情。引自安德爾-盧瓦爾省檔案。——原注將軍讓人在門楣正中刻上這樣一行字:我是阿涅絲。法蘭西和愛情萬歲!這,就是波姆勒省長的格調(diào),他就是這么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懷疑派大兵。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也是這么一個人,和他的保護人屬同一類型,只是稍欠風雅而已。他雖是拉伯雷的信徒,卻不能自稱都蘭人。他的真姓是巴爾薩,祖先原是塔爾納省努蓋里耶的貧困農(nóng)戶。巴爾薩的詞根bals,在奧克語里原意是峭壁。奧弗涅地區(qū)有巴爾薩克、巴爾薩和巴爾桑這幾個姓氏。貝爾納-弗朗索瓦愛虛榮,吹噓自己是當?shù)乇徽鞣母弑R人的后裔,當?shù)馗弑R人抵抗過外族入侵,并且出了一個門第極高的貴族——安塔格的巴爾扎克。其實更可能的是,在蠻族入侵的壓力下,勃里烏德附近巴爾薩克村里的奴隸們向塔爾納省遷移。巴爾扎克的祖先是些冥頑的農(nóng)民,他們“食不果腹,仍固執(zhí)地用原始的犁耙耕地種黑麥”路易·呂邁:《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的家譜》,《巴黎雜志》(1923年2月15日)第820頁。——原注。接二連三的戰(zhàn)亂,使他們備受蹂躪;征服阿爾比人的十字軍、攔路搶劫的土匪、英國人,無不叫他們吃盡苦頭。然而,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巴爾薩族中出了好幾家富戶。勒內(nèi)·芒德羅伊:《巴爾扎克的搖籃努蓋里耶》(1952年打字稿)。——原注巴爾扎克的祖父貝爾納·巴爾薩(1716—1778)在努蓋里耶繼承了祖上的一點土地菲利貝爾·奧得勃朗:《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的父親》,見《過路人的回憶》卡爾曼-萊維版,1893年,第71—95頁。——原注,又一小塊一小塊地置下了幾片草地和葡萄園。他有十一個孩子,一個挨一個地睡在靠墻擺著的麥草墊子上。長子貝爾納-弗朗索瓦是父親的幫手,負責看管牛羊。晚飯后一家人常常談論家中藏錢的秘窟,談論他們的朋友,神甫維亞拉和公證人阿爾巴。聰明而有野心的貝爾納-弗朗索瓦心想:“我為什么不能當教士或者公證人呢?”神甫教他讀書寫字,他開始在莫內(nèi)斯蒂埃附近卡訥扎克村的公證人阿爾巴事務所當跑街,在那里他學到了習慣法、訴訟程序和起草證書文件。“錯綜復雜、尖銳激烈的利害之爭,冷酷地、赤裸裸地暴露在他面前”路易·呂邁:《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的家譜》,《巴黎雜志》(1923年2月15日)第836頁。——原注,大約1765年以后,他的簽名從事務所的文件中消失了。他到哪里去了呢?羅臺?阿爾比?還是圖盧茲?哦!這個弱冠少年,已在朝巴黎“攀登”,腳蹬一雙鐵釘鞋,身穿農(nóng)民的短上衣和花背心,揣著三件粗布襯衫以及無限的野心和充沛的精力。他自學成才,博覽群書,對科學和歷史有濃厚興趣,他的訴訟才能更使他到處受到器重。難怪他對自己在事業(yè)上的成功頗感驕傲。這個貧苦農(nóng)民的兒子,初到巴黎時全部財產(chǎn)只有背上的一個小包裹,竟當上了訴訟代理人,接著很快又步步高升,雖說還處在下屬地位,卻已爬上國民參政院行政法院審查官助理的位置,并且是在*廣泛的事務中充當參謀。這一驚人的成功說明他具有健全的頭腦、廣博的知識和百折不撓的毅力。一個人單槍匹馬,竟能由下層階級上升到中產(chǎn)階級。貝爾納-弗朗索瓦曾經(jīng)協(xié)助行政法院審查官約瑟夫·德·阿爾貝辦理各種事務;從拍賣東印度公司直到在法國同德意志各公國之間達成引渡權的協(xié)議。弗·哈瓦爾·德·拉蒙塔涅:《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和約瑟夫·德·阿爾貝》,見《巴爾扎克在薩榭》,《都蘭巴爾扎克協(xié)會會刊》1963年,Ⅸ,第3—7頁。——原注在一份至今仍保存著的文件上,寫有“國王陛下委任巴爾扎克先生為專事訴訟事務的樞密院秘書”。他還一度當過海軍大臣貝爾特朗·德·莫勒維爾的私人秘書。由于和大人物有過這樣的接觸,他終生對貴族階級懷有欽羨之情。他一直夢想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標志貴族的“德”字,這卻不曾妨礙他在1791年以傲慢的態(tài)度稱呼他從前的主子德·阿爾貝的遺孀為“積極的公民”。后來,新上任的安德爾-盧瓦爾省省長詢問他過去擔任過什么職務,他答道:“我連續(xù)十六年任行政法院秘書,1791年6月21日國王出逃之前我擔任巴黎分部委員,曾先后被任命為分部主席、市議員、市政官員、違警罪法庭審判員、庭長,這個法庭當時管理全巴黎的警察局。”摘自安德爾-盧瓦爾省檔案。——原注就這樣,他機靈地應付了大革命時期的困難轉折。然而,從國王出逃到瓦蘭納被捕期間路易十六企圖流亡國外,逃至瓦蘭納被捕。,他的忠誠似乎受到了懷疑。他雖善于見風使舵,卻又天性仁慈,據(jù)說他營救過一些保王黨人,他從前的保護人和朋友。有一個國民公會議員很關心巴爾扎克公民,勸他暫避一下。他逃到瓦朗西納,可說是因禍得福,他寫道:“當時那里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來保管資金并主持北方部隊的軍需工作……機會落到我的頭上,我同時被委派管理:1.糧食;2.草料;3.取暖和照明;4.巴黎的供應;5.各部隊駐地的供應。我作為長官單獨一個人負責這五個方面的事務直到弗勒魯斯戰(zhàn)役的勝利指1794年法國軍隊打敗奧地利人。。……我的部下沒有一個被捕或坐牢,我始終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而且公正無私……我這五方面的賬目一清二楚,這些,我都有合法的文件證明……”摘自安德爾-盧瓦爾省檔案。——原注好家伙!十足的雅克師傅莫里哀的喜劇《慳吝人》中的用人,在阿巴公家中身兼數(shù)職。!何等誠實的表白!不過他的確在達尼埃爾·杜邁克的指揮下,在半官方性質(zhì)的軍需機構中擔任過重要角色,而杜邁克其人在所有軍需品交易中都要插上一手。1794年弗勒魯斯戰(zhàn)役之后,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先后在布列斯特和圖爾任職,他說:“在鎮(zhèn)壓舒昂黨人和旺岱叛亂的內(nèi)戰(zhàn)時期,圖爾是提供軍費的唯一重要據(jù)點。”可見,1797年他是住在圖爾的。當時他從事軍需工作,雖然不算富有,生活倒也寬裕,他身穿銀鑲邊的藍色軍裝,挺括的衣領間夾著雪白的領帶,好一副自命不凡的氣派。到五十一歲上他還是一條光棍,于是他的老板杜邁克為他張羅,讓他娶了一個比他年輕三十二歲的美貌少女洛爾·薩朗比耶為妻。洛爾的父母是一對深情相愛的夫婦。當約瑟夫·薩朗比耶聽到索菲·肖韋——他那金不換的好妻子——答應嫁給他的時候,竟高興得暈了過去。薩朗比耶是德·博訥子爵的秘書,身為王家軍隊元帥的子爵曾在薩朗比耶的結婚證書上簽字見公證人德拉呂的公證文書檔案,第571札。(1777年11月9日)。——原注。薩朗比耶繼承祖業(yè),是一戶殷實的呢絨和肩章織造商,他在靠近布爾東奈街的奧諾雷大街上開設一家以“金羊毛”命名的花邊、絳帶、呢絨織造作坊,包攬民用及軍用制服及裝飾的制作。在富商聚居的沼澤區(qū),薩朗比耶是頗受敬重的一戶人家。他們家族中的一員在艾爾勃夫娶了呢絨業(yè)主的女兒瑪爾特-雷娜·勒約納小姐為妻;還有一個曾擔任部隊的軍服及裝備主任。這家人同馬爾尚家聯(lián)姻的不少。他們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夏爾·賽迪約。著名的賽迪約家族中出了好幾位東方學者、外科醫(yī)生,還有一位天文學家,當上了地理研究所主任助理。沼澤區(qū)的人也開始踏入學術領域了。薩朗比耶太太是一位精力充沛、性情乖戾的女人,她為了讓女兒受到良好教育,給她制定了嚴格的家規(guī):“我要求女兒洛爾在寫字的時候要坐姿端正,握筆得法,筆尖蘸飽墨水,以便寫出美麗的字體……對于她的舉止,我無可指摘,她已向我保證要親切待人,尤其是對她的母親……”索菲·薩朗比耶用莊重的大寫書寫她的母親這幾個字。請看她的手筆:我女兒洛爾的作息時間星期一說明:七點:起床七至八點:清潔衛(wèi)生——刷牙,洗手,洗臉,整理房間八至九點:早飯和休息九至十點:寫字十至十二點:勞作——縫紉,編織,鉤花邊,刺繡;裝扮布娃娃是休息時的活動。斯波貝奇·德·洛旺儒的收藏:A.381,第267頁。——原注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小時又一小時地安排下去,“星期天午飯以后檢查一星期的行為”。只有當女兒嚴格執(zhí)行了這樣的規(guī)定以后,薩朗比耶太太才對她表示一點“親熱”,而她同時也傳給了女兒易怒的脾氣。薩朗比耶所處的社會地位顯然比貝爾納-弗朗索瓦·巴爾扎克優(yōu)越。為什么他們會把年輕美貌的女兒嫁給這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呢?也許是因為貝爾納-弗朗索瓦的經(jīng)歷同約瑟夫·薩朗比耶有類似之處。兩個人都干過“軍需工作”,都參加了共濟會。他們感到相互之間有一種伙伴和同謀的關系。新娘的嫁妝是沃拉依莊園(地處加茲朗鄉(xiāng),離朗布綺約一法里法里,約合四千米。),在婚約上估價三萬法郎,這是為了節(jié)約手續(xù)費,實際上這莊園價值十二萬到十三萬法郎。見公證人文書檔案,第850札,第88宗。——原注新郎在婚約上保證拿出一千八百法郎年金作為丈夫遺產(chǎn)。實際上貝爾納-弗朗索瓦沒有多少甚至根本沒有財產(chǎn),只有他的薪金、若干定期利息以及拉法熱養(yǎng)老儲金會的一個份額。養(yǎng)老儲金是由若干個人湊起來的一筆存款,會員分享利息作為養(yǎng)老金,但死后即將本金所有權轉給活著的會員,因此壽命*長的人可以得到為數(shù)可觀的收入。貝爾納-弗朗索瓦深信自己能活一百歲。他覺得自己簡直是優(yōu)質(zhì)材料鑄成的!因為他身上兼有高盧人、羅馬人和哥特人的血統(tǒng),他相信自己具有這三個種族的優(yōu)點:健康、膽量和毅力。作為盧梭的信徒,他的生活方式極為簡樸,他喜歡喝牛奶、菜汁,熱愛步行,早起早睡。他吹噓自己從來不找醫(yī)生,也絕不讓藥劑師賺他一個銅板。他像征服者那樣昂首闊步,自稱“我漂亮得像大理石,結實得像一棵樹”菲利貝爾·奧得勃朗:《過路人的回憶》,第79—86頁。——原注。他是共濟會圖爾支部的成員,《圣經(jīng)》的忠實讀者,還研究歷代教皇的歷史、教會的分裂和異端問題,甚至還涉獵中國的文化。他采取波拿巴的政治態(tài)度,并不反對大革命,但是指責隨之而來的混亂和報復行為。貝爾納·居庸:《巴爾扎克的政治和社會思想》,阿爾芒·柯蘭版,1947年,第61頁。——原注他的女兒洛爾寫道:我父親的哲學思想、古怪的性格和善良的心地來自蒙田、拉伯雷和托比大叔。蒙田(1533—1592),法國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拉伯雷(1483—1553),法國著名人文主義學者,作家,《巨人傳》的作者;托比大叔,英國作家斯特恩的小說《項狄傳》中的人物。像托比大叔一樣,他有一個壓倒一切的信念,這就是他的健康。他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起居,希望活得越久越好。根據(jù)一個人修成正果所需要的時間,他算出自己應該活到一百歲以上……他對自己采取非同尋常的保養(yǎng)措施,不斷地注意維持他自己所謂的生命力的平衡。……洛爾·絮爾維爾:《從巴爾扎克的通信看他的生活和作品》,卡爾曼-萊維版,1878年,第7—8頁。——原注他的古怪性格在圖爾是盡人皆知的,不僅表現(xiàn)在言論上,而且表現(xiàn)在行動上,處處與眾不同,他那些異想天開的新花樣落到霍夫曼筆下真可以創(chuàng)作出一個人物來。我父親經(jīng)常嘲笑別人,說他們是在為自己的不幸而奮斗;只要遇到相貌丑陋的人他就要遷怒于這個人的父母,尤其要攻擊統(tǒng)治者對人的優(yōu)生不如對動物品種改良那么注意。在這個極難對付的問題上他有許多奇特的理論,得出的結論也同樣古怪。他身穿褐色絲織棉襖,腦袋埋在督政府時期流行的大領結里,在房間里邊踱方步邊說:“何必說出自己的想法呢,人家又要說我古怪了(這個說法使他很惱怒),而且世界上不會因此減少一個身體孱弱的人,也不會減少一個佝僂病患者!……”洛爾·絮爾維爾:《從巴爾扎克的通信看他的生活和作品》,卡爾曼-萊維版,1878年,第10—11頁。——原注他太太的性格對他的耐心和人生哲學簡直是一種考驗。她很美,有一張端正俊秀的瓜子臉,很會打扮,但經(jīng)常態(tài)度生硬、傲慢,她是個能干的女人,只是有點冷漠無情。她在巴黎圣熱爾韋女校受過良好的教育。巴爾扎克太太和她母親一樣相信占星術、巫術和催眠術。巴爾扎克一家日子過得相當闊綽。有人在圖爾為開辦一所中學募捐,巴爾扎克公民捐了一千三百法郎,而省長才捐一千法郎,大主教只拿出六百法郎。除了他自己的年息和太太的地租以外,貝爾納-弗朗索瓦還有好幾份俸祿。波姆勒省長是他的老相識,早在“宮中和兵營里”就認識了他,如今任命他為圖爾市長助理和慈善事業(yè)的主管人。這家人*早在意大利軍隊大街租了一所房子。1798年5月20日,婚后十五個月,洛爾·巴爾扎克生下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自己哺乳,但孩子只活了三十三天。因此1799年5月20日第二個孩子奧諾雷出生的時候,巴爾扎克夫婦就把兒子托給別人喂養(yǎng),奶娘是圣西爾-盧瓦爾村一個憲兵的妻子。第二年,即1800年9月29日,妹妹洛爾出世后也和他寄養(yǎng)在一起。奧諾雷永遠不能原諒他母親這樣同他分離,他曾寫道:“我母親的冷漠使我的身心遭受到多么不良的影響!難道我只是義務的產(chǎn)物,偶然的產(chǎn)物?……我被寄養(yǎng)在鄉(xiāng)下,被家里人遺忘了三年,我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他們一點也不把我放在心上,以致引起了外人的同情……”巴爾扎克:《幽谷百合》。實際上巴爾扎克夫人只是由于自己哺養(yǎng)的**個男孩夭折,而照當時的習慣去做而已。不過必須承認,盡管孩子們離得很近,她卻很少去看望他們。奶娘是個善良的女人,不幸的是她丈夫酗酒,醉后變得非常粗暴。但盧瓦爾河上這個小山丘卻給奧諾雷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回憶,他整天在河邊上“用小石子和泥巴砌筑小盧浮宮”巴爾扎克:《斯坦妮》。——原注,他尤其熱愛他的建筑助手—— 那“像拉斐爾的圣母一樣美麗”的妹妹洛爾。父母的冷淡倒使他們兄妹間感情極深:我只比奧諾雷小兩歲實際上只差16個月(1799年5月20日至1800年9月29日)。,和他一樣同父母分居,我們在一起長大,相親相愛,我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他就對我非常溫柔。從我們奶媽的房間走到花園里有三級高低不一沒有扶手的臺階,我忘不了他是多么敏捷地跑過來扶住我,怕我摔倒。直到我們回到家里,他仍對我愛護備至。他不止一次替我受罰,隱瞞我的過錯。當我及時出來自己認錯的時候,他總對我說:“下次可別再承認了,我愿意替你挨罵!”……洛爾·絮爾維爾:《從巴爾扎克的通信看他的生活與作品》,第15—16頁。——原注他在那個小村莊里度過了好幾年。村里一幢幢白色的農(nóng)舍排列在盧瓦爾河邊,“兩岸美麗的楊樹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寬闊的河流在片片沙灘和點點綠洲間穿過。幼年的巴爾扎克盡情享受著這迷人的景色,它“并不雄偉壯麗,卻充滿大自然的純樸之美”。河對岸丘陵起伏,草木茂密,山坡上鑲嵌著幾座白色的城堡。“是在你清澈的晴空下,我的眼睛**次觀賞白云的飛翔。”都蘭地區(qū)的這些美景使他畢生難忘,對他來說這是理想的美,是產(chǎn)生*溫柔的愛情的搖籃。四歲時他回到圖爾的父母身邊。他母親不善于培養(yǎng)和孩子間的感情。其實奧諾雷是個“非常可愛的孩子,性格活潑愉快,美麗的小嘴帶著微笑,褐色的眼睛明亮而溫柔,高高的前額,烏黑的頭發(fā),使他在散步時十分引人注目”洛爾·絮爾維爾:《從巴爾扎克的通信看他的生活與作品》,第5頁。——原注。這個漂亮、天真、惹人喜愛的小男孩遇到的卻是他母親那道咄咄逼人的嚴厲目光。她“不懂得撫愛、親吻和純樸的生活樂趣,不會為旁人創(chuàng)造幸福的家庭氣氛”。她一味追求奢侈、擺闊、講排場,這損害了她的性情。
巴爾扎克傳 作者簡介
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20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歷史學家和文學評論家。他尤其擅長撰寫文人傳記,其傳記的寫作不落窠臼,有革新之功,所寫的傳記語言優(yōu)美、情節(jié)生動、富有小說情趣。《雪萊傳》《拜倫傳》《喬治·桑傳》《三仲馬傳》《巴爾扎克傳》等被認為是法國文壇好的人物傳記,自出版以來廣受贊譽,暢銷至今。由于在文學、歷史方面的成就和影響,莫洛亞于1939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65年,戴高樂總統(tǒng)頒令授予榮譽團一等勛章,表彰他一生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貢獻。他的其他代表作品有小說《家庭圈子》《幸福的本能》《樂土》《九月的玫瑰》,歷史著作《英國史》《美國史》《法國史》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