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吶喊/魯迅/2019部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49926
- 條形碼:9787540449926 ; 978-7-5404-4992-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吶喊/魯迅/2019部編 本書特色
輯推薦: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提升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而策劃的,采用全威版本、名家譯本,編校嚴謹、?本迹WC可讀性。并邀請一線名校特級、高級語文教師編寫團隊為每本書編寫導讀并為重點內容做解析,價值導向強,實用性強。 本套叢書意在讓青少年讀者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激發其博涉群書的欲望。
吶喊/魯迅/2019部編 內容簡介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提升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而策劃的,采用非常不錯版本、名家譯本,編校嚴謹、校勘精良,保證可讀性。并邀請一線名校特級、不錯語文教師編寫團隊為每本書編寫導讀并為重點內容做解析,價值導向強,實用性強。 《吶喊》收錄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間創作的小說,集中控訴了陳舊體制與傳統觀念之惡!耙跃薮蟮膼,為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吶喊和戰斗”,他的文字無論拿到哪一個年代,都是激勵這個時代的人民勇敢前行的經典
吶喊/魯迅/2019部編 節選
1.等你多時了! 我要為打開這本書的你點贊,因為你獨具慧眼, 選中了《亞洲周刊》評選的 20 世紀中文小說 100 強的榜首作品《吶喊》。請你仔細品讀這部作品中的每一篇小說,感受先生思想的深刻和藝術的高超,你會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提升你的文學素養。為了幫你更好地讀懂《吶喊》,我們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 整理了下面的信息。歡迎你跟我一起開啟閱讀《吶喊》之旅。 2.向你介紹《吶喊》的相關內容和背景 首先要告訴你的是,《吶喊》是魯迅先生于1918—1922 年創作的短篇小說集。本篇從“那個時期的魯迅先生”的角度來為你解讀作品的創作背景。當時中國社會處于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各界仁人志士都在探尋救國救民之道。魯迅先生在家道中落中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1897 年,家族分房,分給他們的又小又差)。那慫恿小孩子做“壞事”的衍太太,特別是給先生父親治病的那些中醫,開的藥引子是“經霜三年的甘蔗”“原對的蟋蟀”等奇怪的東西,而父親的病還是日重一日,終于亡故了。先生決定“去尋求別樣的人”,于是到了南京學習了許多新的知識,這些知識讓先生覺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者無意的騙子”, “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于西方醫學的事實”。于是先生毅然決然于 1902 年留學日本學醫。知道了先生這些經歷,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 先生是個熱血青年?你是不是像我一樣覺得先生熱血里流淌的是救國救民的思想?有些人認為魯迅先生刻薄、冷血,那是他們誤 解了先生,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他自己就是先生所反對和諷刺的那種人。先生有一句名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 有關。”這樣的情懷豈是那些只在乎個人生活的人所能理解的! 懷揣救國救民夢想的魯迅先生在留學期間經歷了許多令人失望的人和事,而“電影事件”(先生在這部小說集的自序里有介紹此事件,你要去看喲)則成為壓死先生學醫救國之路的*后一根稻草。在先生看來,強國**要著是改變國民精神,善于改變精神的當然首推文藝了,先生決定棄醫從文。1918 年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這一年先生抱著“所以有時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的目的參加了《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并發表了文學史上**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寫了十多篇,這些短篇小說集結起來就成了《吶喊》。 其次,《狂人日記》發表之前我國的小說創作都是用文言,這個時期的白話小說還延續了文言小說的許多特點,新時代的我們讀起來可能覺得有些陌生。同時魯迅先生的小說深刻而有特色, 讀的時候需要用心體味。為了能讓你閱讀得更順利一些,這里做幾點溫馨提示。 **點提示:遇到一些陌生的詞語、說法不要著急,你可以看看注釋、問問老師、查查字典,還可以依據上下文推測一下。比如《孔乙己》中的“羼水”,前面內容是“看過壺子底里有沒有水,又親眼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的監督之下,羼水也很為難”,我們可以推知“羼水”就是往酒里兌水的意思。 第二點提示:先生的小說里有一些語言有特殊用法和意圖, 不要讀到這些與我們平時說話不一樣的語言就馬上否定,可以聯系前后文內容揣摩一下先生這么寫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孔乙己》的結尾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蔽覀兤綍r說話,“大約”與“的確”連用是矛盾的。但在這篇小說的語境之中,“大約”是長久沒有見到孔乙己出現在酒店之中,也沒有人說到他的消息;“的確”是指孔乙己自己的無能、貧苦和他人對他的冷漠、嘲弄可以看出孔乙己必死無疑。這樣看似矛盾的說法,仔細品味之后你會發現其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給人更強烈的震撼力。 第三點提示:先生的小說讀起來感覺非常真實,但你要知道小說中的“我”“迅哥兒”并不是魯迅先生本人。先生小說的真實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內容取材于當時的社會生活,許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比如閏土的原型是一個叫章閏水的人。另一個是先生主張文學創作用“白描”手法——如實描寫,“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所以我們讀到的《吶喊》中的生活場景、民俗風情、人物言行,就像生活本身那樣真實、自然,使人身臨其境。這也是先生小說藝術成就高超的表現之一。 第四點提示:先生的小說中對比手法和細節描寫運用得非常巧妙,這對于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的對比、北京戲園看戲與江南水村看戲的對比、人力車夫的真誠無私與“我”的懦弱自私的對比……細節描寫更是生動傳神,不必說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也不必說阿 Q 與王胡比捉虱子,單是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就足夠讓讀 者清晰地感受到九斤老太的不滿、陳舊腐朽的保守狹隘觀念。當你領略到這些藝術魅力,你就會覺得讀《吶喊》真過癮。 第五點提示:先生的小說經常能引發讀者的共鳴。用稍微專業的話來講就是先生運用了“人生經驗通感”。簡單解釋就是利用讀者常會遇到的相似的人生經歷,誘發讀者產生一種“聯想”,引發共鳴,讀者就在不知不覺中用自身的人生經歷去補充和證實作品的可信性。這個“人生經驗通感”*典型的就是《社戲》結尾那句“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每個讀者或多或少都有曾經某種食物*好吃、某個游戲*好玩、某個朋友*知心、某個場景*美好而現在很難找到的人生感受。先生的這句話不知勾起了多少讀者那美好的回憶和悵然若失的情愫。品讀這樣的文字是多么快樂而幸福的事!
吶喊/魯迅/2019部編 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后棄醫從文。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之父”。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華蓋集》《南腔北調集》等。在翻譯外國文學和整理中國古籍方面也成就卓著。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