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送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13871
- 條形碼:9787220113871 ; 978-7-220-1138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送行 本書特色
1995年,袁哲生出版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隱約展現日后的小說風格,本書“輯一”即來自于此作。在“輯二”文學評論里,我們則見證小說家與其他創作者的隱秘關聯。到了“輯三”“輯四”,袁哲生書寫出《溫泉浴池》《偏遠的哭聲》等成熟之作。從*初到*終,從袁哲生的小說到他的私人手札,我們得以見證一個經典作者的誕生。
送行 內容簡介
☆ 2005年,寶瓶文化為袁哲生出版紀念文集《靜止在:*初與*終》;如今簡體版《送行》面世,不只是一場紀念,更是一種傳承,讓這位小說家重新被認識,讓他的作品不斷被重讀。本書除了收錄袁哲生已經絕版的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和未發表小說《溫泉浴池》,更邀請臺灣小說家童偉格為新版作序,將“一筆一畫的希望”寄托給未來的讀者。 ☆ 我們會在《送行》中看到袁哲生用一種“輕短俏皮、厚積薄發的小說閱讀術”去詮釋沈從文、汪曾祺、海明威等經典作者;也會看到他書寫出風格不同于小說的散文,談論愛情滋味、服役經歷與日常生活。袁哲生在小說之外的創作面向與內心世界,都珍貴地保存于本書。 ☆ “寫作就是用一種深情的方式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書寫風格獨特的袁哲生,*終也在《送行》里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以“收音機、溫度計、靈媒、乩童”等關鍵字說明何為小說家,用“招魂、通靈”解釋寫作這項技藝。這些答復,為人打開新的視野,讓以后的讀者與創作者去往更遠的地方。
送行 目錄
送行 相關資料
☆ 小說家靜停十年文學創作期,將*初與*終,疊合為本書。而倘若真如上述所言,只有作品,可能代替創作者長久地生還,那其實不無殘酷地意味著:作品才是創作者的真切生命,因唯有它,有望背離死亡的單調復核,而將小說家自言的“萍藻”,寄托給未來的林澤——一字一句的未知,因此,也就是一筆一畫的希望。 ——臺灣小說家 童偉格 ☆ “輕”與“抒情”的創作手法,袁哲生有意將自己與同時代的主流小說家進行區隔。他的寫作手法刻意採取“輕”的技巧,美學則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特別是場景的經營、意象的捕捉、節制與留白的敘事手法、抒情的視野,還有現代文學傳統裡審視關注的人類的普遍經驗、共通處境,這些都在袁哲生筆下獲得再次發揮與詮釋的機會。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劉乃慈 ☆ 哲生的文,似乎比我們更早一步試著使用一種減法。他總努力要寫得少,而不是寫得多;寫得輕,而不是寫得重。許多小說,情節、高潮、轉折、主題種種,都不是必然物,讀者隨著他的眼睛觀看,隨著他的耳朵傾聽,悟得一個又有情又無情的世界,不堪處,與其大寫反叛與輕蔑,不如代之以寬容與幽默。 ——臺灣作家 賴香吟 獲獎記錄 ☆ 本書收錄1994年臺灣“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品《送行》,以及1995年“中央日報文學獎”小小說獎第二名作品《雪茄盒子》。 ☆ 作者拿下諸多臺灣重要文學大獎,如“吳濁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五四文藝獎章”,也榮獲新京報·騰訊2017年度十大好書、首屆“做書獎”年度原創小說等大陸獎項。
送行 作者簡介
袁哲生(1966—2004),臺灣高雄縣岡山鎮(今高雄市岡山區)人,畢業于文化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文字冷靜平淡,敘事手法簡約節制,寫作風格猶如疏離的冰山,字里行間的處處留白常蘊含深刻意義。作品往往通過兒童單純的眼光去捕捉人類的孤獨、生存困境與潛藏人們心底的沉郁情感。曾獲“五四文藝獎章”、第33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20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與第17、22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著有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寂寞的游戲》《秀才的手表》,中篇小說《猴子》《羅漢池》(簡體版為《猴子·羅漢池: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倪亞達系列小說與臺灣寶瓶文化代為出版的紀念文集《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即后浪簡體版《送行》)。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