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33928
- 條形碼:9787218133928 ; 978-7-218-13392-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十二五”規劃項目、**出版規劃項目 本書是《科技知識創造與傳播研究叢書》中的一種,蘊含著眾多科研人員多年研究成果,體現了作者多年的學術功底與文字表述能力,同時體現了以中國古代科技史為論述出發點的研究范式的轉變,具有一定社會價值與學術意義。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科技知識的創造與傳播研究叢書》結合教育史、課程史、知識文化史等方面對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的形成和演變進行考察,討論近代物理學名詞、術語和文法的變遷,物理教科書在教育制度變遷中的因應與變化等問題。在案例研究部分,從書籍的社會建構這一視角對幾部較具代表性教科書進行了考察,討論了這些書的編纂、翻譯、出版、行銷、閱讀、評價等環節。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 目錄
第1節 為何研究物理教科書?
第2節 研究現狀
第3節 問題和方法
第4節 各章綜述
本章小結
第二章 19世紀西方物理教科書的發展
第1節 物理學的形成:從“自然哲學”到“物理學”轉變
第2節 19世紀英美中等物理教科書的演變
第3節 物理教科書中力學第三定律的闡釋的演變
第三章 典型案例研究
第1節 口譯筆述:赫士譯編的《光學揭要》
第2節 直接翻譯:謝洪賚翻譯的《*新中學教科書物理學》
第3節 譯自日本:王季烈譯編的兩本物理教科書
第4節 自編物理教科書:陳棍自編《物理易解》
第四章 物理學名詞的創制及演變
第1節 清末三類物理學名詞的創制及演變
第2節 民初物理學名詞的審定與統一
第3節 Moment譯名的創制及變遷
第4節 本章結論
第五章 清末民初物理書面語文法的嬗變
第1節 深文理與淺文理
第2節 物理書面語的歐化
第3節 白話文運動的影響
第4節 本章結論
第六章 清末民初物理教科書的演變
第1節 “物理學教科書”名稱的由來及演變
第2節 物理教育目標的變化
第3節 知識結構的演變
第4節 表現形式的演變
第5節 本章結論
附錄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目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近代物理教科書初步研究 作者簡介
王廣超,1975年生,北京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200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天文學史、物理學史的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天文學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在專業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