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石家莊戰俘營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1490
- 條形碼:9787513061490 ; 978-7-5130-614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家莊戰俘營紀實 本書特色
本套叢書根據戰俘幸存者的回憶和口述,以及各地殘缺不全的文獻和檔案整理編寫,以日軍設在華北的戰俘營為重點,描述了石家莊、平津、濟南、洛陽、太原戰俘營戰俘生存紀實,以及抗大二分校抗三團被俘官兵的英勇反抗斗爭,系統全面地揭示了日軍在侵略華北時對戰俘及戰俘勞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告誡后人勿忘歷史、熱愛和平、珍愛生命,對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了解抗日戰爭中的戰俘勞工這一特殊群體的悲慘遭遇,是一份苦難而珍貴的歷史記憶,具有積極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
石家莊戰俘營紀實 內容簡介
戰俘是戰爭的產物,戰俘集中營是戰俘的管理機構。華北是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地,是日軍侵華的重災區,也是八路軍抗日的主戰場。因為日軍對共產黨八路軍的敵視,日軍在中國建立的戰俘勞工集中營,數設在華北,日軍強擄的戰俘勞工華北人數也很多。據學術界近年的調查分析,日軍在華奴役的勞工、民工約3000多萬,其中從華北強擄到偽滿洲國、偽蒙疆、華中各地的勞工近1000萬。日本在中國大陸設置的戰俘勞工營約有100多處,使役中國戰俘充當勞工約有100多萬人,其中三分之二在華北,僅從華北押往東北的戰俘約30萬。在擄往日本本土的4萬勞工中,華北就占92%,其中戰俘約占2萬,而石家莊集中營的戰俘就占了1萬。日軍對戰俘的虐待、奴役,貫穿于作戰的捕俘地、集中營、就勞地的全過程,各卷簡介如下:石家莊戰俘營位于石家莊南兵營,先后使用過石門戰俘收容所、石門勞工教習所、石門勞工訓練所三個名稱,抗戰期間先后關押抗日軍民5萬余人,2萬人被折磨至死在集中營,3萬人被送往華北、東北和日本本土當勞工,多數人死在異國他鄉。戰俘們在集中營成立秘密支部,地下黨也派遣打入成立地下工作小組。戰俘們在集中營進行了5次暴動;在阜新、撫順、本溪進行了一系列斗爭;在日本北海道、秋田、福岡、長野進行了反抗斗爭;譜寫了一曲曲激昂悲壯的樂章。
石家莊戰俘營紀實 目錄
石家莊戰俘營紀實 作者簡介
何天義,1946年出生,山西侯馬人。曾任中共石家莊市委黨史研究室征集處長、石家莊市黨史研究會會長、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抗日戰爭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長期從事黨史、抗戰史研究,參與編著《太行烽火燃石門》《冀中區在石門的地下斗爭》《豐碑聳立大石橋》《黎明的石家莊》《著名將帥楊成武在河北》《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口述史》《日軍侵華戰俘營總論》《亞洲的奧斯威辛》等著作20余部。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